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 | 小米教具「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於112年11月25日舉辦【當我們農在一起】食農教具發表暨示範活動,有幸被邀請參加記者會外,也參與了下午的小米教具的示範體驗活動。

主辦方非常貼心,還寄了超可愛的邀請卡,活動現場的布置也是讓人感到溫馨。本文將分享小米雜糧教具「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體驗活動~

【當我們農在一起】,食農教具發表會

raw-image

教具共同發表會共有四款,分別是釋迦、愛玉、小米雜糧作物以及稻米。

每一個食農教具的產出背後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從資料蒐集,思考要傳達出什麼樣的資訊一直到如何能讓親子、大小朋友共同操作?都需要一再地調整,才能將內容完善。

在記者會上看到四家臺東地方店家訴說著自己產出教具的故事以及設計理念,能夠發現他們將對於土地的熱愛以及對食物的尊重濃縮在教具當中,然後透過教具,讓更多人用簡單好理解的方式認識在地農業。

食農教具【外帶!小米、紅藜田回家】

上次到賓茂國小參加《搖搖小米趣》 來趣台東 x 賓茂國小,小米體驗活動就覺得這份教具十分有趣也令人印象深刻,沒想到這次居然將教具再次升級,直接打造出一份教具盒。這次食農體驗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小米彙集冊共讀,第二個是小米觀察盒。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搖搖小米趣》 來趣台東 x 賓茂國小,小米體驗活動


食農教具 小米彙集冊

食農教具 小米彙集冊

食農教具 x 小米彙集冊共讀

小米彙集冊讀本共計兩本,為上下集

1.《小米盪鞦韆》:小男孩與山麻雀的故事,說明小米從何而來、小米生長序和小米的傳說故事與禁忌,從而建構出對小米文化的認識。

2.《來吧!請吃我們的qavay》:延續小米盪鞦韆讀本,將田調資料彙整,寫出小米傳統文化美食以及小米衍伸出的現代食物,其中包含:搖搖飯(pinu ljacengan )、祈納福(cinavu)、小米湯圓(pinilaulj)、小米甜甜圈。

而11月25日【當我們農在一起】示範活動,也由共同創作者「嚴淑女老師」來為做繪本的導讀。

食農教具 小米彙集冊共讀

食農教具 小米彙集冊共讀

食農教具 x 小米觀察盒

這次的小米觀察十分豐盛,又跟賓茂國小那次不太一樣,這次將小米與紅藜全裝進一個小盒子中,打開盒子後,令人驚奇不斷!

教具盒體驗內容包含:
1.小米、紅藜觀察盒
2.畫出心中的小米田
3.種植!小米!
食農教具 小米觀察盒

食農教具 小米觀察盒


raw-image

1.觀察盒-小米、紅藜觀察盒

透過放大鏡觀察紅藜以及小米,分別有帶殼紅藜、脫殼紅藜、美洲小米、台灣小米、帶殼小米以及脫殼小米。

透過觀察能看出臺灣小米與美洲小米在大小的不一樣,同時也可以反思自己吃到的小米粥會是用美洲小米還是臺灣小米!


2.觀察盒-畫出心中的小米田

在種植小米之前,拿出空的花盆,準備開始繪畫。聽完小米繪本故事、認識紅藜小米後,要開始畫出屬於自己的小米田了!

小米田可以是任何你所想像的模樣,除了畫上小米田外,也可以在花盆上加上自己的小巧思,讓花盆擁有獨特的意義。若真的不知道要畫上什麼,也可以參考教具盒內的圖片繪畫,所以體驗時完全不會有壓力,反而透過繪畫的過程,找尋到屬於自己的腳步呢!

除了小朋友能發揮想像力外,大人們也可以藉此機會放下手機,享受在手做、繪畫的樂趣,回味那許久沒上的美術課。不同於以往的是這次沒有任何規則,沒有壓力,只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食農教具 畫出心中的小米田

食農教具 畫出心中的小米田


3.觀察盒-種植!小米

最後來到了種植小米的環節,也是我最喜歡的部分。將土填滿小小的花盆,挖出兩個小小的洞,再將小米放進洞裡,填平土,小小的小米田就完成了!

來到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我們的大魔王「趕鳥器」! 成為大魔王的原因是因為他實在太難做了(家長可以多多協助此部分),但完成後也獲得許多成就感。將棉線綁在兩根牙籤上,再將小鋁罐串在棉線上面,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沒有腦中想的那麼容易,這部分也花了我非常多時間,但裝上之後,為小米田增添了不少姿色呢~

每次看到小小的小米田時都會額外的珍惜,也希望小米能夠好好的長大,長成大大的小米田。體驗到此就結束拉,可以將做好的小米田再放回打包紙盒中帶回家,讓你“外帶一份小米紅藜田”

食農教具 種植!小米!

食農教具 種植!小米!

感謝農村水保署臺東分署邀請參加本次活動,推動食農教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社會的進步,使民眾對於食安問題日漸警覺,但同時對食農知識與認識卻依舊稀少,希望透過教具等體驗活動進入校園、透過學生影響家庭,進而提升國民食農之意識。

也感謝臺東在地夥伴及商家能共同辦理本次食農教具發表會暨示範活動,希望未來這份能量能夠持續下去,推動臺東地區在地農業發展,並提升國民食農知識。


台東特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我國於111年5月4日公布《食農教育法》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兩天假日的時間剛好逛到台東故事館,也參加了兩場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台東縣政府與日本No.1人氣廚藝教室ABC Cooking Studio 合作,在日本東京開設「舌尖上的臺東食旅:臺東食材x日本餐桌」料理教室活動,運用了台東在地食材紅烏龍、紅藜、小米、洛神、馬告、苦茶油等,製作美味的精緻料理,希望過台東純淨無汙染的農產,邀請大家前來探索台東。 香煎鴨胸佐洛神醬/
為推動全民食農教育、強化飲食、環境與農業之連結,我國於111年5月4日公布《食農教育法》 食農教具成果發表會 112年11月25(六)、26(日),農村水保署台東分署在台東故事館2樓舉辦食農教育教育發表暨示範操作活動,共計4組教具,4場體驗活動。 兩天假日的時間剛好逛到台東故事館,也參加了兩場
食起過去的記憶,再次體驗純真的曼妙記憶。 今天受邀來到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國小餐與小米的食農體驗,從小米繪本故事一直到原住民傳統美食,讓我一同與小二的學生們認識小米,享受童言童語的純真對話。這次體驗活動中有小米繪本故事、小米的觀察以及種植、傳統搖搖飯烹煮體驗​。 小米繪本故事 【小米繪本故事分享】
台東縣政府與日本No.1人氣廚藝教室ABC Cooking Studio 合作,在日本東京開設「舌尖上的臺東食旅:臺東食材x日本餐桌」料理教室活動,運用了台東在地食材紅烏龍、紅藜、小米、洛神、馬告、苦茶油等,製作美味的精緻料理,希望過台東純淨無汙染的農產,邀請大家前來探索台東。 香煎鴨胸佐洛神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 早上帶寶妹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的親子活動👩‍👦113年「親」食農「好」-親子樂融趣 🏷內容:橘子公仔彩繪DIY、品嘗高接梨、園區導覽、動物互動(麝香豬、鸚鵡等) 感恩一路平安,去的路上還有涼風吹來 🌬 而有的路段還能看風景 🏡因是經過后里路上 所以有時可以看到摩天輪
Thumbnail
食農教育試辦課程,提供免費服務,若有課程需求,歡迎電話聯繫或私訊粉專預約時間 ◆ 食農教具 x 小米觀察盒 ◆ 小米觀察盒-觀察原來是這樣 ◆ 小米觀察盒-藝術,人人都是藝術家 ◆ 小米觀察盒-種植,自己的田自己種!!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P1POdiE54 低年級到社區裡的杉沐松農場踏查,一路上觀察社區裡的景觀和生態,十分有趣。在農場裡,我們進行香草果凍DIY,一面認識香草植物的色香味,一面學習製作果凍的方法。在過程中小朋友用平板紀錄觀察結果,有的拍照、有的錄
Thumbnail
一群有趣的人們帶著一股熱忱來學習省水菜箱製作,在接下來的培訓課程中,大家要一起實作完成這個都會共耕綠點,屆時一個可以讓沒有土地的都市居民自耕自食,可以讓都市昆蟲躲藏棲息及生活的都市綠洲,將會帶給這個街角新的氣象!✨️✨
Thumbnail
近期參與了食農教育點子膠囊社團中「日日豬雞哪裡來?」的線上共學會。在一場實體的課程中有機會來到南投的肉品市場參訪,看看我們餐桌上的豬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Thumbnail
山櫻花開的季節,全校師生到小米田整地、除草,並在鬆軟的泥土裡,混入粗糠,增加土壤的肥力。在耆老的祝福下,進行簡單隆重的開墾祭。活動過程中,耆老和主任應用族語教導學生認識工具名稱,以及每個活動的族語。 主任整合每周一課間活動的族語教學,以及定時照顧農作物的課程,讓族語課程融入小米種植,增加學習的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錦屏國小親師生在竹東原住民教育產業推廣中心中心舉辦112 年拉洛山下玩很大◇◆follow 米闖關派對趣。活動內容豐富,以小米文化教學成果為主,搭配多語文與健康促進等活動設立關卡,有知識、有遊戲、有影片,每個關卡都活潑有趣。今年最特別的是邀請家長參與闖關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內容,一起參與學習活動。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 早上帶寶妹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的親子活動👩‍👦113年「親」食農「好」-親子樂融趣 🏷內容:橘子公仔彩繪DIY、品嘗高接梨、園區導覽、動物互動(麝香豬、鸚鵡等) 感恩一路平安,去的路上還有涼風吹來 🌬 而有的路段還能看風景 🏡因是經過后里路上 所以有時可以看到摩天輪
Thumbnail
食農教育試辦課程,提供免費服務,若有課程需求,歡迎電話聯繫或私訊粉專預約時間 ◆ 食農教具 x 小米觀察盒 ◆ 小米觀察盒-觀察原來是這樣 ◆ 小米觀察盒-藝術,人人都是藝術家 ◆ 小米觀察盒-種植,自己的田自己種!!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P1POdiE54 低年級到社區裡的杉沐松農場踏查,一路上觀察社區裡的景觀和生態,十分有趣。在農場裡,我們進行香草果凍DIY,一面認識香草植物的色香味,一面學習製作果凍的方法。在過程中小朋友用平板紀錄觀察結果,有的拍照、有的錄
Thumbnail
一群有趣的人們帶著一股熱忱來學習省水菜箱製作,在接下來的培訓課程中,大家要一起實作完成這個都會共耕綠點,屆時一個可以讓沒有土地的都市居民自耕自食,可以讓都市昆蟲躲藏棲息及生活的都市綠洲,將會帶給這個街角新的氣象!✨️✨
Thumbnail
近期參與了食農教育點子膠囊社團中「日日豬雞哪裡來?」的線上共學會。在一場實體的課程中有機會來到南投的肉品市場參訪,看看我們餐桌上的豬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Thumbnail
山櫻花開的季節,全校師生到小米田整地、除草,並在鬆軟的泥土裡,混入粗糠,增加土壤的肥力。在耆老的祝福下,進行簡單隆重的開墾祭。活動過程中,耆老和主任應用族語教導學生認識工具名稱,以及每個活動的族語。 主任整合每周一課間活動的族語教學,以及定時照顧農作物的課程,讓族語課程融入小米種植,增加學習的
Thumbnail
要孩子深耕土地,在教育上必須引領他們看見。
Thumbnail
錦屏國小親師生在竹東原住民教育產業推廣中心中心舉辦112 年拉洛山下玩很大◇◆follow 米闖關派對趣。活動內容豐富,以小米文化教學成果為主,搭配多語文與健康促進等活動設立關卡,有知識、有遊戲、有影片,每個關卡都活潑有趣。今年最特別的是邀請家長參與闖關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內容,一起參與學習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