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只要改變心態、掌握正確方法、每個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翻開這本書的初心

這本書的作者瓦基是我追蹤很久的分享者,我追蹤的第一個podcast就是瓦基,他曾經是科技業的主管,也是跳脫科技業的自由業者。所以當我一知道這本書,就想了解瓦基是用什麼步驟,經歷過什麼事情,有什麼我現況可以借鏡的,對於現在的我也是想創造「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


這本書在說什麼呢?

主要有四個步驟:認識自己、以終為始、保持動力和復盤

認識自己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認識程度都不盡相同。《怡慧老師的園子習慣實踐之旅》中提到:「先建立身分認同,這樣就能心無旁鶩地,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這與瓦基提到的認識自己有異曲同工之妙。那麼,如何認識自己呢?書中提出了三個問題讓我們反思:

  1. 20歲前,你最熱愛的事情是什麼?
    熱情,常會有一段很嚴重的迷失,我總是認為現在不喜歡的工作或事情,一定是對這件事沒有熱情,但其實熱情是對一件事情不段的精進、努力,直到熟練的過程!霍華德·舒曼(Howard Thurman):「別問這世界需要什麼,要問你自己,有什麼事能讓你充滿生命力,然後就去做吧!因為這世界需要的正是充滿生命力的人
  2. 做什麼事情總是讓你樂在其中?
  3. 你喜歡且擅長的事是什麼?


以終為始

這句話常常聽到,但卻無可否認的重要。我的終點是什麼?有時在走的過程中會小小的迷失呢。舉例來說:要完成一篇讀書筆記,目的是讓這篇筆記在閱讀之後如何使用,而不是寫一個完美無瑕的筆記內容


與其追求完美,不如追求實用性


保持動力

  1. 自主第一步:建立晨間習慣

瓦基的晨間習慣:早上6點到7點半,先做一段三十分鐘的瑜珈,然後閱讀一本感興趣的書,最後保留10分鐘的時間用日誌規劃行程,決定今天必做的三件重要事情。

2017前的諾貝爾生醫科學家們找出,「夜行人」及「晨型人」是由基因決定;在經歷熬夜及早起的測試,發現我屬於「晨型人」,早起時的頭腦較清楚,很容易可以釐清事情的始末,所以瓦基的建立晨間習慣就很適合我。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調整步調,找出自己適合的時區才是最重要的


  1. 自主第二步:建立筆記系統

瓦基提到,從十年,兩年,一年,一月,一周,最後細至一天的記錄,並不斷回顧每天追蹤的項目。目前的我一直以年目標來切分,但瓦基提到將10年願景有畫面的描述下來,並將10年目標分配至每年的工作,這想法,打破我現有的思維,再提高一個層次。

日誌:每日寫下

- 一個自我肯定

- 三個重點任務: 2個工作任務,一個私人任務

- 三個感恩

- 一個檢討


復盤

復盤是圍棋語言,指的是下完一盤棋後,重新走過一遍棋局,檢討、討論、交流哪邊能下的更好。

對我來說,復盤的能力是最薄弱的,因為我總是不想承認我哪邊做得還不夠好,逃避現實,逃避曾經的選擇。但復盤的心態並不是在逞罰自己的過錯,瓦基在書中說明面對復盤時的心態,打開我內心的那扇門:

檢查心態:自省不等於自責

  • 自責歸咎於自己,不放過已經發生的事情,在腦中不斷上演那些無法改變的過往記憶。自責是用過去的舊錯誤,來懲罰未來的自己
  • 自省歸功於自己,正因為經歷了那些難堪的錯誤,才能想出更好、更縝密的修正策略。自省是用未來的新機會,來榮耀過去的自己


但事情這麼繁雜,到底哪些事情才自己真正想要的?

英國企業家Steven Battlett,曾經提出「拒絕框架」,透過少數幾個選擇題就可以幫助自己做出放棄的決定。


人們常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要保持節奏並且持之以恆。瓦基認為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後面那一半。在某些時刻,衝刺是必要的,但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必須先透過「短程衝刺」來建立起部的動能,踏出突破性的一步,讓成長的飛輪先轉動起來,後續的步伐才會愈來愈順。


後記

斜槓的起點是問號和動詞,斜槓的終點才是斜槓和名詞。「提問」和「行動」是我們最好的燃料。斜槓只是結果,問號則是過程

好愛瓦基的這本書,滿滿的知識內容、行動的方向和執行的方法。曾經聽到一位長輩說:如果能在一本書、一場演講、一部影集學到一項知識或啟發,那就值得了。謝謝瓦基讓我知道找到想要的答案,持續持續的執行,讓自己的變化來影響周遭。

瓦基說過:一天寫200的字,1周就1400字(等於一篇長文),一年72800字(就是一本書的字數)

也是因為這段文字,讓我不管如何都要每天完成200字的短文


好工作不是找來的,是自己打造的


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U
1會員
4內容數
強壯的爺爺 煮一杯好喝的咖啡 家庭的神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記錄閱讀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一個小章節的摘要筆記。
Thumbnail
記錄閱讀瓦基《只工作、不上班的自主人生: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一個小章節的摘要筆記。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這本書以「打造夢幻工作、實現自主人生」為主題,從察覺自己真正的興趣開始、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夢幻職涯,並實現自主人生,開啟人生新旅途。本書談到了許多有關生涯規劃以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和建議,並包含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經歷。閱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獲得一些珍貴的啟示和激勵。
Thumbnail
這本書以「打造夢幻工作、實現自主人生」為主題,從察覺自己真正的興趣開始、一步步打造自己的夢幻職涯,並實現自主人生,開啟人生新旅途。本書談到了許多有關生涯規劃以及提升自我能力的方法和建議,並包含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經歷。閱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獲得一些珍貴的啟示和激勵。
Thumbnail
『深度職場力』一書介紹了『自我決定論』理論架構,強調職場工作需要滿足自主、勝任和歸屬的心理需求,並透過技能思維累積職涯資本。書中提到了如何磨練珍貴技能、自主性的陷阱、使命感的重要性等觀點,並結合『刻意練習』一書的原則。
Thumbnail
『深度職場力』一書介紹了『自我決定論』理論架構,強調職場工作需要滿足自主、勝任和歸屬的心理需求,並透過技能思維累積職涯資本。書中提到了如何磨練珍貴技能、自主性的陷阱、使命感的重要性等觀點,並結合『刻意練習』一書的原則。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