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閱讀筆記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作者:安妮‧艾諾
閱讀評分:4 / 5

💡前言

  本書作者出身小資產階級勞工的家庭,這是一本關於她父母親生命軌跡的紀錄,包括他們的經歷、認知、習性與社會關係。書中包括〈位置〉與〈一個女人〉兩篇故事,內容透過人物及其生活的再現,描繪了我們日常的階級/階層關係。

raw-image


📌位階區判

  格格不入!

  在面對中上階層或進入中上層社會的圈子時,這是工人階級與中下階層最常出現的感受。從姿勢、儀態、無處安放的雙手,到談吐、口音、措辭與談話的內容,都可能被拿來公開或隱蔽地評頭論足。

  於是他們拘謹,甚至選擇沉默,因為這樣風險最低,最多被說不懂社交禮儀。即使如此,他們仍然會感到各種不自在,有時不是表現得太多就是太少。

  例如,父親經常擔心行為不得體,擔心丟臉,害怕說錯話。面對重要人士時,他也用沉默作為防衛,掩飾卑微,避免他人隨意將自己擺放位置,評判高低位階。

  然而,當作者的中上階層同學來訪時,她父親又是各種盛情款待,大費周章的宴客。結果,這些行為就彷彿時時刻刻在擔心自己會被中上階層瞧不起那樣,太過在意反而洩漏他自身的不安。

  母親也有類似的情形。例如,作者丈夫的家庭受高等教育,有文化教養。作者母親對此則帶有矛盾情緒:一是讚賞,對女兒晉身其中感到驕傲;一方面則是害怕自己遭到對方家庭的鄙夷。日常生活中,母親豪放的作風,也被某些「端莊」的女士們認為非常俗氣。

  這種有意無意的區判,在日常生活幾乎是隨處可見。


📌在勞工與小資產階級之間

  作者父母經營雜貨舖。母親幾乎不太店休,因為擔心客群會流失。但生意依然不佳,於是父親兼職工地工人,後來又到煉油廠上班。父親勤勞、規矩、很受重視,而且沒有參加工會,不熱衷於爭取權益。父母親都努力讓自己像小商人而不是勞工。

  精打細算、汲汲營營、單打獨鬥,小資產階級常見的這些特性,在父母親身上皆有所展現。作者對此的描述是,父親懸置在小資產階級店家與勞工之間,注定孤單。

  而這也使得他們對於勞權即使不完全反對卻也並沒有特別認同。

  這種傾向在台灣又更常見。在台灣,部分小資產階級有時並不支持勞權,因為他們自身往往也沒有勞權可言。他們甚至可能過去當勞工時被壓榨,然後現在轉而壓榨自己的勞工來當作某種錯置的報復。同時,他們也沒有可以連帶起來向大資本家抗議的條件。只能每日亦步亦趨,耗盡心力辛勞工作,最後才換得或多或少的收益。因此他們有時會傾向認為勞工組織工會、罷工爭取勞權根本是一種偷吃步或犯規的表現。

  然而他們或許忘了:假如廣大勞工群眾工資低迷、工時加長,那這些客群到店裡消費的意願又會有多少呢?


📌階級逃兵?

  本書的寫作起點,似乎來自於作者對自己出身階級的回望與省思。她認為自己是所謂的「階級逃兵」,因為她背離了原生家庭的階級,成為教師,進入中上階層的社會,不再屬於勞工階級的一份子。這使她多少感到有些歉疚。

  然而這樣的叛離,究竟能否稱作所謂的「逃兵」呢?這個問題將我們帶向法國社會學者布赫迪厄所說的:被支配者在社會階層關係裡的雙重悖論。

  他曾提到,法國教育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資產階級的支配,甚至也是資產階級將其特權與文化合理化並永續化的機制。於是,部分中下階層可能無法適應這些教育而加以抗拒,並將這種拒絕或逃逸作為反抗,成為某種中下階層的「反文化」。但同時也有少部分可能進入體制,並且走向被資產階級同化。

  然而他也質疑,勞工大眾或中下階層投入知識學習,難道就意味著必然將被資產階級全面同化?相反地,為了避免被同化的命運而選擇拒絕教育體制,這樣是否就是反抗或解放?

  「屈從」可能獲得發展與前行的資源與契機,「拒絕」也可能導致缺乏文化資本而始終被構陷於受支配的位置。因此,答案可能不是那麽容易。


⚡小結

  作者特別提到,她的書寫是介於文學與社會學之間的作品。本書也透過這種社會學描述,揭示了日常那些幽微的階級權力運作:階級/階層關係不僅只於經濟場域的統治,同時也包括各種隱密的文化支配。

  上層社會那些公開或隱蔽的區判從未停歇。有些時候也致使許多中下階層總是唯唯諾諾、無所適從,甚至可能遑遑不可終日。一如我們所知,心理上的暴力,從來不亞於身體上的暴力。但為何會如此?

  簡單來說,因為中上層社會那些不成文的規則從來不是為中下階層量身打造,而是需要各種文化資本與習性的養成,並且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沉澱,才可熟習中上階層生活場域的運作。

  本書正是透過這些人物之間的差別,呈現階級階層之間的隔閡或區判——區隔與評判。同時它也提醒我們,資產階級或上層社會的權力及文化支配,遠比我們想像得要複雜、隱蔽而全面。

  假若我們想擺脫或顛覆資產階級的文化支配,那麼我們可能需要許多不同文化的創造。然而眾所周知,文化資本的積累與投注,需要有充足的經濟基礎與時間資本作為前提。因此,如果只停在文化層面討論,可能仍有其侷限。我們或許也需要同時思考:資本主義如何在各個職場或工作場域,剝奪和壓縮我們的經濟資本與時間資本?

  這當然並不是在說,只要剝削問題被解決,文化就一定能得到發展。從文化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文化是社會生活的表徵。然而假如我們需要日夜勞碌奔波才可維持基本生計,然後導致生活疲憊不堪,那麼,我們究竟還有多少可能投入學習、生產與創作,並開展自己的文化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摘要: 【書名】嫉妒所未知的空白悵然若失後想起了纏綿悱惻。我怎麼老是一直想著另一個女人馬上取代了我的位置。我無時無刻地聽見、我似乎望見那個女人,那情景肉慾滿溢、這過程會是高潮不斷。彷彿那些性愛本領一流、這個傲慢狂妄的女人啊,怎對著我耀武揚威?
Thumbnail
avatar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
2024-05-10
【超閱讀觀點91】認清自己的位置,走對的路,創造更開闊的格局--《格局》《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4-02-17
心閱讀《每一天的覺醒》♥️一月二十九日♥️人煙未至的地方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avatar
文蓓蓓
2024-01-30
前世閱讀 - 探索未知的靈魂(我沒有在收費或索取任何東西, 隨喜donate, 若想看看阿卡西紀錄我很樂意幫你 Wechat: Claywishu) 我感謝所有緣分的到來. 這次是我第一次為陌生人閱讀阿卡西紀錄 在網路上有人看到了我的文章, 並好奇地請我為她看看 我從沒試過遠端閱讀(人不在我面前, 連樣貌都沒看
Thumbnail
avatar
Clay HSU
2023-08-29
前世閱讀 - 我們都有未知的潛能A1是上一篇A的女朋友, 上一篇去他家的時候也幫A1看了阿卡西 一開始好像沒有太多的意願, 但是在A的慫恿下還是讓我看了 開頭又是一條河川, 但這次不是樹林裡, 是草原上 一個印地安部落, 一位婦女在河邊洗衣物, 而她的五官的確跟A1有點像 我才發現A1的五官與臉部特徵真的跟印地安人的臉部結構有
Thumbnail
avatar
Clay HSU
2023-08-21
閱讀| 《 放下人設,人生別急著找答案 》面對未知的下一步,享受自我實踐的過程在追求自我夢想的實現過程中,他人目光往往如同現實社會裡的各種預訂人設,左右著我們的決定。唯有當你十分確定那是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時,才會想辦法克服萬難去完成。終究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答案,而非回應旁人的疑問。 這是一本在徬徨迷茫時,陪伴我的書。
Thumbnail
avatar
Joanna 陳芸緻|正念練習|自我覺察|閱讀實踐
2023-08-13
【閱讀潛意誌】#3 關係/位置關係中最重要的,是能同時看見自己與對方、我們對彼此的影響力。
Thumbnail
avatar
潛意心理諮商所
2023-03-06
【超閱讀觀點31】換了位置,應該換腦袋嗎?--《燃起主管魂》很會炒菜的廚師,不見得會管廚房。那管廚房的,一定要很會炒菜嗎? 《燃起主管魂:盛治仁的管理私房筆記》作者盛治仁,曾經擔任2009年台北聽奧總執行長、行政院文建會主委,現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兼具公部門與民間企業的管理經驗,17篇管理筆記,切中主管領導重點,適合新手主管閱讀。
Thumbnail
avatar
滾石西恩
2022-04-25
閱讀:這世界難捉摸:霍金也想懂的95%未知宇宙目前人類所知的宇宙其實僅占了 5%,另有 27% 沒有形體的暗物質、以及 68% 不斷加速宇宙擴張的暗能量
Thumbnail
avatar
光卿
2021-04-30
在白色巨塔裡尋找自己的位置──《空橋上的少年》醫學x閱讀講座主講:蔡伯鑫 日期:2020/05/15(五)18:00-2:00 地點:台北,台北醫學大學 ▍我的後記 晚上受邀至北醫,為醫學系「初階臨床體驗」的課程進行一場有些特別的茶會講座。特別在哪?第一,因為疫情,它是遠距進行。我在偌大的講堂裡,對現場個位數的學生實體演講,同時線上有約莫七十位同學默默聆聽…
Thumbnail
avatar
蔡伯鑫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