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童年(二十二)孩子的心靈像海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西元兩千年之前,網際網路還不太普及,像我們這樣的台裔居民,在紐西蘭想要欣賞故鄉的影視節目,一般都是裝設有線電視(Cable TV), 或是安裝類似衛星信號接收雷達的“小耳朵”。如果想看中文的影視節目,那就到專門出租VHS錄影帶的店去租。

當地朋友也都會趁回台的機會,帶回各式各樣的錄影帶,看完之後,再互相輪流交換,周而復始的,填補了不少旅外者的鄉愁。

這樣的娛樂條件對於孩子的媽是最好的,由於社區大學的課堂時數沒那麼密集,她就有比較多的時間看台灣的影視節目,還有追劇。當紅的八點檔很少會有遺漏的。追得正熱時,傍晚孩子放學後做功課,也讓電視開著,讓劇情繼續發展,只要不影響兒子做功課就好。

有一次,小兒子跟我說,爸爸像“蔡進砲”。他是在我為某一件事情生氣,在情緒張力褪去之後,跑來說我的。

由於在學校都說英語,我要求兩兄弟在家必須說中文。我們沒教他們台語,也少在他們面前說台語。必要時,在他們面前說一些不讓他們知道的事,才會使用台語。所以,應該說,他們是不懂台語的。

他突然字正腔圓的用台語說我是八點檔連續劇裡頭一個流氓頭子的名字,讓我震驚。他媽媽追劇時,他沒在看,也不像是會留意的聽,他竟然把那個角色的特質記住了,還用到我身上。還有,人物名字和發音都對。他才三歲多,怎麼會這樣?我是真的花了點時間,仔細思考了這件事。

另外有一次,他竟然用台語說出‘’我被你氣死了‘’,腔調和發音就像某齣戲裡頭一個狠心媽媽對誰說過的。我聽了以後,好氣又好笑。跟他說小孩子不可以這樣說話,他只是傻笑一下,沒什麼特別的反應,顯然他並不懂這句話的意思。

看來,大人的娛樂活動,多多少少影響了小孩。我算是實際了解了影視節目嚴格分級的必要性了。

如果家庭生活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只要親子互動正常密切的話,一般都會有所察覺。另外對孩子的行為和語言學習影響比較大的,就是學校課堂和校園活動。

外國小孩多少也會使用大人不當說出的字彙,無意間也會在同學之間使用。由於我們鼓勵孩子可以邀請同學下課以後,或是週末另外約定,來我們家做客玩耍。在他們屋裡屋外穿梭時,或是後院凹地彈跳床嬉鬧時,耳尖一點,有時候會聽到幾句不雅的字眼。

為了避免兒子把那些字眼當成正常字彙學起來,同學離開後,我都會立即詢問一下,摸清楚他們的認知狀況。這只是稍為做一些過濾的作用,免得他們照單全收,算聊勝於無。

學校那個圈子算是孩子社會化的地方,他們所能吸收的語言和常識是全方位的,是一個比較大型的場域。另一個中型的吸收來源就是台僑的小圈子活動。

大人聚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不斷的轉述,材料包含孩子的學習狀況,台僑圈子的八卦,還有個別知道的一些故鄉新聞事件。由於不斷的轉述引用,無形中扭曲了故事的原貌。這些小圈子訊息聽聽就好,自己還需要有獨立的判斷能力,否則認知是會出現偏差的。

難得同樣台灣背景的小孩聚在一起,孩子多數是以中文交談,看起來也特別開心。只是,大人聊‘’大八卦‘’,小孩聊‘’小八卦‘’,他們多少也會吸收到一些帶著‘毒素’的資訊,這也不是太奇怪。但是,謹慎起見,聚會回家後,還是會抽出時間回顧一下當天的話題。這就是多個心眼,留意一下,別讓不宜的訊息又讓像海綿的孩子心靈給吸收了



avatar-img
193會員
279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是一個夏天的星期日午後時分,中午吃館子回來後,家人各佔一個角落做自己的事情。 我太太在起居室,和遠在台灣的娘家兄姐們電話聊天。可能在討論娘家那本難唸的經,音量有一點大,我在一、二十米外的後院籬笆邊上都隱約聽得到,只是內容不太清楚。 我回到家就連忙去了工具屋,拿出我需要的園藝裝備,去做我的園丁工
孩子都上學以後,一直就有個自我承諾,就是希望每一天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當年的僑居地是北島的漢彌頓 (Hamilton) ,這個小鎮畢竟不是個都會型的城市,沒有車子就像是沒有腳一樣。 無奈,想像的和現實總會出現無法契合的地方。為了把企管碩士唸好,又可以即時銜接遠距的亞洲上班時間,若要有效率的接小孩下
雖然紐西蘭的生活,一開始就定位成遊玩的生活模式,但作息仍然是有個主軸來貫穿,那就是‘’上學‘’。 首先,大兒子入讀了附近的公立小學。由於他很快就適應了,我們接著也想把小兒子送去學校。他還不到三歲,只能送去類似幼稚園的學校,當地叫做“Pre-school Centre”, 一般的上學日,他可以在學校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
當年移居紐西蘭之前,曾經去旅遊一次,主要是南北两島都看看,是哪裡適合孩子的童年? 當時是從台灣過去的,先看的是南島各大景點,像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冰河,基督城 (Christchurch) 和皇后鎮(Queens Town)等等。對於南島的寬廣地貌,純淨的大地,感到無比震撼。
紐西蘭的孩子;滿五歲那一天就必須進小學讀一年級,所以:九歲的大兒子唸的是小學五年級。再一年就會升上去唸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 )。 學校慢慢加重數理和自然有關的課程,尤其數學方面,洋人小孩還在比手指做加法時,我們已經教孩子背九九乘法表了。所以,課堂的學習當然非常輕鬆。可以想像
那是一個夏天的星期日午後時分,中午吃館子回來後,家人各佔一個角落做自己的事情。 我太太在起居室,和遠在台灣的娘家兄姐們電話聊天。可能在討論娘家那本難唸的經,音量有一點大,我在一、二十米外的後院籬笆邊上都隱約聽得到,只是內容不太清楚。 我回到家就連忙去了工具屋,拿出我需要的園藝裝備,去做我的園丁工
孩子都上學以後,一直就有個自我承諾,就是希望每一天親自接送孩子上下學。當年的僑居地是北島的漢彌頓 (Hamilton) ,這個小鎮畢竟不是個都會型的城市,沒有車子就像是沒有腳一樣。 無奈,想像的和現實總會出現無法契合的地方。為了把企管碩士唸好,又可以即時銜接遠距的亞洲上班時間,若要有效率的接小孩下
雖然紐西蘭的生活,一開始就定位成遊玩的生活模式,但作息仍然是有個主軸來貫穿,那就是‘’上學‘’。 首先,大兒子入讀了附近的公立小學。由於他很快就適應了,我們接著也想把小兒子送去學校。他還不到三歲,只能送去類似幼稚園的學校,當地叫做“Pre-school Centre”, 一般的上學日,他可以在學校
幼齡的孩子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有些是為人父母想教的,有些是孩子不知哪來的靈感,就喜歡做什麼事。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我們家才三歲多一點的小弟,經常陪著去接唸小學的哥哥下課,有很多機會在校園溜達。那麼多學校裏哥哥姐姐玩的東西,他就是看上了籃球。很不巧,那剛好是最不適合三歲小孩玩的球
當年移居紐西蘭之前,曾經去旅遊一次,主要是南北两島都看看,是哪裡適合孩子的童年? 當時是從台灣過去的,先看的是南島各大景點,像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冰河,基督城 (Christchurch) 和皇后鎮(Queens Town)等等。對於南島的寬廣地貌,純淨的大地,感到無比震撼。
紐西蘭的孩子;滿五歲那一天就必須進小學讀一年級,所以:九歲的大兒子唸的是小學五年級。再一年就會升上去唸初中(Intermediate School )。 學校慢慢加重數理和自然有關的課程,尤其數學方面,洋人小孩還在比手指做加法時,我們已經教孩子背九九乘法表了。所以,課堂的學習當然非常輕鬆。可以想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走進店內感覺像來到了昭和時代一般,媽媽桑跟客人不用說...年紀絕對是昭和(其中一個阿嬤說她84),日本鄉下還保存了上個時代的遺產,而這天我們又踏足了其中一處。
搭著火車,穿進又長又黑的隧道,無止盡的黑暗,突然被隧道盡頭的山洞光線劃破。火車穿出隧道,相模灣的海景突然如卷軸一般展開在眼前...,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這是杉本博司小的時候,從熱海到小田原的途中,對於搭火車所看到的回憶,也是他內心的原鄉。
在瑞士弗萊堡州的Plaffeien小鎮有一個台灣車輪餅小攤,賺零用錢也兼做國民外交。飄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小攤,賣著台灣食譜、瑞士本土原料的車輪餅。瑞士客人和台灣鄉親都喜歡,堅持健康的台灣美味,人情味和小費不斷小車的老闆娘享受著小小的成就感。了解更多瑞士創業的故事,來看瑞士台灣車輪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孩子們的視覺、聽覺歷經藝文的沐浴後,還有乖乖贈送的休閒餅乾讓孩子帶回家與家人分享,也述說和討論這場難得的兒童劇觀賞經驗。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活到這把年紀,想想以前,覺得以前有些事、以前的生活,真不可思議。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的電視機,我小時候,就沒有電視機,沒電視可看。不是買不起電視,而是根本沒電視機,沒電視台。   我是42年次,台灣到民國51年,第一家電視台台視,才開播。 也就是大約我10歲時,台灣才有電視。  
Thumbnail
絲塔沒事就看電視,追劇追動漫追綜藝,螢幕裡的世界好快樂,吃早餐時哭到不能自己,吃午餐時笑到每叮每噹,對著螢幕叫囂謾罵、花癡氾濫,情緒起伏之大家人習以為常。絲塔散播快樂散播愛,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分享喜歡的影視娛樂作品,'當個快樂的電視兒童!
Thumbnail
Netflix對我們家來說,除了可以追劇追動畫,也是給兒子路易看電視的一個方便選擇。特別是它有兒童區,裡面有很多知名兒童動畫,也有一些沒聽過但原來蠻好看的動畫,看比較多人都是介紹大人看的影集或節目,我就來分享一下兒子的節目單(笑)
Thumbnail
絲塔沒事就看電視,追劇追動漫追綜藝,螢幕裡的世界好快樂,吃早餐時哭到不能自己,吃午餐時笑到每叮每噹,對著螢幕叫囂謾罵、花癡氾濫,情緒起伏之大家人習以為常。絲塔散播快樂散播愛,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分享喜歡的影視娛樂作品,'當個快樂的電視兒童!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孩子們的視覺、聽覺歷經藝文的沐浴後,還有乖乖贈送的休閒餅乾讓孩子帶回家與家人分享,也述說和討論這場難得的兒童劇觀賞經驗。
Thumbnail
彷彿時光隧道一般的閱讀經驗,一些已經停留在歷史中的詞彙:MTV、BBC、隨身聽之類上個世紀的經驗,和生命經驗交錯重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喃喃的說著自己的過去,同時帶出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卻也已經成了過去的那些人事物。 從自身的出身背景說起,老實說對華僑一直沒有什麼概念,直到讀了這本書,才對東南亞的
Thumbnail
活到這把年紀,想想以前,覺得以前有些事、以前的生活,真不可思議。   現在幾乎家家都有的電視機,我小時候,就沒有電視機,沒電視可看。不是買不起電視,而是根本沒電視機,沒電視台。   我是42年次,台灣到民國51年,第一家電視台台視,才開播。 也就是大約我10歲時,台灣才有電視。  
Thumbnail
絲塔沒事就看電視,追劇追動漫追綜藝,螢幕裡的世界好快樂,吃早餐時哭到不能自己,吃午餐時笑到每叮每噹,對著螢幕叫囂謾罵、花癡氾濫,情緒起伏之大家人習以為常。絲塔散播快樂散播愛,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分享喜歡的影視娛樂作品,'當個快樂的電視兒童!
Thumbnail
Netflix對我們家來說,除了可以追劇追動畫,也是給兒子路易看電視的一個方便選擇。特別是它有兒童區,裡面有很多知名兒童動畫,也有一些沒聽過但原來蠻好看的動畫,看比較多人都是介紹大人看的影集或節目,我就來分享一下兒子的節目單(笑)
Thumbnail
絲塔沒事就看電視,追劇追動漫追綜藝,螢幕裡的世界好快樂,吃早餐時哭到不能自己,吃午餐時笑到每叮每噹,對著螢幕叫囂謾罵、花癡氾濫,情緒起伏之大家人習以為常。絲塔散播快樂散播愛,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分享喜歡的影視娛樂作品,'當個快樂的電視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