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己認定的自由:讀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在新聞上看到,現在的年輕一代,已經不把穩定的公務員工作當成鐵飯碗了

他們追求的是更多的自由彈性,更多的創新工作,更多的追求自我價值

如果你也追求自由,一定要拜讀李惠貞老師寫的《成為自由人》as Free as the Ocean

如同海洋般的自由,多美好多詩意,不過書裡要告訴你的是:在成為自由人之前,你需要有什麼心理準備,及所謂的自由的背後代表著什麼樣的責任


還是少不經事的我,曾經許下的願望是環遊世界,看遍這個世界,讀了很多關於"流浪"的書,那書裡澎湃的情感,激昂的情緒如同鼓聲,在血液裡敲著。隨著開始有第一份工作後,衝擊我的是失去自由這個感受,回頭翻了當時寫下的日記,都可以感覺到自己的陰鬱。於是藉著旅行來平衡不自由帶來的不平衡,看見更大世界的我,也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何謂"自由”

記得在一本書上看過:「這世上不存在真正的自由」,我是同意的,因為人生在世有太多牽絆責任,但我也相信心的自由能讓你沒有限制,就如同書裡提到「無所畏懼的活著」,選擇去嘗試想做的事,在面對選擇時,選擇愛而非恐懼,那不正是一種令人嚮往的自由嗎?

心靈的自由豐盛,或許是我們更有把握可以去追求的


終於在8月初看完了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後記:成為一個新的人,在這章中,作者描述人生中經歷先生病逝後,不再相信努力能改變什麼,及體會到人生中我們不能掌握的部分還是比能掌握的多的感受,讀來讓人覺得很心疼難過,但作者在這樣子的苦當中,學習感恩,學習如何創造自己愛的生活,把生命活成驚奇!

你們又追求著什麼樣的自由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m 騷人墨客 Eve Y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10
謝謝你的分享!那十大奢侈品真的對現代人來說,真的是很不容易才能擁有,但或許還有一些空間可以努力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8/10
我想起了:生命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 兩者皆可拋……匈牙利詩人 裴多 菲山多爾 西元1849年在瑟克什堡血戰壯烈殉國前所寫下自由的意義很模糊 很廣義也很狹義 有一則關於黑奴的軼事 林肯曾說身為奴隸不可怕 可怕的是失去內心的自由 正說明自由可能是一種意志或信念 而不全是人身自由前美國總統 羅斯福在國會主張憲法應該保障國民四大自由:言論自由 信仰自由 免於匱乏的自由 免於恐懼的自由。此處的自由又比較像“權利” 免挨餓 免戰火荼毒等 ……前陣子 美國評選十大奢侈品:與物質無關 1對生命的覺悟 2一顆喜悅 自由 充滿愛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氣魄 4回歸大自然 與大自然鏈接的能力 5安穩而平和的睡眠 6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7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 8任何時候都有懂自己的人 9身體健康 內心富有 10能感染他人 並點燃他人希望 From Note: https://goo.gl/ScG4Hc
avatar-img
騷人墨客的沙龍
15會員
32內容數
我是Eve, 很熱愛學習 在這裡談談生活及職涯諮詢和相關的觀察,工作在人的一生中,佔據了很多時間,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快樂且充實的生活,而生活的一部分跟工作牽連一起,希望能陪伴仍在尋找方向的你們,寫出自己的故事。 also,我也是個芳療愛好者,把閱讀當成生命中很重要的事:)能跟大家分享交流是很開心的事
騷人墨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在職場中感到焦慮、壓力大的你,不妨透過香氣療癒,找回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文章推薦幾款舒緩情緒的精油,例如薰衣草、佛手柑、岩蘭草和大西洋雪松,並說明其功效與適合對象。
Thumbnail
2025/03/31
在職場中感到焦慮、壓力大的你,不妨透過香氣療癒,找回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文章推薦幾款舒緩情緒的精油,例如薰衣草、佛手柑、岩蘭草和大西洋雪松,並說明其功效與適合對象。
Thumbnail
2024/11/01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2024/11/01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2024/07/21
在追求所謂的夢想工作時,我們常常忽視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過於理想化。本文探討了夢想工作的一些困難和挑戰,提醒人們在追求夢想工作時需要理性和實際。書中引用了一些作者的見解來引起人們對於「夢想工作」的反思。
Thumbnail
2024/07/21
在追求所謂的夢想工作時,我們常常忽視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過於理想化。本文探討了夢想工作的一些困難和挑戰,提醒人們在追求夢想工作時需要理性和實際。書中引用了一些作者的見解來引起人們對於「夢想工作」的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年輕一代正在重新思考自由與責任的定義。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探討了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心靈的自主與面對現實的責任。這本書將自由與責任連結,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要學習感恩與創造生活的驚奇。本文將深入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現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年輕一代正在重新思考自由與責任的定義。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探討了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心靈的自主與面對現實的責任。這本書將自由與責任連結,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要學習感恩與創造生活的驚奇。本文將深入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現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離職後的自由生活,從期待自由生活到面對自己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從固定模式到自主掌控的心靈成長,包括自律、目標設定、持續學習和成長。作者鼓勵讀者積極追求自己的夢想,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它們。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在勞動節這個時刻,一起來探討「自由」這個哲學議題。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與數位遊牧的定義、自由的自律、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概念、對自由工作者的自由觀點、自由與無知的關係、以及對自由的渴望。通過這次討論,幫助大家確立自己想追求的自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勞動節這個時刻,一起來探討「自由」這個哲學議題。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與數位遊牧的定義、自由的自律、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概念、對自由工作者的自由觀點、自由與無知的關係、以及對自由的渴望。通過這次討論,幫助大家確立自己想追求的自由,並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厭倦了每日擁擠的捷運通勤,無止盡的電子郵件、無意義的會議以及了無新意的報告,看著辦公桌,以前熱愛的音樂工作照上,充滿笑容的自己,心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到音樂圈,做一個自由接案工作者?
Thumbnail
厭倦了每日擁擠的捷運通勤,無止盡的電子郵件、無意義的會議以及了無新意的報告,看著辦公桌,以前熱愛的音樂工作照上,充滿笑容的自己,心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回到音樂圈,做一個自由接案工作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