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兩茫

生死兩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據說有一首拉丁文的詩,見於墓誌銘。其中數句,意思是這樣的:「今日的你,昔日的我;今日的我,明日的你。」

同樣的意思,或被化作對聯「今夕吾驅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無論詩句或對聯,無非警惕世人,生有時、死有時。既然凡事總有定時,不如放下執着,放下怨恨,珍惜與身旁的人共度的時光。

可是,人只知道死亡早晚會來,卻不知道何時會來。許多時候,或基於名利,或因為情感,輕則與人口角爭執,重則與人爭鬥衝突。尤其正值壯年,花樣年華,在誰是誰非的關頭,誰會想到明日或是生命終結時,誰會想到退一步海闊天空?

「把每一天,看作是生命裡的最後一天。」這句說話,籲勉我們要改變心態,以至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畢竟說易行難,唯有盡力而為。

有人說,死亡突如其來,比緩步靠近為好,因為來也匆,去也匆,免受痛苦的折磨。可是,也有人話,有準備的死亡,較沒準備的好,因為善終的福份,不是人皆有之。臨終前的囑咐與交託,也可看成是在世生命圓滿的告別。

隨着年歲漸長,出席喪事也越來越多。即使逝者生前沒有宗教信仰,但家人在喪事上也大多會安排一些宗教儀式,期盼若果死亡不是生命的最終站,則逝者在死後的世界能得享平安。

說到這裡,不期然想到,逝者會否喜愛家人代為揀選的儀式?會否喜愛靈堂上的佈置?既然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已是必然。有準備的死亡,看來至少可以為雙方都作好準備。

究竟死亡是否生命的終結?從宗教早已存在於人類歷史的角度看,人似乎傾向相信死亡之後,生命依然存在。具體如何,視乎宗教的看待如何。

無論怎樣,人生在世,所言所行,每每影響他人。分別只在於影響是好是壞,是多是少。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固然人非草木,但生命確實影響生命。例如,今日父母樹立的榜樣,明日成為孩子向他人立下的表率。孩子的言行投射出父母的影子,可說是生命的轉化與延續。

avatar-img
徐望的沙龍
6會員
4內容數
餘生將盡,記下所見所感。未知他日所寫,只盼隨思隨想。不求閱者無數,但望知音共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徐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爬格子」是輕鬆小品。在喧鬧的都市,忙碌工作過後,放下腳步,放鬆心情,閱讀類似的散文,可以是生活的調劑,心靈的點綴,也可以是一種療癒吧。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爬格子」是輕鬆小品。在喧鬧的都市,忙碌工作過後,放下腳步,放鬆心情,閱讀類似的散文,可以是生活的調劑,心靈的點綴,也可以是一種療癒吧。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