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年輕也建議讀-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無意間讀到作者李惠貞老師的作品,是因為很久之前曾經去台中的菩薩寺參觀,當時只覺得這是一間很特別,不像一般印象中的寺廟之感,後來閱讀「朝一座生命的山」,開始喜歡上李惠貞老師的作品,喜歡她文筆的流暢平實,時而溫柔,時而有堅定的力量。

raw-image







年前手上這本「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還讀不到的1/3,年過完了,也讀完了,心裡滿滿的熱。

雖然這是本寫給年輕人的書(而我已非年輕人),但讀著讀著,好像看到了自己曾經踏進去的,大人們給的,及這個社會給的泥濘。

我擁有什麼樣的光?

這是開頭書頁前面的其中一個問題,也是直擊我內心的問題。

我從不認為人生朝著大富大貴的道路走去就是走向幸福快樂,但大人們總會告訴你:

「嘿!要好好讀書,選個好的有用的科系,出來找個好工作好好賺錢,買間房子結婚生子,累積財富後好好的享受退休子孫滿堂的生活。」這些話應該沒有人沒聽過,只是怎麼表達出來而己,作者在書裡的其中一篇:「沒有用」是最糟糕的結論,裡面有句話我相當認同:

沒有用本身就包含著歧視⋯⋯沒有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明白人世間所有奧妙。你會認為「沒有用」,只是因為你沒有能力看到可能性,也不願意探索而已。夕陽有什麼用?一朵花有什麼用?

我很有共鳴是因為我正是讀「沒有用」的文學系畢業,社會上所說的必死文組。所謂的必死是用未來找工作難易度及薪水多少來評斷。從學校畢業後,我也曾在找工作碰壁時,腦子裡不斷的想,到底我為什麼會對文學有興趣而不是科技或工程呢?如果是這樣我會不會就能順利的找到薪水高的工作,然後人生變得很順利呢?是不是當初應該聽大人的話,讀有用的科系,不要讀沒用的科系呢?

但我很清楚的是,在這些掙扎中度過的年年月月,是喜歡文學文字的我,喜歡閱讀的我,讓我有開放的心去接受自己,人本不同無法用一個模子一套方式去生活,而且就算我當初讀的是有用的科系,就是否能保證接下來的路很"順利"嗎?相當喜歡作者這段話:

我們可以把「工作」代換成「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或是更開闊的說,「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位置,意謂著兩件事:你要先知道世界是什麼,以及你是誰

當我們開始知道或試著找自己的位置,然後試著慢慢接受這個真實旳自己,無論這個自己可能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也不符合社會或家人的期待,但期待自己能培養出自己的能力,如作者說的:讓自己成為光。

然後或許我們可以在摸索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真心關注的事,看見自己的光。

非常推薦大家讀一讀。


avatar-img
15會員
30內容數
我是Eve, 很熱愛學習 在這裡談談生活及職涯諮詢和相關的觀察,工作在人的一生中,佔據了很多時間,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快樂且充實的生活,而生活的一部分跟工作牽連一起,希望能陪伴仍在尋找方向的你們,寫出自己的故事。 also,我也是個芳療愛好者,把閱讀當成生命中很重要的事:)能跟大家分享交流是很開心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騷人墨客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3:54 恢復寂靜的守歲時刻,有我陪著我自己 今天讀到一篇文,文章裡的男主角很擔心再過幾年後,未婚未生的他,只剩一個人過年 會是多可怕的景象。剛好弟弟也在團圓年夜飯時提到,他看到有個老人一個人在便利商店吃晚餐,覺得有點可憐孤單。
在生活中,美好的小事情可能會讓有所感,有時候一張卡片、一段歡樂的話語就能傳達愛與正能量,因為你可能不知道,你的一點行為,可能會是某人需要的一點溫暖。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通過自己的小舉動,傳達愛與支持的精神。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挺嚇人的書名,原來你的人生大概只有四千多個禮拜,也或許沒有? 整本書其實不是很厚,重點放在要人直視時間並不如我們所"以為"的那麼多之外,也分析了我們在分配時間時的盲點,現代的資訊如何讓我們失去耐性,活得焦慮,因為到處都是看似有發展機會的商機,到處都是"很值得"學習的能力,到處都是你應該知道的最
週末即將下班前,突然期待回到家裡,跟家裡的兩老一起看歌唱比賽節目。 看電視從來都不太算是我的興趣,除了看些動物節目、電影、少少的新聞之外,為了不知道什麼而看的節目,我總是興趣缺缺,從這點可以看得出來我就是個很重視目的性的人(笑)。 重點也不是歌唱比賽,年紀漸長後,慢慢的懂得欣賞一些自己原本沒
但我也意識到,每個人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也不是一定"非得"跟著社會的主流去選擇工作職業,當你在一個位子上覺得一切都對了,那或許你不用說服別人你的選擇,只要從你工作中的狀態樣貌,就能一目了然。
23:54 恢復寂靜的守歲時刻,有我陪著我自己 今天讀到一篇文,文章裡的男主角很擔心再過幾年後,未婚未生的他,只剩一個人過年 會是多可怕的景象。剛好弟弟也在團圓年夜飯時提到,他看到有個老人一個人在便利商店吃晚餐,覺得有點可憐孤單。
在生活中,美好的小事情可能會讓有所感,有時候一張卡片、一段歡樂的話語就能傳達愛與正能量,因為你可能不知道,你的一點行為,可能會是某人需要的一點溫暖。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通過自己的小舉動,傳達愛與支持的精神。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挺嚇人的書名,原來你的人生大概只有四千多個禮拜,也或許沒有? 整本書其實不是很厚,重點放在要人直視時間並不如我們所"以為"的那麼多之外,也分析了我們在分配時間時的盲點,現代的資訊如何讓我們失去耐性,活得焦慮,因為到處都是看似有發展機會的商機,到處都是"很值得"學習的能力,到處都是你應該知道的最
週末即將下班前,突然期待回到家裡,跟家裡的兩老一起看歌唱比賽節目。 看電視從來都不太算是我的興趣,除了看些動物節目、電影、少少的新聞之外,為了不知道什麼而看的節目,我總是興趣缺缺,從這點可以看得出來我就是個很重視目的性的人(笑)。 重點也不是歌唱比賽,年紀漸長後,慢慢的懂得欣賞一些自己原本沒
但我也意識到,每個人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也不是一定"非得"跟著社會的主流去選擇工作職業,當你在一個位子上覺得一切都對了,那或許你不用說服別人你的選擇,只要從你工作中的狀態樣貌,就能一目了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想寫把這件事情寫下來,一方面是整理一下想要做的事情順序,二方面是想說寫下來就要用心做。然後做的這些事情,好像更加定義了我為什麼要做【情慾交流事務所】。 【情慾交流事務所】的初衷 因為自己所寫的內容,已經超出原本【香水百合的情慾日記】(個人故事與心情),所以在「方格子沙龍」出現時,便想說要打造一
Thumbnail
逢年過節,我們是不是表面人聲鼎沸、熱情寒暄,沒過一會,內心又想著差不多了好想回家?這份矛盾糾結,不只是年輕輩如此,父母要回爺奶家也是如此,你是否也有相同共鳴?說到底,就是「邊界感」出問題! 本文先拆解「親、戚、朋、友」的關係結構,對應出適合互動話題,不僅生活能用,職場關係邏輯也能通用~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唯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沒有經歷過的觀點,都只是複製而來的資訊,全盤相信或否定他人的觀點,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習真正的知識。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2024/06/26 看了李惠貞老師的書《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寫給年輕的你》,書裡提到,書寫就是傾聽自己、整理自己。我從小就喜歡看書,也會寫日記,閱讀和書寫,都可以排解我的情緒和壓力。書裡也提到:這都是「自救的工具」之一。「畫畫、彈奏樂器、跳舞、編織、攝影….等等,都是藉此自我表達的方法,做
Thumbnail
※純粹有感而發,未潤稿,並通篇屬於個人意見,若您有跟我不同的見解,那麼您一定是對的,而我一定是錯的,謝謝指教。 到底什麼工作比讀書還辛苦呢? 那些說讀書比工作快樂的,你確定你真的有在讀書嗎? 當年我考台大法律的時候,一天唸十六個小時,持續一年; 大二大三稍微喘口氣。 大四又領了個「律師國考
Thumbnail
紐西蘭南島露營車公路旅行的第三天,我們挑戰了Mt.Cook庫克山國家公園的三條步道:Hooker Valley track、Kea point、Tasman Glacier Viewpoint!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想寫把這件事情寫下來,一方面是整理一下想要做的事情順序,二方面是想說寫下來就要用心做。然後做的這些事情,好像更加定義了我為什麼要做【情慾交流事務所】。 【情慾交流事務所】的初衷 因為自己所寫的內容,已經超出原本【香水百合的情慾日記】(個人故事與心情),所以在「方格子沙龍」出現時,便想說要打造一
Thumbnail
逢年過節,我們是不是表面人聲鼎沸、熱情寒暄,沒過一會,內心又想著差不多了好想回家?這份矛盾糾結,不只是年輕輩如此,父母要回爺奶家也是如此,你是否也有相同共鳴?說到底,就是「邊界感」出問題! 本文先拆解「親、戚、朋、友」的關係結構,對應出適合互動話題,不僅生活能用,職場關係邏輯也能通用~
Thumbnail
這是一本針對年輕人的書籍,書中談到人生哲學。透過分享對這本書的觀點和心得,希望以正面的價值觀影響他人。內容包括閱讀的重要性、興趣的尋找、與父母、孩子的相處之道。閱讀後可分享的是生命觀與好書推薦。
Thumbnail
唯有親身體驗和實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沒有經歷過的觀點,都只是複製而來的資訊,全盤相信或否定他人的觀點,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習真正的知識。
Thumbnail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主要的訴說對象是年輕族群,能在年輕時閱讀到是一種相逢其時的幸運;若是在成為大人後才閱讀到,收穫的則是反思生命歷程的契機,同時意識到自己承先啟後的角色與責任,為自己和年輕世代的未來,鋪上無限可能的道路。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2024/06/26 看了李惠貞老師的書《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寫給年輕的你》,書裡提到,書寫就是傾聽自己、整理自己。我從小就喜歡看書,也會寫日記,閱讀和書寫,都可以排解我的情緒和壓力。書裡也提到:這都是「自救的工具」之一。「畫畫、彈奏樂器、跳舞、編織、攝影….等等,都是藉此自我表達的方法,做
Thumbnail
※純粹有感而發,未潤稿,並通篇屬於個人意見,若您有跟我不同的見解,那麼您一定是對的,而我一定是錯的,謝謝指教。 到底什麼工作比讀書還辛苦呢? 那些說讀書比工作快樂的,你確定你真的有在讀書嗎? 當年我考台大法律的時候,一天唸十六個小時,持續一年; 大二大三稍微喘口氣。 大四又領了個「律師國考
Thumbnail
紐西蘭南島露營車公路旅行的第三天,我們挑戰了Mt.Cook庫克山國家公園的三條步道:Hooker Valley track、Kea point、Tasman Glacier View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