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

Cyan-avatar-img
發佈於Bookshelf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李惠貞,出版界資深工作者,現以獨立身份推廣閱讀,經營「獨角獸計劃」、「工作相談室」。2023 年與新型態住居品牌 Alife 合作,經營閱讀空間「a reader」,以書策展。並於 IC 之音頻道推出 Podcast 節目「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著有《成為自由人》、《給未來的讀者》,與女兒合著《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寫給年輕的你(The World Beyond Adult’s Imagination)》(2023)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寫給年輕的你(The World Beyond Adult’s Imagination)》(2023)

最初是因為獨角獸的靈感圖書館 podcast 訪談了 Emily Liu 新書《越工作越自由》,才開始認識到作者李惠貞。這一集 podcast 主要在討論工作之於人生的意義,在節目尾聲,主持人和來賓還推薦了一些非常值得一讀的書。曾經為工作感到迷惘,或是尚在探尋工作和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機會的話可以抽空聽聽看,或許會有新的啟發。

聽完 podcast 後,後來逛書店時都會多加留意是否有李惠貞作者的作品,這本書就是筆者第一本碰見的書,當下馬上就帶了回家。直到近期準備閱讀時,仔細端詳書的外觀,才赫然被封面的設計所深深吸引 — 將書名遮掩部分的巧妙設計,完全呼應了這本書的主題;封面上的小夾頁,展開後就像是顯現了世界上大人們還不知道的繽紛,等待著被探索。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當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不要為比較而活

社群媒體上的分享,大多都是每個人生活中片刻的光鮮亮麗,在形象之下更多是看不見的平凡無奇,或是刻意想要忽視的不堪。然而,我們卻總是克制不住地拿出自己的短處,來和檯面上每個人精挑細選展現出來的長處來做比較,無限放大自己缺少的部分,讓忘記我們已經擁有且值得珍惜的特質。

我們或許能看出或察覺每個人的差異,但那並不存在優劣高下,就只是不同而已。

我們或許並不是真的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如此不滿,只是「比較」讓我們不自覺地放大了對自己的期待和欲望。這讓筆者回想起小時候網路還不發達時,當時的生活不會被各式各樣極力經營的美好形象轟炸,反而更容易讓自己專注於當下、專注於自己的身上,生活因此過的單純而快樂。

「比較」還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就是會讓所有人都趨向於相同的標準和型態,最終使得所有人都變得一樣。除此之外,每個人都在追求同樣的目標時,在資源有限、成功名額有限的現實下,競爭只會愈加激烈,多數的人最後將無可避免地會成為少數獨佔鰲頭的人的鋪墊。當我們追求的事情是因為大家都信仰這樣的價值觀,那麼就只能透過和他人比較來確立自己的地位並從中獲得成就感;但是當我們追求的事情是因為認識到自己是誰,由內心驅動獲得滿足感,這時候和他人的比較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比較」若有任何意義,那也是在於使我們去注意到自己的不同點,從那些地方去找到自己的獨特性,而非急急忙忙修磨掉不一樣的地方,去長得「跟別人一樣」,那恰恰是培養優勢的相反。

關於斜槓

幾年前「斜槓」(slash)一詞瞬間流行起來,在這波浪潮上,好像沒有身兼多職就會被世界給淘汰,這種焦慮感染了許多人,大家紛紛積極地為自己開拓第二事業或是賺錢方式。介紹斜槓理念的經典著作《斜槓青年》,談論的斜槓初衷事實上是關於生命的解放,但是最終卻在現實世界中變成了另一種壓力來源。

《斜槓青年》作者表示,斜槓的關鍵在於將自己投入到真正熱愛的事物上,而不是汲汲營營地身兼多職,除非你對開車或是賣東西非常有興趣,否則單純成為 Uber 司機或是淘寶店主並不是斜槓的表現。斜槓的意義應該在於,基於對自己的認識,主動爭取釋放自己潛能的機會,形成的一種生活態度。

作者認為,真正重要的事應該是先去找出對自己生命有意義的事情,然後再去學習達成目標的方法。對年輕人來說,學習新技術和工具並不困難,不假思索地追隨著流行趨勢囫圇求快,卻很容易被浪潮撂下反而變成了一種慢,很多人在做的事不一定要跟從,靜下心來好好思索探尋自己的熱情,才是最首要的事情。

不要追逐人的光,自己成為光 ……「成為光」最棒的是能照亮世人原本沒看到的路,幫助每個生命有信心去活出自己的樣子。

不需要設目標 

不設定目標的建議,可能會和大多數人的想法互相抵觸。作者首先區分了「目的」和「目標」的差異 — 目的是出發點,是我們的初衷,是為何而做的原因;目標則是一個預期的結果,努力達到的終點站。目的很重要,目標則不一定要有。

作者認為,目標只是「已知」的放大。舉企業裡常用來衡量目標的指標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為例,假設今年的營業目標是一千萬,明年可能就是一千兩百萬,這些都是針對已知的事情去做優化,卻很容易將我們的思維限縮在這些已知的事物上,很難碰觸到那些屬於「未知」的創新事物。

作者分享自己沒有為「獨角獸計畫」設立過目標,當有了像是 KPI 的目標後,像是第一年要獲得 1000 位粉絲,這就意味著,在 999 位粉絲以前都是不成功的。目標會不斷提醒自己和理想之間的差距,形成無形的壓力影響著心情。如果能夠擺脫目標的枷鎖,依循著自己的目的前進,每前進一步事實上都是一種進步,不需要等到達到某種目標才算是成功,才能好好享受過程,在每個微小時刻感受到快樂。

設定一個目標很簡單,深入去瞭解目的則比較困難,因為它迫使你必須更透徹地思考,赤裸地面對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 — 問自己「為什麼」(目的)而不是「做什麼」(目標),給自己一個大步向前的答案。

想清楚目的,每一步都是抵達。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這本書分享的是作者個人對人生的體悟,以文字包裹她對下一代年輕人的期許,鼓勵他們能夠勇敢地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書中的部分觀點或許不一定能符合所有讀者的價值觀念,但就如同書名所述,作者代表的只是其中一種大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每個人都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人生並沒有一體適用的標準答案。

這本書並不想要說服每個人相信書中的觀點,全盤地相信或否定,都不會學到東西。作者期許的是,讀著這本書的你,能以開放的心態去看待所有聽到、讀到的內容,在自己的生命中去做驗證,在世界中尋找那盞最能代表自己的燈光,並且點亮它。

願你的小路
是彎曲的、蜿蜒的、孤獨的、危險的
通往最令人驚嘆的風景。
— 愛德華.艾比(Edward Abbey)

延伸閱讀

  • 《成為自由人》(2020)by 李惠貞
    • 這本書以「自由」為主題,談論關於工作、閱讀、旅行、人生等等課題,提供另一種觀看事物的角度,並且分享作者長年積累的出版專業經驗和人生哲學。
    • 這是同作者另一本我很想看的作品。
  • 《先問,為什麼?(Start with Why)》(2018) by Simon Sinek
    • 在讀到目的與目標的差異時,讓我想起了這本書,兩位作者的概念不謀而合。對想要深入探索自我的讀者,推薦可以看看這本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yan Salon
25會員
81內容數
記錄看過的書,以及從中體會到的感悟,並期盼透過這些記錄,能讓你偶然於此邂逅觸動共鳴的書。
Cyan Salon的其他內容
2025/03/30
重新思考閱讀和分享的本質
Thumbnail
2025/03/30
重新思考閱讀和分享的本質
Thumbnail
2025/03/23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相較於托爾斯泰其他知名作品如《戰爭與和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僅僅用了四萬字極短的篇幅,將死亡來臨的焦慮,以及生命無法重來的悔悟,歷歷在目地傾淌出來。
Thumbnail
2025/03/23
《伊凡.伊里奇之死》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描寫死亡的顛峰之作」。相較於托爾斯泰其他知名作品如《戰爭與和平》,或是《安娜.卡列尼娜》,這部作品僅僅用了四萬字極短的篇幅,將死亡來臨的焦慮,以及生命無法重來的悔悟,歷歷在目地傾淌出來。
Thumbnail
2025/03/16
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圍繞著 Runway 雜誌總編輯米蘭達的世界打轉。米蘭達的苛刻,不只壓迫著公司裡的員工,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公司之外、處於員工生活圈的其他人。這部作品銘心地刻畫出職場上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安德莉亞因工作而紊亂的生活,牽動了眾多讀者和觀影者的共鳴,關於那些難以啟齒的職場辛酸。
Thumbnail
2025/03/16
故事中所有的角色,都圍繞著 Runway 雜誌總編輯米蘭達的世界打轉。米蘭達的苛刻,不只壓迫著公司裡的員工,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公司之外、處於員工生活圈的其他人。這部作品銘心地刻畫出職場上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安德莉亞因工作而紊亂的生活,牽動了眾多讀者和觀影者的共鳴,關於那些難以啟齒的職場辛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我常和一些成人個案提到,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閉著眼睛在生活」,意思是即使我們知道生命當中有一些議題存在且需要處理,但只要我們能忍受或習慣那個議題所帶來的痛苦或不便,我們還是可以活得下去,而且可以活到老死都沒問題。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你想成為怎樣的大人呢? 小時候,你覺得大人是很遙遠的存在、是不可挑戰的權威、是有力量的代表,長大後才發現,原來只要年紀增長了就能夠被稱之為大人,大人其實並非無所不能,會有各種各樣的限制,也為生活中的大小事所困擾。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一個人怎麼長大成熟?發展路徑認為,人們經過家庭/家族、學校、社區及相關教育,逐步長成「能適應社會、工作及人際交流的熟練度」。「成人期」是成熟的中點,代表心理成熟度,年齡並非重點,有的早熟有的晚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年輕世代「延後成為完整的大人」的世界潮流,雖然是來自歐美國家的調查,但用來觀察台灣社會也還貼切。 前陣子有個超過3000萬觀看,在英語世界流行的短影音話題,年輕人開始比較,自己的爸爸媽媽,在他們現在這個年紀,已經完成什麼「人生里程碑」?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的作者是我很愛的李惠貞。如書名所揭示的,此書想對話的對象是那些「非」大人們。李惠貞說,她常聽到年輕的孩子們說在體制內活得很不快樂、對未來感到恐懼、不知人生有何意義。每每聽到這些,她心裡都有個強烈的聲音:並非「只能這樣」。她很想告訴他們: 你所接收的任何觀點,都只是某些大人的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的作者是我很愛的李惠貞。如書名所揭示的,此書想對話的對象是那些「非」大人們。李惠貞說,她常聽到年輕的孩子們說在體制內活得很不快樂、對未來感到恐懼、不知人生有何意義。每每聽到這些,她心裡都有個強烈的聲音:並非「只能這樣」。她很想告訴他們: 你所接收的任何觀點,都只是某些大人的
Thumbnail
勇敢活下去!一起努力!打造美好世界,閱讀室請坐,把檯燈開到溫暖的色調。好好地去讀書與閱讀,你就會知道,我如何活成現在的樣子給你看! 已經擁有一批粉絲在追蹤我了!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我都會抽空回覆讀者的意見。 祝福連假順心
Thumbnail
勇敢活下去!一起努力!打造美好世界,閱讀室請坐,把檯燈開到溫暖的色調。好好地去讀書與閱讀,你就會知道,我如何活成現在的樣子給你看! 已經擁有一批粉絲在追蹤我了!歡迎訂閱#開啟小鈴鐺#我都會抽空回覆讀者的意見。 祝福連假順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