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價值都認為,只要有錢,就能擁有幸福!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的作者,透過這本圖文書,帶領我們看見,比金錢更重要的事!
近幾個月,塔妮雅開始閱讀理財書籍。每每在讀完後,都會有一個感觸。那就是,如果我能在更年輕的時候,就學到這些理財知識的話,那該有多好!
時光無法倒流,但逝者已矣 ,來者猶可追!過去已無法改變,然而,對於孩子們,家長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但關於金錢的知識,感覺有點硬,孩子們啃得下去嗎?
恰好最近,采實文化出了這本,適合孩子們閱讀的理財書~《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
看到書名的第一瞬間,你是不是覺得,好像很眼熟?沒錯!它就是《我們為什麼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的作者,池上彰老師的最新力作。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的內容,以劇情漫畫,搭配圖解說明。小學高年級以上,就能輕易的閱讀理解,國高中更是適合。
這本書的編排,給人很舒服的閱讀體驗。漫畫人物開場、彩色的圖案,加上生活化的內容,還有重點標示,讓人很容易就一直閱讀下去。每一章節的最後,都有總結的部分,方便讀者複習回顧。
當所有的專有名詞,都變得具體視覺化時,理財知識瞬間都變得簡單易懂了!
透過這本書,讓孩子們,跟著書中的主角 中倉美帆,一起尋找金錢與生活幸福間的關聯吧!
以下跟大家分享,書中我最有感的三個概念:
錢就像是一個人身上的血液,必須要流動,社會才會健康、活絡。
這讓我聯想到,在《對錢好一點》這本書中,作者枡野俊明也有提到,「要讓錢財流動」的這個概念。
他說:「如果把所有的錢財都留在自己的身邊,那就不會有新緣分的誕生了。新緣分無法誕生的結果,便是金錢也不會流動到自己的身邊。」雖然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即使我們想要儲蓄,也別成了守財奴,都不願意花錢。適度的消費,才能讓自己和整個社會,變得更繁榮、更健康。
根據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發現,「年收入增加至75,000美元時,幸福水平會提高;不過,一旦超過這個金額,幸福水平將不再有變化。」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呢?我們可以從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弗蘭克的「財產分類」來一探究竟。他把財產分為兩種,一個是「炫耀財」,一個是「非炫耀財」。
「炫耀財」是社會公認的財富,譬如:錢、寶石、名車、豪宅、社會地位....等。「非炫耀財」則是一些看不到的東西,譬如:健康、愛情、自由、有社會歸屬感...等。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幸福感的持久度」。
整體而言,「非炫耀財」的幸福感持續的時間,會比「炫耀財」來得更長。因而導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錢能買到的幸福是有限的」。
所以,千萬不要沉迷於賺錢這件事上。最重要的,反而是去設法擁有,無法用錢創造的「非炫耀財」。
人在年輕時可能不覺得,但其實,時間才是我們擁有的最重要資產,因為時間是有限的。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作者提出兩個思考方向。
實踐的方法是,提高能力,讓自己在短時間內賺更多錢。
提高能力後,做事自然更有效率。也就能省下更多,自由運用的時間囉!
讀到這,讓我想到經常去光顧的一家早餐店。在客人較少的時候,時常會聽到店長跟店員間,聊天時發出歡樂的笑聲。工作佔了一天中八個小時,我想,若是在工作時,能愉快地度過,那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啊!
因此,若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歡,又能樂在其中的工作,那麼,就能確保人生的1/3都很幸福了!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這本書,因為淺顯易懂,所以非常適合國高中生、大學生、理財新手及上班族。
讀完後,對金錢和社會的看法,會由點連成線,又由線進階成面。換言之,就是能看到,金錢在世界流動的全貌。而且,之後在買東西,或接受別人的服務時,會以感謝的心情去付錢。
終章中,美帆的爸爸對於工作的選擇,非常出人意料。詳情,就待大家,自己去書中找答案囉!
最後,我想用作者金惟純在《活學》一書中,提到佛家以「渡河」來比喻人與錢的關係,作為結語。
「金錢好比是用來渡河的船,但有些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在造船,把船越造越大,卻忘了渡河;另一些人造好了船,也渡過了河,卻把船揹在身上走,弄到寸步難行。真正造船、渡河、輕鬆上路的人,少之又少。」
你覺得,自己是哪種人呢?
#塔妮雅閱讀#2024年第31本
《我們為什麼要賺錢?為什麼要存錢?》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buyforfun.biz/3Bg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