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職場之我真的不想一起...篇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對韓國文化有一些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民族很講求團結﹐彼此之間有連帶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踏入韓國職場的時候﹐我所在的部門就非常注重連帶感。其實跟台灣一樣﹐公司文化與各部門的氣氛可以相差很大﹐因此我只能說是這個部門特別講求團結一條心﹐至於其他公司其他部門的文化﹐可能又不太一樣。

不過當時的我以為韓國職場大概就是這樣﹐所以我也傾盡全力的配合﹐不過很快就感到水土不服。那時最困擾我的就是「一起吃飯」還有「一起喝咖啡」。這個「一起」並不是代表你想一起的時候一起﹐而是代表不能不一起﹐雖然沒有人口頭上要求你﹐但你一定可以感覺到。你可以感覺到當你不一起的時候﹐這個負面的影響會如何擴大﹐大家會如何覺得你不合群。雖然他們不會因此討厭你﹐但是一道無形的牆會把你與「一起」的人分開到兩個世界。

對於一起吃飯﹐根據我後來的經驗﹐大概是那個公司的主流文化。因為公司有自己的員工餐廳﹐同部門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會一起下樓吃飯。以前我在台灣工作的時候﹐中午吃飯時同部門的人也會端著便當坐在同一桌﹐不過進去吃飯跟吃飽離開的時機更自由。至於我在韓國的那個公司﹐就是不只要坐在同一桌﹐還得要同進同出了。對我而言不方便的地方在於﹐有時候我的工作再五分鐘就可以完成﹐但因為要一起下樓吃飯﹐我不得不放下手上的工作﹐暫停在某個地方﹐只為了跟大家一起出發。痛苦的地方則是﹐那個部門的大叔們﹐可能受到以前當兵的影響﹐吃飯都非常快﹐我完全跟不上。有一次我實在太好奇了﹐忍不住計時﹐發現大家吃飯只需要7分鐘。

如果你還沒有吃完﹐他們會告訴你沒關係﹐慢慢吃﹐他們等你!然後大叔就會戴上口罩(當時還是疫情期間)﹐雙手交叉在胸前等你吃。這種時候臉皮薄如我﹐實在是食不下嚥。有好幾次我因為來不及吃完飯﹐而心痛地把好吃的捲餅跟豬排倒掉﹐後來我就學會一定得先吃自己喜歡的主食﹐不然到時候就吃不到啦!

關於一起吃飯的故事﹐倒不是我身為外國人才有感的痛苦。曾經也有同齡的韓國同事跟我分享因為部門其他人都吃太快﹐他經常消化不良的故事。

後來也有發生部門來了一位在加拿大長大的韓國人代理﹐他擁有自由靈魂﹐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吃完飯就端起餐盤說「我吃飽先走囉!」留下一桌對此感到無語的同事。

比起一起吃飯﹐講求團結的那個部門最讓我不適應的是一起喝咖啡。吃完飯一定要出去一起喝咖啡﹐而且要猜拳﹐輸的兩個人請客。大部分的時候我既不想被人請﹐更沒有資本請人喝咖啡。被人請客的時候﹐大家還會都很識相地點最便宜的冰美式﹐那我也只好喝冰美式﹐即使我只想花自己的錢喝一些擠滿奶油的甜飲料。

後來我被調去別的部門﹐到了新部門之後﹐一起下樓一起吃飯的文化仍在﹐但喝咖啡的部分就稍微自由一點。而現在我來到的新公司﹐又是一個新的文化﹐有機會再發文分享。

然而經歷那個部門之後﹐其實我多次回想整個過程﹐我在想﹐是我太過積極想要融入而導致自己的壓力嗎?在這個「一起」文化中﹐我似乎還沒有找到平衡點。在某個範圍內﹐「一起」文化有它的優點﹐喜歡的人也許就會很喜歡﹐例如我男友就會覺得挺正常。而在我看來有點過度講求「一起」文化的部門﹐如果我當時像那個加拿大來的代理一樣﹐秉持自由靈魂不被束縛﹐也不在意大家驚愕的眼光或那道無形的牆﹐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我會感到比較放鬆嗎?

現在的我如果又到了類似的部門﹐我也不確定自己會怎麼做。可以知道不同的是﹐我應該不會像當初那麼震撼了。也許我會找出一個平衡點﹐一種我既不會冒犯他們的文化﹐但也不會無形感到壓力的狀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oogi在韓國
7會員
8內容數
分享在韓國生活的過來人經驗☀️
Boogi在韓國的其他內容
2024/08/05
我在韓國最喜愛的食物之一:烤腸
Thumbnail
2024/08/05
我在韓國最喜愛的食物之一:烤腸
Thumbnail
2024/08/02
居住韓國多年﹐我喜愛的韓國炸雞都有誰呢?
Thumbnail
2024/08/02
居住韓國多年﹐我喜愛的韓國炸雞都有誰呢?
Thumbnail
2024/08/02
韓國社會統合課程KIIP﹐永住跟歸化的課程考試經驗談
2024/08/02
韓國社會統合課程KIIP﹐永住跟歸化的課程考試經驗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韓國職場的團結文化!我們一定要一起嗎...?
Thumbnail
韓國職場的團結文化!我們一定要一起嗎...?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為了保護自己,所發展出不必要的堅持,被人家貼上固執的標籤。
Thumbnail
不要執著在為了保護自己,所發展出不必要的堅持,被人家貼上固執的標籤。
Thumbnail
因為那杯酒和應酬行為一樣,都是一種測試──對你團結意識和服從性的測試。
Thumbnail
因為那杯酒和應酬行為一樣,都是一種測試──對你團結意識和服從性的測試。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不論是他人眼中的好道、壞道,甚至是歪道,都是自己的選擇 然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跟道不同的公司,有時候真的不用硬撐,撐久了只會傷痕累累 倒不如重新調整自己,重新調整到對的方向上  讓自己可以用正能量在職場上,忙的開心,開心的忙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不論是他人眼中的好道、壞道,甚至是歪道,都是自己的選擇 然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跟道不同的公司,有時候真的不用硬撐,撐久了只會傷痕累累 倒不如重新調整自己,重新調整到對的方向上  讓自己可以用正能量在職場上,忙的開心,開心的忙
Thumbnail
第一個 Cultural Shock 開學第一天下課後的午餐時刻,入境隨俗,跟著當地學生一樣到了當地人說的 "食堂”,但 Danielson 真的嚇到了,食堂裡滿滿都是人,大學校嘛,人多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怕的是他們不懂得 "排隊”這件事,也就是說,基本上,排隊這件事在當地是不存在的
Thumbnail
第一個 Cultural Shock 開學第一天下課後的午餐時刻,入境隨俗,跟著當地學生一樣到了當地人說的 "食堂”,但 Danielson 真的嚇到了,食堂裡滿滿都是人,大學校嘛,人多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怕的是他們不懂得 "排隊”這件事,也就是說,基本上,排隊這件事在當地是不存在的
Thumbnail
呼,好吧,我知道的這種時候比起大家自由行動更需要一起吃個飯,我們說的不是「就算徒具形式也好」,而是「此時此刻我們所求即為形式」。那晚吃丸龜式的烏龍麵,部長不太會點菜;這跟我上次接待哪裡的董事長不太會搭地鐵恐怕是一樣道理。
Thumbnail
呼,好吧,我知道的這種時候比起大家自由行動更需要一起吃個飯,我們說的不是「就算徒具形式也好」,而是「此時此刻我們所求即為形式」。那晚吃丸龜式的烏龍麵,部長不太會點菜;這跟我上次接待哪裡的董事長不太會搭地鐵恐怕是一樣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