《微壓力》試讀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年來,常常聽到很多人需要透過小旅行來「充電」,透過完全隔離工作和原本生活的打擾,來恢復自己壓抑的情緒,釋放由工作生活層層積累的壓力。我也是忠實落實的信徒之一,但隨著年資增長,小旅行的魔法持續效果卻越來越短暫,曾經剛結束休假的三天後,我就因為電話中對方難以溝通而難以抑制怒氣,小旅行儲存的平穩情緒直接快速透支。原本,我以為我不過就是單純的情緒管理差,試讀完《微壓力》後,我似乎找到了每次接起電話那股煩躁感的原因。 

  《微壓力》是我看過第一本定義生活中細碎到幾乎微不可見的壓力來源,這些壓力因為太過不值一提,所以大家也肆無忌憚的相互施予轉嫁。這些壓力每一項單獨拿出討論都顯得小題大作,如同複利效益一般,小小的損耗加乘後影響之巨也超乎常人能負擔的範圍。這樣的消耗不只因為方向反覆和佔用大量時間,導致大幅影響能力的發揮。更在過程中耗掉情緒儲備,讓人不是成為一個總是不耐煩、容易暴跳如雷的噴火龍,就是讓人跌入谷底,成為沮喪的鋸嘴葫蘆,消極的戲稱「我就爛」。

  要改善這樣無意義的消耗,我們須得先正視隨意的一個動作其實都可能影響接收方的身心,如親友隨意的抱怨訊息、主管目的語意模糊的電子郵件等,如同在湖面時不時的投入一顆顆石頭,濺起的漣漪會一圈圈的擴散出去,同時還會相互衝撞,最後使得原本平靜無波的湖泊不再合適生物浮出水面。承認後可以往兩個方向來思考如何降低微壓力:源頭消減與關閉接收。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微壓力》提出了許多方式來因應不同的製造壓力的原因,透過根本降低或消除,盡可能的避免虛耗。而透過額外的社交和參與感興趣的活動,拓展自我生活圈,增加抗衡壓力的能力與消化壓力的場合。原本生活只有工作的我,因緣際會開始運動減重,從此愛上天天去運動的感覺。原本以為只是單純喜歡減重掌握身體和運動後洗完澡舒暢的感覺。現在想來,也是因為為了能夠天天準時下班運動,我下意識的調整了工作方式,而且運動能夠避免我的心神一直被工作佔據。

  現在社會越來越注意工作和自我生活的平衡,公司主管不應也無法再期待員工會以額外時間來補上規劃不佳的效率損失。我非常建議所有出社會的人應該都要一讀此書,藉由避免無謂的微壓力,才能讓團隊持續保持生產力。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3019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3019

微壓力:

小情緒如何累積成大問題?巴布森學院全球領導力教授 ✕ 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 重磅力作!


  • 作者: 羅伯.克羅斯(Rob Cross), 凱倫.狄倫  (Karen Dillon)
  • 出版社: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7/01





博客來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930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訊@Azrael
8會員
67內容數
用來分享我個人各種想分享的資訊
雜訊@Azrael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作者: 川代紗生 譯者:黃筱涵 出版社:皇冠文化     失戀時,若心有不甘,總難免想要復仇。失去理智的攻擊傷人傷己,最好的復仇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讓對方後悔曾經的錯過。而如何將已然成為習慣的努力放下,讓失戀不再消耗自己往前邁步的力量呢?《前男友食譜埋葬委員會》提出了一個別
Thumbnail
2025/04/28
作者: 川代紗生 譯者:黃筱涵 出版社:皇冠文化     失戀時,若心有不甘,總難免想要復仇。失去理智的攻擊傷人傷己,最好的復仇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讓對方後悔曾經的錯過。而如何將已然成為習慣的努力放下,讓失戀不再消耗自己往前邁步的力量呢?《前男友食譜埋葬委員會》提出了一個別
Thumbnail
2025/04/22
若現實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推理作品,更糟的是,你自己並非待在安全距離的觀眾,而是粉墨登場的人物之一。更糟糕的是,自己並非是總能化險為夷抱得美人歸的主角,高機率將成為被殺害的小角色時,熟讀的經典推理作品的你能否依靠所讀所知,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
2025/04/22
若現實就是一場又一場的推理作品,更糟的是,你自己並非待在安全距離的觀眾,而是粉墨登場的人物之一。更糟糕的是,自己並非是總能化險為夷抱得美人歸的主角,高機率將成為被殺害的小角色時,熟讀的經典推理作品的你能否依靠所讀所知,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在繁忙的工作日,許多人常常感到生活空虛與乏味。本文淺談如何透過選擇有意義的活動來提升生活品質。透過閱讀、繪畫、寫作、鍛鍊等帶有壓力與成長契機的活動,我們不僅能夠緩解壓力,更能夠實現自我成長,逐漸改變生活方式,使得每天都可以過得充實而滿足。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因為想存錢而放棄娛樂和休息,但這樣的生活讓他覺得非常空洞和乏味。最後他意識到,或許不需如此極端,可以放鬆一些,設定長程目標,慢慢達成。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因為想存錢而放棄娛樂和休息,但這樣的生活讓他覺得非常空洞和乏味。最後他意識到,或許不需如此極端,可以放鬆一些,設定長程目標,慢慢達成。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在這個僅僅看最後成果的時代,所有的任務和責任都在嘗試佔用每一分鐘、奪取每一絲關注。若我們不知不覺被工作或生活責任掠奪走所有時間和精力,毫無其他社交和活動,讓其佔比過高,自然難以忽視抵禦傳來的任何波浪衝擊,更甚者還會放大擴散焦躁。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