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51 -《成為自由人》|成為自己的第一步是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名:《成為自由人》
作者:李惠貞
出版日期:2020/06/22


《成為自由人》

《成為自由人》


作者簡介

出生宜蘭眷村,在台北長大。輔大大傳系廣告組畢。廣告界磨練兩年後,進入一生熱愛的出版業,超過二十年。曾任版權、企劃、編輯,經手書籍曾獲金鼎奬、博客來年度之最、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美好生活書獎、誠品年度推薦最佳藝術書系。擔任寫手著作有柯錫杰《心的視界》、幾米《故事的開始》、菩薩寺《朝一座生命的山》。

2011-2017擔任《Shopping Design》總編輯,企畫主題包括「理想的咖啡館」、「旅行的意義」、「文字的勝負」等,並於2012年開始策畫每年12月舉辦的「台灣設計BEST 100」。2016金鼎奬雜誌類個人奬最佳主編。

2017年告別上班族生涯,發起「獨角獸計畫」,以創意方式推廣閱讀,擁有超過三百名獨角獸家族夥伴。經常參與閱讀、書店相關講座及邀稿,及以閱讀、企畫、設計為主題之演講。

目前以顧問方式為台中「菩薩寺」服務,並擔任台北風格書店「真書軒」品牌總監。唯一專欄在《Shopping Design》紙本月刊。

2013年先生病逝後,和女兒踏實地生活著,深刻體驗活著的意義。


賺足夠的錢,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我觀察這個世界的心得中,我發現很多人都是想到,要先賺到很多的錢,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才去做自已想做的事。

他們將人生努力的主軸,放在了「賺錢」上。

人生的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比如說對我而言,我就沒辦法只為了「賺錢」去活著,因為這對我來說太過空虛。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想法,是我們可以只賺到足夠多的錢,就可以開始嘗試過自己想要的人生,而這邊的課題將會落在什麼程度是足夠多的?

這就是我們人生要追尋的答案。

-

秉持在喜歡的生活裡面,好好工作,而不是以工作為主體去打造生活。

來自格友予晞🌸的這句話我很喜歡,而我也正在實現其中的理念。

-

有些人是因為自己唸了什麼科系而去做什麼工作,或者是看現在當紅的職業是什麼,什麼樣的工作比較賺錢,然後再去思考賺到足夠多的錢之後,想要做什麼跟什麼。

剛出社會的我也是這個樣子,直到因為違反了自己的內心,後來生了一場心病之後才發現,這並不是適合我的道路,於是我反了過來,決定先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再去思考在這樣子的世界裡,我能夠創造出什麼價值。

這也是我今年鼓起勇氣轉職的原因。


生命是現在,不在未來

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她有機會給當年的自己忠告,她會想對自己說:

你有任何學習機會,就好好去學。
有任何好奇的事物,就去探索。
有好玩的活動,就去參與。
有興趣的演講,就去聽。
有機會的旅行,就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費盡情去拓展視野。

改變的勇氣說穿了,就是做與不做的差別而已。

作者在書中說到,就共識者的角度而言,她很感謝這世上還有願意當傻瓜的人。那些傻瓜們不計較得失,願意付出額外心力,全心全意去對待,沒有猜忌和心眼,只專注在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做完。

-

若你很幸運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那你只差一份傻勁衝下去做。

有時候,「不知道要做什麼」比起想要改變、有想要嘗試的事,卻害怕失敗,要來得可怕。因為知道要做什麼之後,接下來就只是「如何做」的問題。

而當你真心想要達成某件事,下定決心要來做之後,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


「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幸運就會被『決心的磁鐵』吸引過來,
而擁有那樣超越理性的熱情,神也會助他一臂之力。」
——《神所眷顧的傻瓜》


人生的自由

在2017年,作者離職後,進行了一個月的環島旅行。

她看到了朋友們非常不一樣的生活:與環境和平相處、穿自己做的衣服、蓋自己住的房子、物質需求極低、生活品質極高,可以自主使用時間,還有城市人必須露出高額代價才能享有的美景。

-

對於完美主義者或想要掌控全局的人來說,「做你能做的」,這句話代表的意義是放鬆。

去做我們能夠做的,去享受我們能夠享受的,自由是一種使命感,不是只做想做的事,而是「去做我們必須做的事」。

如同斯多葛主義中的控制二分法,去區分可以控制和不可控制的,我們只要專注在我們能夠控制的。

-

作者最後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一段話作為結尾。

希望你能發現讓你驚艷的事物,去體驗不曾體驗的經驗,去認識想法和你不一樣的人,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得不好,希望你有力量,重新活一次。

把生命活成一個驚奇,如果我不喜歡現在的情節,我就改寫它。遇到沙粒,把它變成珍珠。

整個生命都是重新創造的過程。




若你對自由的議題有興趣,想要看到更詳細的內容,歡迎購買《成為自由人》



讀後感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

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

本書的格式是一篇篇的散文,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她從工作開始到出來創業,再到《Shopping Design》擔任總編輯,離開後創立獨角獸計畫直到現在,致力於推廣閱讀。

如同我在文中所說,現在的我正試著開始追夢,想要成為「賺足夠的錢,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一份子。這本書是繼越工作越自由之後,成為我2024年的年度書之一,推薦給所有對自由議題有興趣的人。

祝福我們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並開始在這條路上築夢踏實!


歡迎追蹤,用愛心、拍手支持我,並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6/22
我很佩服托馬斯的勇氣,為了自己喜歡的生活形態而轉換工作,祝福你越做越開心!
Thomas T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2
熟齡文青 謝謝你的祝福,我也很期待自己未來能夠分享的內容!
希雅 Sya-avatar-img
2024/06/21
和托馬斯的心路歷程好像。「違反了自己的內心,生了一場心病之後才發現,這並不是適合我的道路」曾執著於成功的人生,卻忘了自己是誰。人終究會活出自己,感謝托馬斯分享這本書。😊
Thomas T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2
Monica Sya 小蝦 謝謝小蝦的留言!我到現在都還在嘗試不同的路和選擇,希望能活得更像自己一點,也祝福小蝦找到那個喜歡的自己!
靜默之鷹-avatar-img
2024/06/21
特別喜歡這兩段話~^^「把生命活成一個驚奇,如果我不喜歡現在的情節,我就改寫它。遇到沙粒,把它變成珍珠。」「整個生命都是重新創造的過程。」
Thomas T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2
靜默之鷹 我也很喜歡!!有時候勇敢地做出決定後,還是會不時地懷疑自己,這時候看到李惠真老師的文字,會有一種舒坦療癒的感受,推薦給你~
壹肆說-avatar-img
2024/06/24
我也是「賺足夠的錢,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信徒(?希望這次放暑假能找到想做的事(?
Thomas T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4
壹肆說 哇 我要向你看齊!祝你這個暑假能順利找到想做的事~
Claydee-avatar-img
2024/06/24
推轉職的勇氣,祝福你,生活愈來愈好喜歡李惠貞的想法和作品,之前讀《給未來的讀者》也很舒服 : )
Thomas T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24
Claydee 謝謝你的祝福!也祝你越來越好唷~目前只看過老師的這本書,之後再找機會補補其他本!
avatar-img
托馬斯的社群咖啡館
148會員
266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年輕一代正在重新思考自由與責任的定義。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探討了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心靈的自主與面對現實的責任。這本書將自由與責任連結,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要學習感恩與創造生活的驚奇。本文將深入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現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年輕一代正在重新思考自由與責任的定義。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探討了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心靈的自主與面對現實的責任。這本書將自由與責任連結,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要學習感恩與創造生活的驚奇。本文將深入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現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Thumbnail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會思考著:「我要這樣下去嗎?」,而你自問自答:「再過一陣子好了。」轉而將眼光停留在可掌握的小確幸上。
Thumbnail
在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會思考著:「我要這樣下去嗎?」,而你自問自答:「再過一陣子好了。」轉而將眼光停留在可掌握的小確幸上。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中,瓦基藉由閱讀、分享,重新思考人生目標,並著手打造個人職涯,書中融合了多位專家指引,並內化為其所學。一步步帶著讀者著找出擅長又喜歡的事,「以終為始」來規劃人生,保持內在動能,循環式優化,以及抉擇的勇氣。這都是一本值得參考的自我實踐指南。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越工作越自由》,可以說是今年,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它讓我在35歲,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審視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它給了我勇氣,讓我跨出轉換職涯跑道的「最後」一步。
Thumbnail
《越工作越自由》,可以說是今年,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它讓我在35歲,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審視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它給了我勇氣,讓我跨出轉換職涯跑道的「最後」一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