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51 -《成為自由人》|成為自己的第一步是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名:《成為自由人》
作者:李惠貞
出版日期:2020/06/22


《成為自由人》

《成為自由人》


作者簡介

出生宜蘭眷村,在台北長大。輔大大傳系廣告組畢。廣告界磨練兩年後,進入一生熱愛的出版業,超過二十年。曾任版權、企劃、編輯,經手書籍曾獲金鼎奬、博客來年度之最、中國時報開卷週報美好生活書獎、誠品年度推薦最佳藝術書系。擔任寫手著作有柯錫杰《心的視界》、幾米《故事的開始》、菩薩寺《朝一座生命的山》。

2011-2017擔任《Shopping Design》總編輯,企畫主題包括「理想的咖啡館」、「旅行的意義」、「文字的勝負」等,並於2012年開始策畫每年12月舉辦的「台灣設計BEST 100」。2016金鼎奬雜誌類個人奬最佳主編。

2017年告別上班族生涯,發起「獨角獸計畫」,以創意方式推廣閱讀,擁有超過三百名獨角獸家族夥伴。經常參與閱讀、書店相關講座及邀稿,及以閱讀、企畫、設計為主題之演講。

目前以顧問方式為台中「菩薩寺」服務,並擔任台北風格書店「真書軒」品牌總監。唯一專欄在《Shopping Design》紙本月刊。

2013年先生病逝後,和女兒踏實地生活著,深刻體驗活著的意義。


賺足夠的錢,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我觀察這個世界的心得中,我發現很多人都是想到,要先賺到很多的錢,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才去做自已想做的事。

他們將人生努力的主軸,放在了「賺錢」上。

人生的選擇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比如說對我而言,我就沒辦法只為了「賺錢」去活著,因為這對我來說太過空虛。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一個想法,是我們可以只賺到足夠多的錢,就可以開始嘗試過自己想要的人生,而這邊的課題將會落在什麼程度是足夠多的?

這就是我們人生要追尋的答案。

-

秉持在喜歡的生活裡面,好好工作,而不是以工作為主體去打造生活。

來自格友予晞🌸的這句話我很喜歡,而我也正在實現其中的理念。

-

有些人是因為自己唸了什麼科系而去做什麼工作,或者是看現在當紅的職業是什麼,什麼樣的工作比較賺錢,然後再去思考賺到足夠多的錢之後,想要做什麼跟什麼。

剛出社會的我也是這個樣子,直到因為違反了自己的內心,後來生了一場心病之後才發現,這並不是適合我的道路,於是我反了過來,決定先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再去思考在這樣子的世界裡,我能夠創造出什麼價值。

這也是我今年鼓起勇氣轉職的原因。


生命是現在,不在未來

作者在書中提到,如果她有機會給當年的自己忠告,她會想對自己說:

你有任何學習機會,就好好去學。
有任何好奇的事物,就去探索。
有好玩的活動,就去參與。
有興趣的演講,就去聽。
有機會的旅行,就一分一秒都不要浪費盡情去拓展視野。

改變的勇氣說穿了,就是做與不做的差別而已。

作者在書中說到,就共識者的角度而言,她很感謝這世上還有願意當傻瓜的人。那些傻瓜們不計較得失,願意付出額外心力,全心全意去對待,沒有猜忌和心眼,只專注在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做完。

-

若你很幸運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那你只差一份傻勁衝下去做。

有時候,「不知道要做什麼」比起想要改變、有想要嘗試的事,卻害怕失敗,要來得可怕。因為知道要做什麼之後,接下來就只是「如何做」的問題。

而當你真心想要達成某件事,下定決心要來做之後,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


「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幸運就會被『決心的磁鐵』吸引過來,
而擁有那樣超越理性的熱情,神也會助他一臂之力。」
——《神所眷顧的傻瓜》


人生的自由

在2017年,作者離職後,進行了一個月的環島旅行。

她看到了朋友們非常不一樣的生活:與環境和平相處、穿自己做的衣服、蓋自己住的房子、物質需求極低、生活品質極高,可以自主使用時間,還有城市人必須露出高額代價才能享有的美景。

-

對於完美主義者或想要掌控全局的人來說,「做你能做的」,這句話代表的意義是放鬆。

去做我們能夠做的,去享受我們能夠享受的,自由是一種使命感,不是只做想做的事,而是「去做我們必須做的事」。

如同斯多葛主義中的控制二分法,去區分可以控制和不可控制的,我們只要專注在我們能夠控制的。

-

作者最後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一段話作為結尾。

希望你能發現讓你驚艷的事物,去體驗不曾體驗的經驗,去認識想法和你不一樣的人,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得不好,希望你有力量,重新活一次。

把生命活成一個驚奇,如果我不喜歡現在的情節,我就改寫它。遇到沙粒,把它變成珍珠。

整個生命都是重新創造的過程。




若你對自由的議題有興趣,想要看到更詳細的內容,歡迎購買《成為自由人》



讀後感

「自由」一直都是我所關心的議題,從《越工作越自由》開始,我便在思考自己在人生中所追求的是什麼,是不是該考慮轉職的可能性。

之前曾看過《Shopping Design》關於咖啡館的專題,個人非常喜歡,也同時在1月的時候,在引書店的Podcast上聽到這本書的分享(EP.222),從而認識了本書作者。

-

本書的格式是一篇篇的散文,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她從工作開始到出來創業,再到《Shopping Design》擔任總編輯,離開後創立獨角獸計畫直到現在,致力於推廣閱讀。

如同我在文中所說,現在的我正試著開始追夢,想要成為「賺足夠的錢,過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一份子。這本書是繼越工作越自由之後,成為我2024年的年度書之一,推薦給所有對自由議題有興趣的人。

祝福我們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並開始在這條路上築夢踏實!


歡迎追蹤,用愛心、拍手支持我,並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內容總結
《成為自由人》
5
/5
avatar-img
138會員
233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會思考著:「我要這樣下去嗎?」,而你自問自答:「再過一陣子好了。」轉而將眼光停留在可掌握的小確幸上。
5/5《越工作越自由:最大的探索,最豐盛的人生》
這本書在我的朋友圈之間廣受推薦,也引起了我的興趣。 究竟什麼是錯覺資產?這是我在翻開書之前有的疑問。
5/5《錯覺資產:比起運氣和實力,「讓人誤會的力量」才決定一切!》
聽說這本書有一陣子了,許多有在寫作的KOL都一併推薦這本書,他躺在我的電子書櫃中,直到我最近決定翻開它。
第一次看到書名時,以為這本書是要教我們反向思考。翻開之後才發現,他要傳達給我們的是「重新思考」。
這本書第一個吸引到我的地方就是他對於複利的討論,以往常常聽到要懂的用錢滾錢,要去了解複利的威力,而不曾去思考所謂的複利是否真的有如此神效。
在夜深人靜時,你是否會思考著:「我要這樣下去嗎?」,而你自問自答:「再過一陣子好了。」轉而將眼光停留在可掌握的小確幸上。
5/5《越工作越自由:最大的探索,最豐盛的人生》
這本書在我的朋友圈之間廣受推薦,也引起了我的興趣。 究竟什麼是錯覺資產?這是我在翻開書之前有的疑問。
5/5《錯覺資產:比起運氣和實力,「讓人誤會的力量」才決定一切!》
聽說這本書有一陣子了,許多有在寫作的KOL都一併推薦這本書,他躺在我的電子書櫃中,直到我最近決定翻開它。
第一次看到書名時,以為這本書是要教我們反向思考。翻開之後才發現,他要傳達給我們的是「重新思考」。
這本書第一個吸引到我的地方就是他對於複利的討論,以往常常聽到要懂的用錢滾錢,要去了解複利的威力,而不曾去思考所謂的複利是否真的有如此神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年輕一代正在重新思考自由與責任的定義。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探討了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心靈的自主與面對現實的責任。這本書將自由與責任連結,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要學習感恩與創造生活的驚奇。本文將深入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現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李惠貞的書籍《成為企劃人》,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和對人生的指引作用。藉由閱讀,可以找到方向、肯定目標,以及重新定義問題,從而找到心中真正的答案。文章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的企圖心,並提到了作者的其他書籍以及相關書籍推薦。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自由絕不是一條安全的路。如果你害怕承擔,就不能抱怨缺少自由;如果你選擇了自由,就要有面對壓力的決心。」⁡⁡ 在閱讀這本書時,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甚至是懷疑存活的意義,一個人在家不停的找事情做,為的就是麻痺自己的思想,而那時接觸到這本書,閱讀的時候常常有被溫柔點醒的感覺,心情不好的時候
Thumbnail
唯有「隨時能換工作」的人,才能獲得自由
Thumbnail
本書著墨於工作與自由的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工作心法。這些心法可以讓人在挑戰和質疑中增進自信,進而實踐真正的自由。通過解決問題的四大層級,探索事務與人之間的關係,並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這本書對於想要在工作中追尋自由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年輕一代正在重新思考自由與責任的定義。李惠貞的《成為自由人》探討了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心靈的自主與面對現實的責任。這本書將自由與責任連結,提醒我們在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要學習感恩與創造生活的驚奇。本文將深入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並分享如何在生活中實現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李惠貞的書籍《成為企劃人》,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和對人生的指引作用。藉由閱讀,可以找到方向、肯定目標,以及重新定義問題,從而找到心中真正的答案。文章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和學習的企圖心,並提到了作者的其他書籍以及相關書籍推薦。
Thumbnail
是一本跟我想像中有點不一樣的書籍,沒有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本書從作者的角度帶我們重新認識「自由」這件事,而這份自由也非我所認知的這般單純。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自由絕不是一條安全的路。如果你害怕承擔,就不能抱怨缺少自由;如果你選擇了自由,就要有面對壓力的決心。」⁡⁡ 在閱讀這本書時,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甚至是懷疑存活的意義,一個人在家不停的找事情做,為的就是麻痺自己的思想,而那時接觸到這本書,閱讀的時候常常有被溫柔點醒的感覺,心情不好的時候
Thumbnail
唯有「隨時能換工作」的人,才能獲得自由
Thumbnail
本書著墨於工作與自由的關係,並提供了一些實際的工作心法。這些心法可以讓人在挑戰和質疑中增進自信,進而實踐真正的自由。通過解決問題的四大層級,探索事務與人之間的關係,並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模式。這本書對於想要在工作中追尋自由的人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