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簡要:《以西結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以西結書大綱

  一~三:先知受呼召
  四~廿四:針對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審判神諭
  廿五~卅二:針對列國的神諭
  卅三~卅九:復興的神諭,包含針對以東更進一步的神諭(卅五)
        和兩篇針對歌革和瑪各的神諭(卅八~卅九)
  四十~四十八:聖殿重建和回歸故土的異象


以西結書的背景

  先知以西結與耶利米是同一時代的人,都經歷過耶路撒冷被毀、猶太人被擄的事件。不同的是耶利米是在耶路撒冷擔任先知,而以西結則是在被擄之地被呼召作為先知。在聖經裡面,以西結也是第一位在被擄之地的先知,而這樣的意義也說明,即使猶太人亡國被擄,但上帝卻從未棄祂的選民不顧。

  以西結書1:1~3:15的開場異象無異是令人詫異的,即使是熟讀聖經的老信徒也會倍感困惑。然而,在這極為宏大的場合中,為何全能者要眷顧一個小小的民族,以及一位小小的人類呢?或許每個神學家與牧者皆有不同的解釋,但無論他人如何解釋,他們的理解與想法是否能與我們自身的生命,產生關聯呢?

  如果有一天,全能者帶著君王的威嚴來造訪你,你會如何反應呢?是驚訝、害怕?或是,自負、驕傲?又或者是喜悅與興奮呢?又或者謙卑地伏在祂面前,單單敬拜與注視祂呢?


上帝那榮耀的雲彩

  在第八章,以西結在異象裡面聽到上帝跟他啟示,以色列的長老常常說:「耶和華看不見我們;耶和華已經離棄這地。」(8:12, 9:9),但長老們這樣說的時候,不是為了悔改求神憐憫,相反地,他們以這為藉口陷入更大地罪惡裡面。因此在第九章的場景,就出現極為血腥的場面。接著在第十章,上帝的榮耀就離開了聖殿(10:15-19)。

  詩篇22:3 提到:「但你是聖潔的,是用以色列的讚美為寶座的。」當人們去聖殿敬拜上帝時,若發現上帝以及祂的榮耀竟然不在那裡,這是何等令人感傷與難過的事?我們真的有意識到我們必須先潔淨自己,才能去朝見與敬拜上帝嗎?甚至當我們離開這神聖的場域,我們也要避免再次回到污穢的生活與思想裡。

  很多人誤以為敬拜只發生在神聖的場域,甚至只著重敬拜的技巧與聚會前的心態;然而,聚會外的生活也會影響我們的敬拜品質。我們無法在生活中成為一個偽善者,但同時之間,卻想要在教會裡成為一個敬拜者。換言之,生活的樣貌會影響我們敬拜的深度;同樣地,真實的敬拜會提昇我們對於生活的感受、期待與要求。

  我們是否真的渴望在敬拜中,去觸摸到上帝那榮耀的雲彩呢?如果這是你的渴望,你是否已經預備好,要讓神來調整我們的生活與思想呢?求主來撼動我們的內在世界。


上帝的公義標準

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18:20)

  這一節經文常常會跟十誡的經文做比較: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出20:5-6)

  許多人會感到困惑,到底這兩段經文,到底那個說法是正確的?首先,出埃及記的十誡經文,是先說明一個反例,在舉一個正面的例子。反面的例子為的是要突顯守誡命的慈愛會何等地豐盛,這是猶大文學常用的手法,稱之為「反義對仗」。這些文學技巧目的是為了方便背誦,以及強化印象,並不是為了從中建立嚴謹的教義。

  以西結書也把這主題說得很清楚:

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死亡,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再者,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因為他思量,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必定存活,不致死亡。(18:26-28)

  神的憐憫總是超乎我們所想像的,不是嗎?


守望者的職責

  在33:1-9這裡更清楚的說明「守望者」的職責是什麼,這也是為何先知們常常用驚悚的口吻警告百姓,甚至發出對列國的審判。原因無它,因為許多舊約先知確實承擔守望者的角色,他們的職責就是叫醒在沉睡中的百姓,避免他們因無知而沉淪。因此,沒有一個先知會期待自己的警告真的會成真。

  比如像撒母耳,他曾經膏抹了掃羅,也知道掃羅將會離棄上主,而撒母耳也確實去警告掃羅,但掃羅卻依然我行我素,使得撒母耳為他哀傷了好一段時間。(撒上15:11, 35, 16:1)先知會發出警告,是為了讓人們再次回到上主身旁,而不是為了看好戲的心態,更不是為了詛咒自己的對敵或是仇人有悲慘的下場。

  因此,具備了上帝的恩慈與憐憫,先知才能勝任守望者的角色。他才能將一個民族、甚至列國列邦,帶到上帝面前為他們代求,渴望上帝的國能再次臨到這些民族與列邦中。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大船。同樣地,守望者的眼睛裡只看見上帝要他看見的,而沒有自己的欲望,如此,他才能正確地傳達信息,也才能正確地為地上的眾國度來代求。

  我們是否渴望看見上帝的國臨到我們的生命裡?是否渴望為著周遭的人事物來代求,並渴望他們能真實地遇見主?若這是你的渴望與呼求,願主觸摸我們的眼睛,單單地看到祂要我們所看到的。


牧人

  以西結書34章,無疑是對牧養職責的確立與反思,在當時這裡所指的牧人,是泛指所有的領導人物,包含政治上的君王與宗教上的祭司(在當時拉比可能還尚未出現)。一直到23節,才指向彌賽亞,也就是耶穌。因此在今天所有教會內的牧養職責,都是傳承自彌賽亞的職份。

  類似的教導在新約也有出現,而正巧是出自於彼得的勸導,就是那位三次不認主,但卻又被耶穌託付要照管小羊的彼得:

我現在以一個長老的身分向各位同作長老的提出請求。我是見證基督受苦的人,要分享將來所顯示的榮耀。我請求你們,要牧養上帝所付託你們的羊群,甘心樂意地按照上帝的旨意照顧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不是為酬報而工作,而是自動自發的事奉。不要轄制你們所牧養的羊群,卻要作羊群的榜樣。這樣,那大牧人來臨的時候,你們就會領受那永不失去光彩的華冠。(彼前5:1-4《現修》)

  牧養並不是牧人用自己的觀點去帶領,而是要按照上帝的旨意。而微妙之處就在於,人們總是會錯用上帝的旨意來包裝自己的私心。因此彼得又加上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作為羊群的榜樣。

  你正在一段牧養的關係裡面嗎?你是被牧養的還是牧養他人呢?你的身教是否大於言教呢?


枯骨復甦與兩杖合一(34章)

  34章無疑是令人費解的兩幅圖畫,因為這兩幅圖畫並不像是預言,至今也沒有完全的實現,因此要正確的理解它確實是困難的。因此,另一個理解的方式,就是知道它指向未來,而這未來已經超出人類對於時間的理解。在神學術語上稱之為「終末論」。

  比如說在37:24提到:「我的僕人大衛必作他們的王;眾民必歸一個牧人。他們必順從我的典章,謹守遵行我的律例。」我們都很清楚歷史上的大衛已經過世,以西結與當時的百姓也都清楚。因此這裡的大衛,就是指向彌賽亞。也確實直到今天,猶太人一直在等候彌賽亞再次帶領他們建立新的國家,但不要忘記基督宗教也同樣在盼望彌賽亞的第二次再臨,只是這教導也很難用理性去明白與理解。

  當圖畫涉及到一個不可知的未來時,這就是屬於上帝的奧秘,而在上帝的奧秘面前,我們只能保持緘默與敬畏。


上帝榮耀的回歸(43:1-13)

  在第10章中,上帝的榮耀離開聖殿,但在43章中的異象,卻又看見榮耀的回歸。而在這裡卻有明顯的提醒與警告:

「必朽的人哪,這地方是我的寶座;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間,永遠統治他們。以色列人和他們的君王都不會再拜偶像或為已死的君王立碑而侮辱我的聖名。他們王宮的玄關和門柱緊靠著我聖殿的前堂和門柱,我們之間只隔一道牆。他們曾以可惡的行為侮辱我,所以我在烈怒下把他們消滅了。現在他們必須停止拜偶像,拆掉他們為先王所立的碑,這樣,我就永遠住在他們中間。」(43:7-9《現修》)

  這些君王與領袖,理當是最明白上帝律法的人,但往往在上位者做錯事情所帶來的影響與破壞,也更巨大。因此,當你還在觀望一個團體時,要慎選領袖的品格;當你在上位時,要更留意自己的心,不要輕易地隨波逐流,進而帶偏一個團體而逐漸遠離神。


聖殿之河(47:1~12)

  啟示錄有一段描述跟這裡吻合: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從上帝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22:1-2)

  耶穌也應許:「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裏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38)願意持續、持守、並跟隨上帝的人,他們腹中必流出活水江河,不單單他自己被滋潤,也會滋潤周圍的人。



身為基督新教自由派人士(ecumenicalism), 在信仰傳統與當代文化上的反思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本章宣告以色列北國與南國的恢復,及新約的建立。這些應許與宣告不僅針對過去被擄的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也適用於現今信靠耶穌基督的所有信徒,更預表未來主再來時,神子民的復興與回歸。 經歷分裂與滅國,神的百姓流離失所、四散在各處。但當那日來臨,神要將他們從地極招回,無論是瞎眼瘸腿的、受盡苦楚的,神都親自引導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戶在以色列中消滅巴力的故事,以及他的行為如何在神的眼中評價。文章指出耶戶剷除巴力的同時,卻沒有完全遵守神的律法,並提出人的罪性,神的主權以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最後,文章提出應用,呼籲讀者離開罪惡,相信真神,不以自己的聖靈恩賜為自誇,並求神給予教訓。
Thumbnail
即使知道這禁令是針對自己都好,但以理亦都是與素常一樣。即使面對凶險的環境,前面有大陷阱都好,但以理都決定了要生活如常,好像平常一樣,照樣地禱告祈求,感謝神!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荷西(Jose Luis Navajo):「上帝不會呼召已經裝備好的人,而是祂會裝備那些受祂呼召的人。」(《月光下的十字架》,荷西.路易斯.那瓦荷,p48)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本章宣告以色列北國與南國的恢復,及新約的建立。這些應許與宣告不僅針對過去被擄的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也適用於現今信靠耶穌基督的所有信徒,更預表未來主再來時,神子民的復興與回歸。 經歷分裂與滅國,神的百姓流離失所、四散在各處。但當那日來臨,神要將他們從地極招回,無論是瞎眼瘸腿的、受盡苦楚的,神都親自引導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下15章1-7節「上帝的靈臨到俄德的兒子亞撒利雅。他出來迎接亞撒,對他說:「亞撒,猶大和便雅憫眾人哪,要聽我說:你們若順從耶和華,耶和華必與你們同在;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以色列人不信真神,沒有訓誨的祭司,也沒有律法,已經許多日子了。但他們在急難的時候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戶在以色列中消滅巴力的故事,以及他的行為如何在神的眼中評價。文章指出耶戶剷除巴力的同時,卻沒有完全遵守神的律法,並提出人的罪性,神的主權以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最後,文章提出應用,呼籲讀者離開罪惡,相信真神,不以自己的聖靈恩賜為自誇,並求神給予教訓。
Thumbnail
即使知道這禁令是針對自己都好,但以理亦都是與素常一樣。即使面對凶險的環境,前面有大陷阱都好,但以理都決定了要生活如常,好像平常一樣,照樣地禱告祈求,感謝神!
Thumbnail
此篇聖經是喜愛攻擊基督教最著名的一段經文,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的解讀,好預備自己來溫柔地回答個人。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荷西(Jose Luis Navajo):「上帝不會呼召已經裝備好的人,而是祂會裝備那些受祂呼召的人。」(《月光下的十字架》,荷西.路易斯.那瓦荷,p48)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