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上(二)-觀察

列車上(二)-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嘆了一口氣,望向車門旁的K。他在乘客群中顯得瘦高,此時正盯著窗外,面無表情。也許我該問問他,我刻薄地想著,心中明白他知道的不會比我多,而且平常要從他口中得到明確的解答並不是那麼的容易。我省下了這份力氣。


在車門前,除了K以外,還站著一家子三名乘客,看上去是穆斯林的家庭,夫妻帶著小女兒。此時父親正將頭伸出車外觀望,一會兒後回頭向妻子說了些什麼。也許他們知道些什麼,也許我可以用英文問問他們。但我遲遲沒有出聲,我注意到他們是少數在耳語的乘客。周遭並沒有因為火車誤點而出現騷動,沒有抱怨,沒有大喊,甚至那位小女孩也沒有表現出一絲的不耐:


車上的乘客異常地冷靜/

可能是早晨的夢未醒/

距離四五百公里的目的地/

一開始吃虧並不要緊/

擁抱,相聚,合照/

一想到夜晚就能見到你/


算了。我頭向後仰,靠在牆上,等待著合理的解釋主動找上門來,出現在我面前。頸枕被我的後腦勺擠出了兩坨大眼,在脖子的兩側睜大,窺探著前方。


一名男子拖著行李來到車門前,向內瞄了一眼已滿的車廂,隨即向下一扇門走去。遲到的乘客真是幸運,我挖苦地想著。早知如此,我大可多賴半小時的床,不必在清晨五點從燈紅剛熄的市區起床、拖著行李踉蹌走在鵝卵石路上,匆匆趕著公車、提早三十分鐘抵達車站、十分鐘內吃完早餐、十分鐘提前上車等待、用最後的時間佔好位子、掛上頸枕、將耳機掛在行李手把上,此時正好聽見第一聲廣播,穩重優雅的女性法國腔:


“…Troyes, …, Chaumont, …, Langres, …, Vesoul, …, Lure, …"


“Bon voyage!"


又一名乘客出現在眼前,頭在門外張望著,似乎在猶豫些什麼。但下一秒鐘他突然上了車,腳步踉蹌之餘,快速向左右瞧了瞧,隨即掙扎著往左手邊移動。他身後的大背包碰撞到兩旁的每一位乘客,那對穆斯林夫妻閃過了一絲不可思議的眼神,瞪著那名乘客,但下一秒鐘表情隨即恢復平靜。我則是將身體向後貼緊牆面,將行李向身邊拉近,頸枕的雙眼被壓得暴突。


我閉上眼睛,翻了翻白眼,腦袋開始胡思亂想:


可能是火車的零件出了狀況/

可能是軌道上發生了什麼意外/

可能是等待某一延誤的班次抵達/

可能當地的火車總是很晚才出發/

可能車長為了買咖啡遲到/

越想越離奇/

但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什麼都會相信/


終於一名身穿白色制服的站務員走過門前,讓我稍微放心了一點。不管發生了什麼問題,總算看到有人在處理了。幾分鐘後我看著他從反方向走過。


過了不久,換另外一名站務人員走過門前。


二十分鐘過去了,好幾名站務員好幾次,在月台上往這裡走來,往那裡走去。我像隻受困的野獸,盯著柵欄外的人群無視於心中的不安。我不敢去想後頭的行程會如何被耽擱。尤其今天行程很趕,錯過任何一班交通代表著多花一倍的錢。我感覺到肩上的背包越來越重,頸枕越來越熱,我沒有多餘的空間將它們拿下,也沒有多餘的空間將它們收上,在摩肩擦踵的車廂上。


遠方的車廂有了一些動靜,我聽到傳來多人的走動聲、模糊對話聲,和物體碰撞的聲音。走道左側傳出一陣嬰孩的哭聲。廣播聲又在此時響起,重複來重複去的,現在聽來只是個沙啞的背書聲。


“Bon voyage!"


在我即將失去耐心之前,一名男子從包廂走了出來。


(待續)


追蹤River on Baltic Sea,閱讀更多詩、散文、地圖,及中英文文章。

avatar-img
River on Baltic Sea
14會員
31內容數
期許思緒如波羅地海的河,生生不息 地圖、散文、詩、小說,中英文系列,歡迎加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iver on Baltic Sea 的其他內容
我對著列車的背影拍了張照,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鐵道遠處。
童話中那遼闊的大地微丘。數條不斷變化的輪廓線彼此交叉、擺動,和緩但從不間斷、低調但引人入勝。
一大片收割完的麥田,薄薄一層綠在上頭/ 那時,只看得到無數朵小雲在藍天游/
我對著列車的背影拍了張照,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鐵道遠處。
童話中那遼闊的大地微丘。數條不斷變化的輪廓線彼此交叉、擺動,和緩但從不間斷、低調但引人入勝。
一大片收割完的麥田,薄薄一層綠在上頭/ 那時,只看得到無數朵小雲在藍天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