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6月21日的上午04:50時,節氣正式進入了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6月21日前後(20日~22日),斗指午,太陽到達黃經90°時開始。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二個節氣,也就要入秋了。(小暑--> 大暑 --> 立秋)
說真的,我從來沒有想到跟過去幾年相比,2024年反而是最難熬的一年。
大家都在說去庫存、去庫存。
然後一直以為去庫存後就苦盡甘來了。
但是2024年都過一半了,似乎還是看不到個頭。
只能不斷的告訴自已。
黎明前的清晨總是最黑暗且寒冷的。
再怎麼辛苦,日子還是得過下去。
人生就跟騎自行車一樣。
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的。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
不,這個是阿甘(Forrest Gump)說的。
「人生就像騎自行車,為了讓自己保持平衡,你必需向前邁進」愛因斯坦。
“Life is like riding a bicycle. To keep your balance you must keep moving”
那就騎吧,業界的人都不騎車,那麼怎麼能讓更多人一起來騎車呢?
如果沒有更多人來騎車,那麼僅靠原有的客群,生意逐年衰退不也是很正常的嗎?
於是,我也很不要臉的去加入了客戶的單車社騎車活動。
路線叫作“南訪雙門”。
地點是從台南的北門遊客中心-到台南安平的鹿耳門聖母廟。
里程數不長,畢竟騎多遠不是重點。
重點是大家一起騎車啊!!
從北門遊客中心出發,第一個景點是位於將軍區青鯤鯓扇形鹽田的生命之樹。
青鯤鯓扇形鹽田是屬於七股鹽場第一工區,在1977年由台鹽填平青鯤鯓沙洲與內海開闢而成的新鹽灘。
2002年七股鹽場結束曬鹽後便逐漸荒廢,所以青鯤鯓是台灣鹽業史上最年輕的鹽田。
如今因空拍興起,扇形鹽田之美再現世人眼前,搭配白色巨大的裝置藝術-生命之樹、扇鹽地景園區,為廢棄鹽田帶來新的生命力。
青鯤鯓扇形鹽田的開闢,打破了傳統方格狀的鹽田構造,以鹽工宿舍為軸心向外延伸至大海,以給水溝、排水溝、給鹵溝、道路為扇骨,在扇骨之間分割出一塊塊鹽田,收鹽的結晶池位置最接近宿舍,便於鹽工就近作業,從上空俯瞰,可見鹽田形成巨大的扇形,搭配落日時分的魔幻美景,成為台灣獨具特色的鹽田。
而青鯤鯓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台灣南部沿海的沙洲在太陽照射之下有如一尾青色鯤魚之身,而得名。
而鯤魚出處來自於莊子·內篇·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我們國家的第一艘自製潛艦“海鯤號”的名字也是這樣子來的。(啊~~我犯了台獨罪啦!!)
離開生命之樹後,下個景點就是七股鹽山啦。
然後,我突然想到有人說七股鹽田因為有很多光電板,所以不會下雨。
我心想,七股不是本來就雨少,所以才會盛行曬鹽嗎?
七股的曬鹽最早是在明鄭時期1665年由鄭成功將領陳永華開始教民曬鹽。
全盛時期面積廣達2,700多公頃,每年產鹽110,000噸佔全臺總產量十分之六。
對,那個陳永華,也就是野史說的陳近南。
正所謂
「平生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陳永華。
然後…我扯那麼多只是因為七股鹽山太熱,我一張照都沒拍……
離開七股鹽山後,距離終點的鹿耳門聖母廟也不遠啦
騎完車,跟客戶一起用餐後。
就帶著辛苦的夫人跟狗狗們去台南市區吃個我跟夫人都很喜歡的小吃“米粿”就回台中啦!
米粿是台南流傳百年的特色小吃,又叫肉粿,主要是以在來米,磨成米漿,加入油蔥和肉燥,炒熟成形後,再用鐵板煎到金黃酥脆。 據說它的由來,是因為以前有位地主,想要犒賞辛苦工作的佃農而發明的點心(原來是資本主義的產物啊),沒想到後來大受歡迎,尤其在新化一帶特別盛行。
我自已也是很愛吃啦~跟碗粿比起來,我更愛米粿喔~可能是因為喜歡那個赤赤的口感吧?
我一直跟夫人說:這個加東泉一定更好吃。
但是夫人認為這個行為太白目了,一定會被台南人打的。
最後,就附上騎車的影片啦~~此路線適合全車種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