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 【快樂不是與生俱來的天份,而是我們的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成長過程中為了適應環境變化需要不斷自我探索,要是把不好的回憶、情緒拋諸腦後,假裝沒這回事⋯⋯這樣真的就沒事了嗎?

在面對社交、家庭、學業、職涯、社會、夢想⋯⋯等等複雜的環境、以及對於自我認同的掙扎矛盾和摸索,在某一個時間點造成腦內風暴、對自我的人格形塑會不斷地破壞與重建。

「我明白新情緒在一開始總會被視為無用處的,但我學到每種情緒都是好的。」-樂樂
「I know new emotions can seem unhelpful at first, but I’ve learned that every emotion is a good emotion.」-Joy

不論是快樂、憤怒、悲傷、恐懼、厭惡、焦慮、羨慕、耍廢、羞澀⋯⋯等,情緒本來就很複雜,內心也會產生許多矛盾。每種情緒都是好的,都深深愛著你保護你。

我很善良、我還不夠好、我很勇敢、我很刻薄、我很自私、我很棒⋯⋯每個念頭都是我們的一部份,學會自我接納,讓情緒與思緒自然的流動,不過於執著某件事和某個情緒,放寬心甚至還會迎來許多新的情緒和想法。

「我們愛你,包括所有凌亂不堪、美麗的部分。」-樂樂
「We love our girl, every messy beautiful part of her.」—Joy

所有的情緒、所有的回憶、所有的經驗,會逐漸創造出每個階段不同的樣貌,這些信念會塑造自己的人格,內心也會更加堅強。成長的每個階段主控的情緒不同,而你可以自己選擇!在過程中逐漸描繪出自己的樣貌、構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this film is dedicated to our kids. we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這部片獻給我們的孩子,我們愛你最真實的樣子。)—Pixar
記錄在地人的生活故事,傳承這片土地的人情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由山崎貴執導的《ゴジラ-1.0》探討平民小人物在面對哥吉拉帶來的恐懼和絕望,隨著疫情、戰爭和自然災害頻繁,哥吉拉成為了集體恐懼的具象化。展現人類的韌性和應變能力,呈現希望和生命意義的追尋。
有些人喜歡用「下馬威」的方式來貶低他人,這種行為可能源於心理和社會原因。文章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探討了這種行為的可能原因,並指出成長背景對這種行為的影響。最後提出了應對這種行為的建議。
會知道嘉義牛斗山,源自於賴麗君、彭家如執導的《老鷹之手》紀錄片 ,述說著蓮藕農的日常。農民早年以手掘出蓮藕來養家糊口,長年勞動而使手彎曲變形,成為形似鷹爪的老鷹之手 。
臺灣東北角的馬崗,是百年石頭村海洋聚落,依海而生的海男海女,隨著潮汐度日。沿著美麗的潮間帶,潛水的海女下海採集九孔鮑魚,站山的海女採集海石花、海藻、海螺與鮮蚵。海男則依照海象出海捕魚。 馬崗也是個貓村,先前隨著臺劇華燈初上中花子的老家而引起注意。 馬崗風潮藝術季,共同創作彩繪讓漁村有不同的色彩。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由山崎貴執導的《ゴジラ-1.0》探討平民小人物在面對哥吉拉帶來的恐懼和絕望,隨著疫情、戰爭和自然災害頻繁,哥吉拉成為了集體恐懼的具象化。展現人類的韌性和應變能力,呈現希望和生命意義的追尋。
有些人喜歡用「下馬威」的方式來貶低他人,這種行為可能源於心理和社會原因。文章從心理學和社會學角度探討了這種行為的可能原因,並指出成長背景對這種行為的影響。最後提出了應對這種行為的建議。
會知道嘉義牛斗山,源自於賴麗君、彭家如執導的《老鷹之手》紀錄片 ,述說著蓮藕農的日常。農民早年以手掘出蓮藕來養家糊口,長年勞動而使手彎曲變形,成為形似鷹爪的老鷹之手 。
臺灣東北角的馬崗,是百年石頭村海洋聚落,依海而生的海男海女,隨著潮汐度日。沿著美麗的潮間帶,潛水的海女下海採集九孔鮑魚,站山的海女採集海石花、海藻、海螺與鮮蚵。海男則依照海象出海捕魚。 馬崗也是個貓村,先前隨著臺劇華燈初上中花子的老家而引起注意。 馬崗風潮藝術季,共同創作彩繪讓漁村有不同的色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裡,所有情緒深深相擁、所有信念交錯遞嬗形成新自我的那一幕,最是深刻烙印在我腦海中。 意識到情緒的主導性,向內探索、認識自己、善用每種情緒的作用而不是被情緒拉著走,那不僅是深刻的覺察力,更是能為生命負起責任的創造力。
Thumbnail
「親愛的,你一點都不糟糕,你只是在改變。」 人生每個階段你的需要會不同,渴望會改變。 有的東西選擇放手亦漸漸放淡。 不需要壓抑,自責或人云亦云。 「樂樂」說:「Do you know how har
Thumbnail
情緒是主導人們行為的一大要素,隨著時間流逝,人們經歷越加豐富,還能保留多少純粹的快樂?多得是被時間磨去稜角後,產生的複合式情緒。從開心想笑、悲傷想哭到逐漸在意周遭眼光,變成現在不能想笑、不能想哭的複雜情緒,真的情緒就那麼簡單抑或複雜呢?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更聚焦在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當我們無可避免的長大後,更複雜的人際與社會關係中,許多因他人存在而誕生的情緒,看似沒有那麼討喜,還可能會讓你有點負面、甚至有時失控,但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嗎?同時也讓人不斷思考,單一面向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是不是已不再適用? ★文末加碼各情緒書單!★
Thumbnail
每一段成長都是一種淬鍊,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經過各種喜、怒、哀、樂、焦慮,迷惘,最後這些點都串成一條線,成就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看完腦筋急轉彎2讓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情緒不應該只有正面,也要許可自己有負面的情緒。過度的正向或負向都不是好的,有好有壞才是真正的自己。當現實與過去要你做決定時,你會如何選擇呢?請大家進場看看主角是如何選擇的?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裡,所有情緒深深相擁、所有信念交錯遞嬗形成新自我的那一幕,最是深刻烙印在我腦海中。 意識到情緒的主導性,向內探索、認識自己、善用每種情緒的作用而不是被情緒拉著走,那不僅是深刻的覺察力,更是能為生命負起責任的創造力。
Thumbnail
「親愛的,你一點都不糟糕,你只是在改變。」 人生每個階段你的需要會不同,渴望會改變。 有的東西選擇放手亦漸漸放淡。 不需要壓抑,自責或人云亦云。 「樂樂」說:「Do you know how har
Thumbnail
情緒是主導人們行為的一大要素,隨著時間流逝,人們經歷越加豐富,還能保留多少純粹的快樂?多得是被時間磨去稜角後,產生的複合式情緒。從開心想笑、悲傷想哭到逐漸在意周遭眼光,變成現在不能想笑、不能想哭的複雜情緒,真的情緒就那麼簡單抑或複雜呢?
Thumbnail
《腦筋急轉彎2》更聚焦在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當我們無可避免的長大後,更複雜的人際與社會關係中,許多因他人存在而誕生的情緒,看似沒有那麼討喜,還可能會讓你有點負面、甚至有時失控,但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嗎?同時也讓人不斷思考,單一面向的人格特質與價值觀,是不是已不再適用? ★文末加碼各情緒書單!★
Thumbnail
每一段成長都是一種淬鍊,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經過各種喜、怒、哀、樂、焦慮,迷惘,最後這些點都串成一條線,成就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長大, 其實就是接納和體認所有情緒容量的練習。 放過自己, 嘗試擁抱自己的每個面向, 也許就能釋懷: 原來這就是...... 邁向成長之路的感覺呀!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所攜帶的情緒記憶及社會的集體意識形塑了我們內在的信念,而這些信念影響了我們投射於外境的思想與言行,也逐步影響我們對內在自我的認知。
Thumbnail
看完腦筋急轉彎2讓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情緒不應該只有正面,也要許可自己有負面的情緒。過度的正向或負向都不是好的,有好有壞才是真正的自己。當現實與過去要你做決定時,你會如何選擇呢?請大家進場看看主角是如何選擇的?
Thumbnail
「當焦慮成為日常,是否還能為快樂挪出空間?」 最新上映的《腦筋急轉彎 2》(Inside Out 2),探討了主角萊莉內心世界的擬人化情感如何陪伴我們經歷青春期的不同轉折,延續了9年前的首集,萊莉也成長為一位青春期少女。故事中呈現萊莉的狀態是無比真實的,也是許多身陷焦慮的個案真實經歷的困境與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