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社會框框的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世俗標準(業界標準)

世俗與通俗,一個是被大家所認定對或是厲害的形容詞,另一個則是形容把世俗的意思解釋成大家能了解的外表。

如果把一個公司當作一個小型社會,那麼制度與組織特性決定整間公司的文化,偏偏這樣的文化可能有時與自己想做或是擅長的技能毫無相關,就算每個人都是瓦干達勇士,還是很難敵得過擁有權力的上位者(或是被大眾所認定的那個標準),公司的組織和文化也會形成一個框框,進而演變出SOP、規定、福利和工作的優先順序,因此,一份工作不僅僅跟自己的專業或興趣有關,在吃人頭路的情況下,就是會糾纏在一起(聽起來好甜蜜),應該說只要與人有利益之間的往來都是吧~



標準或規定要打破嗎

如果說標準要不要打破,這個問題我一時也答不出來,但我可以試著舉例看看,如果說你進去麥當勞或台積電工作,那一定要穿制服吧哈哈哈,我覺得規定可以去對應自己本身的直覺或是願意遵循多少標準的程度,以便繼續做著自己熱愛和喜歡的事。

短期的理性,其實是長期的感性

突然想到自己之前曾經想到這句話,如果說保持短期的理性,是去為了之後自己感性的理想生活來配合,那麼這些規定或標準就會依照著每個人的自尊與抗打力(第2個葉問!)有不同的答案,所以說社會這個框框其實是由每個人價值觀所建立起來的~

raw-image


你成為當初嚮往的自己了嗎?

不管是要打破框框的創作家、行動家,或是接住他人的慈善家,又或者你什麼都不是,就是個人,都一定會有一個自己最初想成為的自己,社會的框框其實就只是社會的自我,你可以不顧一切去追尋探索的是另一個真實的本性,框框影響了我們很多的思考角度、創意和未來規劃,但如果所有人都依循著同個標準和制度下做事,為著同樣的目標努力,用同樣的創意去拍片、拍照、寫字,那麼我們會不會變成爆炸頭阿焦(腦筋急轉彎2好看)呢 ><

我覺得創意與感受是人類的天賦,規定與標準是為了讓社會維持著既定的樣子所衍生下來的東西(我覺得啦),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創意,就像我寫這篇文章一樣,雖然不知道是不是適合所有人,但這是我想說的話,That is it.


井仔腳鹽田

井仔腳鹽田


——

(但有時候還是要商業一下,為了存活哈哈哈哈)~


游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街頭旅行實驗室
19會員
88內容數
喜歡用旅行去探索一個地方,紀錄途中遇到的有趣故事
2024/12/29
快要過完2024了,生為人類的我很高興有發展日期這樣的東西,讓我可以擁有目標完成的可見性,相對地也擁有了被年初設立的目標追著跑的這個時候哈哈哈
Thumbnail
2024/12/29
快要過完2024了,生為人類的我很高興有發展日期這樣的東西,讓我可以擁有目標完成的可見性,相對地也擁有了被年初設立的目標追著跑的這個時候哈哈哈
Thumbnail
2024/11/23
其實我是個非常容易變的人,對我來說,養成不變的習慣就像是找出儀式感的蹤跡,每個人不變的習慣也造就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風格,各有魅力~
Thumbnail
2024/11/23
其實我是個非常容易變的人,對我來說,養成不變的習慣就像是找出儀式感的蹤跡,每個人不變的習慣也造就了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風格,各有魅力~
Thumbnail
2024/11/09
昨天,跟我認識超過10年的朋友聚聚,從國中到現在,我們也從小男孩羽化成男人進入社會叢林裡,有些人有了另一伴,有些人依然是Single man,但我們心裡都清楚知道,我們依然還是個小男孩。 朋友的調性 忘記是從哪本書看到,如果要讓自己開始改變,其中一點就是遠離瘋狂抱怨和充滿負能量的朋友,我
Thumbnail
2024/11/09
昨天,跟我認識超過10年的朋友聚聚,從國中到現在,我們也從小男孩羽化成男人進入社會叢林裡,有些人有了另一伴,有些人依然是Single man,但我們心裡都清楚知道,我們依然還是個小男孩。 朋友的調性 忘記是從哪本書看到,如果要讓自己開始改變,其中一點就是遠離瘋狂抱怨和充滿負能量的朋友,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受到別人意見的影響,無論是來自親友的建議,還是社會對成功的標準,這些聲音常常會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或許你曾經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在這些聲音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這時候懂得授權自己去擺脫框架的束縛就重要。
Thumbnail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受到別人意見的影響,無論是來自親友的建議,還是社會對成功的標準,這些聲音常常會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或許你曾經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在這些聲音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這時候懂得授權自己去擺脫框架的束縛就重要。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Thumbnail
有關社會環境受很多因素促動影響下, 一定會: (1)越來越多元多樣化 (2)變化,會每天都在多元複級數下默默改變 (3)正反兩面極端化越來越明顯 但是,不管社會環境如何變化,人的"本質"是不會變的. 那甚麼是"人的本質"呢? 諸如: 吃飯、睡覺、 息、怒、哀、樂、生、老、病、死....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社會,是一群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所組成的團體,有自己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經過時代的演變,人類社會累積了由不同年齡族群所混合的色彩,也逐漸的形成了社會的大框框,不管是在框框內還是外,我們都是一個可以為自己而活的個體,然後留下點好東西給下個時代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我們需要學會的,不是跟別人比較,而是在自己的時區裡好好活著,因為你的時區藏著你的獨特性,是你內在的神性賜予你的禮物,社會總是讓我們學著分類,某某星座、某某人類圖、某某DISC...這些都很好,但你的人生怎麼能被定義跟框架,我們可能因為某次被迫上台從懦弱變得勇敢,也可能因為某次被公司拒絕而走上自己
Thumbnail
我們需要學會的,不是跟別人比較,而是在自己的時區裡好好活著,因為你的時區藏著你的獨特性,是你內在的神性賜予你的禮物,社會總是讓我們學著分類,某某星座、某某人類圖、某某DISC...這些都很好,但你的人生怎麼能被定義跟框架,我們可能因為某次被迫上台從懦弱變得勇敢,也可能因為某次被公司拒絕而走上自己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做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一件事,從一個線性的思考突然轉變成開放性的層面,當然,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用去承受那些會影響自己意願的事,不用去強顏歡笑去面對自己不認可的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我靠腰吃飯。」
Thumbnail
「做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一件事,從一個線性的思考突然轉變成開放性的層面,當然,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用去承受那些會影響自己意願的事,不用去強顏歡笑去面對自己不認可的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我靠腰吃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