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108】矯正思考盲點--《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蒙格曾說,手裡拿著錘子的人,世界就像是釘子一樣。要治療鐵鎚人症狀,就要擁有許多跨領域技能,才能避免認知錯誤。而《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蒐集了52個「心理工具」,包含古典思考模式與當代心理學知識,每個篇章大概都只有4頁,不多,但都能打破一些內心的迷思。

raw-image


比如「反生產力」,我們用了很多要來增加生產力,節省時間跟金錢的東西,在加入所有相關成本後,可能變成「反生產力」,就如PPT簡報發明的用意,是為了讓我們可以簡要報告,但在加入製作、學習、設計與修改簡報時間後,反而變成了「反生產力軟體」,所以當下次要在生活中加入某些「生產力用品」時,可以先思考,它帶來的是生產,還是反生產力。

書中也引用巴菲特的問題:「你寧願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情人,但世人都覺得你爛到不行;或寧願自己是最爛的情人,但世人都覺得你很棒?」來說明,請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如果不是名人,那不需要太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可以用友好且淡定的從容,婉拒外界的讚賞與批評。

另外,史鐸金定律說明人生有90%都是狗屎,有很多不重要,沒有也不會怎樣的東西,不過這個定律不是因此肯定人生就是狗屎,而是說明,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很少,所以要把時間花在追尋真正有價值的事物上。狗屎就是狗屎,投資就是投資,如果你沒辦法分辨某個事物是不是狗屎,那它就是狗屎。

其他像是

你不配你擁有的成功,也許只是出生在對的地方。
你能改變自己,但改變不了其他人。
我們常因輕率,或是對無法回答,甚至是不感興趣的議題高談闊論,所以其實沒有意見,你會過得更好。
減量閱讀,但要加倍精細。

《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是一本很特別的書,告訴讀者很多「不需要的事」,有點像《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不告訴你成功的方法,而是跟你說怎樣才會有失敗的人生。第一次閱讀《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的時候,會覺得很多內容帶刺(從我擷取的內容應該就可以感受到),讀起來有點不舒適,神奇的是,再看第二次後,竟然覺得講得蠻有道理的,突破許多思維盲點。

avatar-img
86會員
143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栗山筆記:一生受用的經典閱讀法》是前WBC日本隊,以及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總教練栗山英樹所著,會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人,可能會是因為前旅日球員王柏融就待在火腿隊,自然而然會關注時任總教練栗山英樹的看法。 當時我對栗山英樹的印象是非常的親切,散發出溫暖的氣息,完全沒有總教練的架子,抱持著想要了解栗山
「行百里半九十」、「成功是屬於永不放棄的人」關於成功的故事或是名言,我們都聽過很多,而且多半是跟堅持劃上等號。如果有人說放棄才能成功,你可能會笑笑的,然後想說這個人是不是瘋了? 以爬聖母峰來說,放棄,怎可能會登上聖母峰呢?不管再怎麼想,都是要「堅持」才有辦法登頂吧?但反過來想,如果堅持登頂會讓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怎樣才是成功的人生? 有很高的功成名就、漂亮的房子、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美滿的家庭、跟好友吃美食,這些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都被《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作者歸類在第一座山,很多人終其一生努力,登上第一座山的頂峰,卻只得到空虛;又或是在此時發生疾病、失去家人等意外,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用詼諧的語調,描述了在火葬場的所見所聞,大多數是生離死別,有悲劇,也有些是溫暖收尾的悲劇。我們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師兄筆下的悲劇,到底算是悲劇還是喜劇?一時間好像也無法辨識。 大師兄提到,很多家屬會在棺木上塗上對往生者有意義的圖案
《栗山筆記:一生受用的經典閱讀法》是前WBC日本隊,以及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總教練栗山英樹所著,會對他印象比較深刻的人,可能會是因為前旅日球員王柏融就待在火腿隊,自然而然會關注時任總教練栗山英樹的看法。 當時我對栗山英樹的印象是非常的親切,散發出溫暖的氣息,完全沒有總教練的架子,抱持著想要了解栗山
「行百里半九十」、「成功是屬於永不放棄的人」關於成功的故事或是名言,我們都聽過很多,而且多半是跟堅持劃上等號。如果有人說放棄才能成功,你可能會笑笑的,然後想說這個人是不是瘋了? 以爬聖母峰來說,放棄,怎可能會登上聖母峰呢?不管再怎麼想,都是要「堅持」才有辦法登頂吧?但反過來想,如果堅持登頂會讓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怎樣才是成功的人生? 有很高的功成名就、漂亮的房子、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美滿的家庭、跟好友吃美食,這些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都被《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作者歸類在第一座山,很多人終其一生努力,登上第一座山的頂峰,卻只得到空虛;又或是在此時發生疾病、失去家人等意外,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用詼諧的語調,描述了在火葬場的所見所聞,大多數是生離死別,有悲劇,也有些是溫暖收尾的悲劇。我們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師兄筆下的悲劇,到底算是悲劇還是喜劇?一時間好像也無法辨識。 大師兄提到,很多家屬會在棺木上塗上對往生者有意義的圖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幸福是目標、轉念是方法,學會駕馭思緒是一生必修的功課。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這次又來介紹好用的新書啦~~ 不知道各位在工作上有沒有哪些特殊的工作的方式,或者記錄過程的工具,例如心智圖法、番茄鐘工作法、九宮格法等。 其實每一種工具的使用都有人偏好,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這跟每個人的個性與特質有很大的關係。 適合我的,有可能不適合你,但我用不好的,可能在你手上就會變成大神工具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Thumbnail
本書以心理學為武器,指導如何在人際競爭中取得優勢。書中分為「日常實用心理學」、「情感溝通的藝術」、「人際危機的化解策略」、「職場幸福術」四部分,提供豐富的策略。然而,有些許內容可能顯得理想化,且後段閱讀性稍差,建議可根據需求選讀。整體而言,可作為一本工具書,為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一絲啟發。
Thumbnail
心裡工具遠比事實知識來的重要。查理蒙格說:「你必須把經驗嵌入你腦袋裡那些模型的網格結構中。」 活出美好人生的關鍵:對事實做具有建設性的詮釋;避免那些你必須改變他人的情況;管理嫉妒;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Thumbnail
本書分享如何擅於思考、訓練思考能力,以面對生活中各項問題與挑戰,並依序以四大思考力論述: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並於最後的「修煉思考」章節中,融合書中提及的各項思考能力,統整提出提升思考的三個方法、以及如何解決思考三大障礙,幫助思考更上一層樓。
幸福是目標、轉念是方法,學會駕馭思緒是一生必修的功課。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這次又來介紹好用的新書啦~~ 不知道各位在工作上有沒有哪些特殊的工作的方式,或者記錄過程的工具,例如心智圖法、番茄鐘工作法、九宮格法等。 其實每一種工具的使用都有人偏好,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這跟每個人的個性與特質有很大的關係。 適合我的,有可能不適合你,但我用不好的,可能在你手上就會變成大神工具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寫給在工作、愛情和人際關係中掙扎的你 福爾克•齊茲博士、曼努埃•涂煦博士  著 馬修  審訂 楊夢茹 譯 2022 先覺出版 ❍ ❍ ❍ ❍ ❍❍ ❍ ❍ ❍ ❍❍ ❍ 重構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將問題倒著看去理解」技巧,或者是專業術語「重構」。 透過重構每天都能在治
Thumbnail
本書以心理學為武器,指導如何在人際競爭中取得優勢。書中分為「日常實用心理學」、「情感溝通的藝術」、「人際危機的化解策略」、「職場幸福術」四部分,提供豐富的策略。然而,有些許內容可能顯得理想化,且後段閱讀性稍差,建議可根據需求選讀。整體而言,可作為一本工具書,為生活中的困境提供一絲啟發。
Thumbnail
心裡工具遠比事實知識來的重要。查理蒙格說:「你必須把經驗嵌入你腦袋裡那些模型的網格結構中。」 活出美好人生的關鍵:對事實做具有建設性的詮釋;避免那些你必須改變他人的情況;管理嫉妒;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