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書第六講:與素常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經文:但以理書6:10-16
10 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裏(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 11 那些人就紛紛聚集,見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禱懇求, 12 他們便進到王前,提王的禁令說:「王啊,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必被扔在獅子坑中,王不是在這禁令上蓋了玉璽嗎?」王回答說:「實有這事,照瑪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13 他們對王說:「王啊,那被擄之猶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也不遵你蓋了玉璽的禁令,他竟一日三次祈禱。」 14 王聽見這話,就甚愁煩,一心要救但以理,籌劃解救他,直到日落的時候。15 那些人就紛紛聚集來見王說:「王啊,當知道瑪代人和波斯人有例,凡王所立的禁令和律例都不可更改。」16 王下令,人就把但以理帶來,扔在獅子坑中。王對但以理說:「你所常事奉的神,他必救你。」

講道內容:

在第6章第1-3節:大利烏隨心所願,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又在他們以上立總長三人(但以理在其中),使總督在他們三人面前回覆事務,免得王受虧損。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國。

大利烏王是瑪代波斯聯合王朝的開國君王,而但以理則是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被擄的二等公民﹑曾經被上一個王朝重用過的大臣。在一個新的王朝中,得到王的欣賞和接納。這是神的恩典。而經文說大利烏王欣賞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美好的靈性不單止是說一個人十分愛神,還有是指品格。因此,王立但以理在眾人之上,因為他令到王不受虧損。

但以理深得王的欣賞和寵愛,卻引來別人的妒忌。經文4-5節,那時,總長和總督尋找但以理誤國的把柄,為要參他;只是找不着他的錯誤過失,因他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那些人便說:「我們要找參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尋不着。」無論是總長或是低一級的總督,他們都聯成一線,希望找出但以理的錯失,但可惜的是,但以理實在太完美了,沒有一點錯失。因此,他們轉移在信仰方面找但以理的錯失。

在此,我們可以將但以理的遭遇和耶穌作一個比較。耶穌同樣受到很多人妒忌,有很多人想害耶穌,包括法利賽人和宗教領袖。他們不斷試探耶穌,找機會誣告耶穌。同樣,耶穌都是毫無過失,最後他們只可以生安白造地控告耶穌。

耶穌和但以理所要面對的處境很相似,但不同的是,耶穌從來沒有擁有權力。耶穌不是因為有權力,而受到宗教領袖的妒忌,反而是即使耶穌沒有權力,卻又受歡迎,令他們覺得受到威脅。而但以理卻是擁有十分大的權力,令到這些總長和總督很妒忌他,希望奪取但以理的權力。

最後,這些總長和總督決定為但以理製造一個信仰上的破綻。

6-9節,於是,總長和總督紛紛聚集來見王說:「願大利烏王萬歲! 國中的總長、欽差、總督、謀士和巡撫彼此商議,要立一條堅定的禁令,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 王啊,現在求你立這禁令,加蓋玉璽,使禁令決不更改,照瑪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於是大利烏王立這禁令,加蓋玉璽。

表面看來,這禁令是為王而設立,因為這條法例可以令到王有好處。在三十日內,只可以向王祈求,可以大大提升王上的威望,王成為唯一一個可以施恩給百姓的人。因此,王當然接納這條法例,但實際上,這條法例是針對一個人,就是但以理。

禁令定立後,相信但以理很快就會知道,以但以理的聰明才智,必家會想到這禁令是針對自己而來的。不過,但以理並沒有理會禁令,經文第10節,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裏,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

即使知道這禁令是針對自己都好,但以理亦都是與素常一樣。即使面對凶險的環境,前面有大陷阱都好,但以理都決定了要生活如常,好像平常一樣,照樣地禱告祈求,感謝神!

耶穌都是一樣。耶穌一直傳講天國的福音,一直受到宗教領袖的針對,但是耶穌依然是一切如常,繼續祈禱和教導,依靠神並遵守天父的旨意。就算去到後期,連猶太公會都明顯要捉拿祂,但耶穌一點都不在乎,也不害怕,仍舊順服天父。到了逾越節,耶穌仍然勇敢地在耶路撒冷和門徒一起過節。

耶穌和但以理之所以可以在困難的情況下,仍然與素常一樣的生活,是因為他們由小到大,一直以來,都是這樣生活,都是過著依靠神的生活。耶穌由12歲開始,已經十分喜歡留在聖殿和別人一起討論神的說話,而但以理在17﹑8歲的時候,已經堅定依靠神,不接受巴比倫王的洗腦政策。

我們都要好像他們一樣,從小到大好好依靠神,我們才可以面對困難的情況。我們平時愈能夠依靠神,我們就愈能夠在不穩定的環境之下,仍然可以穩定地過我們的生活。

弟兄姊妹,我們一定要建立好一個和神親近的習慣,好像每日起身刷牙洗面一樣。唯有咁,你才可以在將來面對困難。如果有針對基督徒的法例出現的時候,大家能否可以與素常一樣的生活呢?就十分之在乎,你有沒有建立到一個良好的信仰習慣,和神有沒有一個緊密穩固的關係。

在困難之中,要與素常一樣生活,不是一件舒服的事。相反,要付的代價是很大的。如果我們願意妥協的話,生活是比較容易的。只要願意妥協,就不用付代價。

但以理面對一條針對他的法例,如果他願意妥協,整件事就簡單了,亦沒有生命危險!我們細心想想,這法例是有限期的,是三十日內。但以理其實有一個折衷的方法,就是在三十日內不祈禱不祈求神就可以!

又或者,但以理可以繼續祈禱,只要他不打開窗祈禱就可以。所有人都知道他有祈禱的習慣,而且是一日三次。其實,只要他改一改習慣就可以:關窗祈禱。其實,但以理是有選擇的,他可以用一個妥協的方法,我們或者稱之為兩全其美的方法,事情就可以解決,但以理亦不用付代價,但他沒有這樣做。

同樣,耶穌都是一樣,耶穌面對宗教領袖的針對的時候,耶穌沒有退縮和妥協。其實,只要耶穌的教導不要那麼嚴厲,他就可以無事。只要耶穌說一些討好宗教領袖的說話,不要責備他們,耶穌就可以無事,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在耶路撒冷傳道。

不過,耶穌沒有這樣做。耶穌和但以理的做法都是一樣,沒有妥協。有些事情是不可以妥協的,而不妥協的原因是敬拜的對象是神。我們要敬畏的對象是神!如果我們被針對的時候,我們妥協了的話,我們就是怕人多於怕神!

當然,我們要記得,與素常一樣,代價很大的。但以理為了素常的生活,付出嚴重的代價。但以理的結局就是被扔落獅子坑之中,隨時被獅子咬死。而耶穌都是一樣,祂堅持遵行神的吩咐,代價就是被釘在十字架上。

還有,但以理在被扔落獅子坑之前,從沒有說話,從沒有為自己求情。相反,在事後,他才向王說出自己是無辜的。同樣,耶穌在面對十字架的刑罰時,都沒有求情,沒有高呼自己是無辜冤枉,默默地承受被人陷害的結局。這一點,值得我們去反思。

經文第23節,但以理從坑裏被繫上來,身上毫無傷損,因為信靠他的神。因為但以理依靠神,所以即使被扔落獅子坑,都受到神的保護,身體毫無損傷。藉住這個神蹟,神為但以理平反了,神令到但以理可以在人在王面前,證明了自己是無辜的,是被人陷害的。同樣,耶穌都是一樣,神令耶穌從死裡復活,證明了耶穌是無辜的。

但以理是一個先知,神藉住但以理啟示了很多預言給我們知道,有些預言更加是指向耶穌基督,說明將來耶穌基督要來到世上拯救世人。其實,但以理除了說預言,但以理本身整個人都是一個預表,就是耶穌的預表。他的人生有很多地方和耶穌相似,但以理是預先表現了一些耶穌的特徵給我們知道。

但以理一生依靠神,遵行神的旨意,他有聰明才智和美好的靈性。他雖然是被擄的二等公民,但他一直得到神的保護,他被針對和陷害,但最終神為他平反。這一切都和耶穌很相似。

我們要學習但以理一生依靠神,無論環境如何,都要與素常一樣,與神有緊密的關係。但以理每件事都可以逢凶化吉,是因為他是耶穌的預表,而我們則是耶穌的門徒,所以我們一生依靠神,但不會好像但以理一樣,有很多神蹟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是我們在耶穌基督裡面,不用擔心,神就一定會為我們平反。

avatar-img
11會員
20內容數
將過往一些講道內容,撮要制作成文章,供大家參考,彼此造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ris Ch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神可以通過政權達成祂的旨意,但神要求政權安份守己,做好本份,不要驕傲自大,而神對教會的要求就更高。教會要有先知性的使命,就好像但以理。教會需要忠誠地傳遞神的說話,不受利益影響,亦不需要看人的情面。教會的先知性使命令教會成為世界的光,勇敢地將光照遍世界。即使世界的黑暗不接受光,教會仍然要忠於使命。
這件事讓我們知道,無人能在神面前驕傲,驕傲的人必然會失敗!這件事亦再次告訴我們知道,神的能力很大,讓我們得到安慰!試想,若果你是當時的猶太人,看見高高在上的君王突然變仍成野獸,應該有一種罪有應得的感覺,亦有一種被安慰的感覺。這件事亦告訴我們知道,神的審判必定會來,無人可以幸免。
王頒下聖旨,只要聽到樂器的聲音(某一種特定的音樂旋律),就要向金像俯伏下拜。否則,便要掉進火窰之中,被火燒死。 這政策是否似曾相識?就好像第一章的同化洗腦政策一樣。今次的政策都是為了穩固政權,加強人民對國家的忠誠,要人民意識到尼布甲尼撒王是最大、是與神同等。
神要向有權有勢的人說話。他們要安份守己,不可以越權,不可以自以為神。神要提醒尼布甲尼撒王,在他之上,還有一位可以廢王立王的神。正如第20—21節:但以理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他。他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知識賜與聰明人。」人世間的王朝帝國
由巴比倫帝國興起到滅亡,但以理仍然存在。這是象徵著人的政權會過去,但是但以理所信的神仍然存在,我們的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基於這個原因,我們無論何時,都要拒絕世俗的同化,保持聖潔國度子民的身份。
第7—18節,就是一連串的真實見證。推基古、阿尼西謀和阿基布這三人是歌羅西教會親身經歷的見證。而保羅團隊和保羅本人則是他們親耳聽到,可靠性極高的見證。這些人就是基督徒的模範和有血有肉的見證!
神可以通過政權達成祂的旨意,但神要求政權安份守己,做好本份,不要驕傲自大,而神對教會的要求就更高。教會要有先知性的使命,就好像但以理。教會需要忠誠地傳遞神的說話,不受利益影響,亦不需要看人的情面。教會的先知性使命令教會成為世界的光,勇敢地將光照遍世界。即使世界的黑暗不接受光,教會仍然要忠於使命。
這件事讓我們知道,無人能在神面前驕傲,驕傲的人必然會失敗!這件事亦再次告訴我們知道,神的能力很大,讓我們得到安慰!試想,若果你是當時的猶太人,看見高高在上的君王突然變仍成野獸,應該有一種罪有應得的感覺,亦有一種被安慰的感覺。這件事亦告訴我們知道,神的審判必定會來,無人可以幸免。
王頒下聖旨,只要聽到樂器的聲音(某一種特定的音樂旋律),就要向金像俯伏下拜。否則,便要掉進火窰之中,被火燒死。 這政策是否似曾相識?就好像第一章的同化洗腦政策一樣。今次的政策都是為了穩固政權,加強人民對國家的忠誠,要人民意識到尼布甲尼撒王是最大、是與神同等。
神要向有權有勢的人說話。他們要安份守己,不可以越權,不可以自以為神。神要提醒尼布甲尼撒王,在他之上,還有一位可以廢王立王的神。正如第20—21節:但以理說:「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從亙古直到永遠!因為智慧能力都屬乎他。他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知識賜與聰明人。」人世間的王朝帝國
由巴比倫帝國興起到滅亡,但以理仍然存在。這是象徵著人的政權會過去,但是但以理所信的神仍然存在,我們的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基於這個原因,我們無論何時,都要拒絕世俗的同化,保持聖潔國度子民的身份。
第7—18節,就是一連串的真實見證。推基古、阿尼西謀和阿基布這三人是歌羅西教會親身經歷的見證。而保羅團隊和保羅本人則是他們親耳聽到,可靠性極高的見證。這些人就是基督徒的模範和有血有肉的見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列王紀上 3: 3) 這句短短的經文,卻可以看出人在信心中的軟弱和無力。聖殿還沒完工,看似在邱壇燒香獻祭很合理。但如果我們知道邱壇的由來,我們就不會認為這是對的事了。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日頭未落的時候,眾民來勸大衛吃飯,但大衛起誓說:「我若在日頭未落以前吃飯,或吃別物,願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 眾民知道了就都喜悅。凡王所行的,眾民無不喜悅。 那日,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撒母耳記下‬ ‭3‬:‭35‬-‭37‬ 一個對神忠心、敬畏、良善的品格
Thumbnail
人壽有時而盡,神的旨意永恒不變。在面臨紛紜複雜的人事糾葛之際,神的啟示是否仍然在自己心中?屬神的子民,是否已經詭隨世俗、不再堅定走神所定的道路?神的話語是信還不信?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所羅門愛耶和華,遵行他父親大衛的律例,只是還在邱壇獻祭燒香。(列王紀上 3: 3) 這句短短的經文,卻可以看出人在信心中的軟弱和無力。聖殿還沒完工,看似在邱壇燒香獻祭很合理。但如果我們知道邱壇的由來,我們就不會認為這是對的事了。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日頭未落的時候,眾民來勸大衛吃飯,但大衛起誓說:「我若在日頭未落以前吃飯,或吃別物,願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 眾民知道了就都喜悅。凡王所行的,眾民無不喜悅。 那日,以色列眾民才知道殺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並非出於王意。—撒母耳記下‬ ‭3‬:‭35‬-‭37‬ 一個對神忠心、敬畏、良善的品格
Thumbnail
人壽有時而盡,神的旨意永恒不變。在面臨紛紜複雜的人事糾葛之際,神的啟示是否仍然在自己心中?屬神的子民,是否已經詭隨世俗、不再堅定走神所定的道路?神的話語是信還不信?
Thumbnail
從以賽亞的預言到耶穌來到這世界,這中間有七百年之久。神要滅掉所多瑪時,先知會亞伯拉罕,並接受亞伯拉罕的招待。亞伯拉罕忠心到底,順服到底,也苦到底。在神面前,要用誠懇的心,作真實的事,不幻想,不妄想,心常苦,事求妥,追求完美,最好你所作的能成為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