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最重要是取捨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日更一千字DAY7

我今天又開始逛博客來,每次逛都可以逛很久,我喜歡看即將出版的書,然後點「可訂購通知我」或是點「加入下次再買」,購物車就會越來越長,偶而也會巡一下有些書籍是不是真的想要讀,想要跟需要是需要做取捨,這也讓我想到閱讀也是如此,所以想跟你分享我覺得閱讀需要取捨的部分。


1.書籍的取捨

我以前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我很喜歡看書名然後覺得不錯就儲存,這有一個缺點是,你會發現你有很多待讀書單,有些其實你根本不想要讀,會有這樣的毛病是我認為自己要「無所不能」什麼都要讀一點不要挑,但我忽略了我自己的能力,適時的取捨可以幫助自己更能準確吸收知識。後來我對文學、小說書做取捨,如果真的很想讀也還是會閱讀。


2.內容的取捨

我想大家都有從頭讀到尾的閱讀習慣,我到現在偶而也是會有,這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教育,讀書時期我就是這樣讀書的,但這樣閱讀很容易找不到重點,後來我也嘗試邊閱讀邊寫心智圖,但卻不太適合每一本書,因為每次都要拿紙在旁邊有點不太方便,還有一個是寫目錄的閱讀方式,但我覺得最喜歡的是先略讀書中標的重點,第二次針對重點詳讀,有些重點我就會快速翻過,對我來說內容取捨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書讀久了就更能針對已知的部分略讀。


3.重點取捨

閱讀的同時會用小標籤紙,把對我有啟發、有感的、困惑的…貼起來,在最後統整重點做整理的時候就可以更知道你想要的重點,但我覺得有時候重點的取捨是為了讓你知道,什麼才是你真正或是以後派得上用場,剛開始很多是正常的,當你資料越來越多你就會發現你想要的重點是什麼。

我從Nition開始入手,我會把書籍做分類,標上重點還有一些自我的話語,有時也會收集許多不同的故事以便日後可以用到。


我覺得我就好像漁夫一樣,每天都會捕抓到不同的靈感,如果靈感也不做取捨的話,我可能會打結,閱讀這件事真的讓我成長許多,遇到事情可以解決問題還可以透過閱讀得到很多觀點。

《高所得者的高效閱讀法》中有段話是這樣的:

不停反思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從已吸收的內容當中,精選出最有共鳴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透過自己大腦思辨出來的結論,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是的猶如這段話所說,只有自己大腦所思考出來的東西,才能真正屬於自己。


最後跟你分享《刻意練習》中的這段話:

沒有人可以不投注極大量的練習就發展出非凡技能。。

寫作的第七天一樣不容易呀~第一次挑戰一千字文章,我覺得可以日更就很厲害,但沒有練習就會不知道自己哪裡需要改進,讓自己更加進步,希望可以繼續持續下去,我也想知道自己能耐在哪裡,謝謝各位閱讀這段費話。(看的出來最後這段是在免強增加文字的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妹仔的沙龍
0會員
13內容數
妹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0
日更DAY13我已經不管是不是能有一千字了,打著打著就達標了。 這兩天在閱讀這本《這輩子要賺多少錢才夠?》,目前看第一章,人為什麼會窮? 作者說所謂的窮困,其實不是來自於賺不到錢、也不是花太多錢,而是來自於我們根本沒想過,想追求有錢這件事,到底是為什麼? 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那時的我認為有錢可
2024/08/20
日更DAY13我已經不管是不是能有一千字了,打著打著就達標了。 這兩天在閱讀這本《這輩子要賺多少錢才夠?》,目前看第一章,人為什麼會窮? 作者說所謂的窮困,其實不是來自於賺不到錢、也不是花太多錢,而是來自於我們根本沒想過,想追求有錢這件事,到底是為什麼? 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那時的我認為有錢可
2024/08/19
老實說我已經不知道日更第幾天了,雖然有時候並沒有維持到一千字,雖然有時候我會用心得帶過,雖然我不時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我今天還是持續寫,不管寫好或不好,我都希望自己一直持續下去。 今天來分享我如何養成自律習慣習慣 目前我的自律習慣有抄寫心經、閱讀、早起,目前比較無法克服的是運動,為什麼我會想養成這
2024/08/19
老實說我已經不知道日更第幾天了,雖然有時候並沒有維持到一千字,雖然有時候我會用心得帶過,雖然我不時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我今天還是持續寫,不管寫好或不好,我都希望自己一直持續下去。 今天來分享我如何養成自律習慣習慣 目前我的自律習慣有抄寫心經、閱讀、早起,目前比較無法克服的是運動,為什麼我會想養成這
2024/08/18
你是不是想閱讀書籍卻始終還沒開始? 讀了之後卻還是不知道書中在說什麼? 為什麼讀完覺得整本書都是重點? 我也曾經有著跟你一樣的煩惱,閱讀了很多書籍,讀完之後就沒了,甚至不知道為何而讀? 《讀懂一本書》作者樊登,是付費平台「樊登讀書」的創辦人,靠著說書及讀書,三天創下2億人民幣的紀錄,影響330
2024/08/18
你是不是想閱讀書籍卻始終還沒開始? 讀了之後卻還是不知道書中在說什麼? 為什麼讀完覺得整本書都是重點? 我也曾經有著跟你一樣的煩惱,閱讀了很多書籍,讀完之後就沒了,甚至不知道為何而讀? 《讀懂一本書》作者樊登,是付費平台「樊登讀書」的創辦人,靠著說書及讀書,三天創下2億人民幣的紀錄,影響330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你去書店都買了什麼呢?你相信在書店可以買到好人生嗎? 這本「去書店買個好人生」透過八章節的安排,除了說明閱讀帶來的好處和能力之外,也分享如何挑選書籍、書籍的包裝和設計對閱讀吸引力的影響、如何與書做斷捨離⋯⋯等。而本篇文章則摘要作者書中的文句,並以個人的體悟和心得分享做回應。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作者喜歡在書店、二手書店和圖書館尋找靈感,以及閱讀習慣的演變,包括實體書和電子書的選擇。作者還分享了對實體書的處理與斷捨離、偶遇的驚喜,以及挑戰厚小說的心路歷程,並表達了對紙本書未來的思考和熱愛。
Thumbnail
有一些書不小心漏掉了, 還有一些書是這兩天收到的, 想想趁著博客來會員日還有一天, 就一起分享, 書名點進去是博客來購買連結。 如果有想購買博客來晒書季三本$399的可以這邊點下去, 粉絲頁留言處還有part1-4,每張照片都有購物車連結。 🍋 《煩惱的那一
Thumbnail
有一些書不小心漏掉了, 還有一些書是這兩天收到的, 想想趁著博客來會員日還有一天, 就一起分享, 書名點進去是博客來購買連結。 如果有想購買博客來晒書季三本$399的可以這邊點下去, 粉絲頁留言處還有part1-4,每張照片都有購物車連結。 🍋 《煩惱的那一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整理家中書本後,回想所有書籍背後的閱讀記憶。從兒時初次接觸漫畫開始,到後來的小說、心理學、世界文學等閱讀經歷,除了回顧自己的閱讀歷程,並探討閱讀習慣與書籍類型的轉變,希望能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熱愛。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讓閱讀成為你的日常吧! 從閱讀日開始,每天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讓閱讀成為你的日常吧! 從閱讀日開始,每天讀一本好書。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上個月不小心讀了太多書,這次同樣讓我分成上下篇來發布吧。上篇都是從獨立書店帶回家的好書,以台灣和香港為主題。
Thumbnail
前兩天,在博客來訂購的書到了。
Thumbnail
前兩天,在博客來訂購的書到了。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延續上回的閒聊,說到我喜歡逛書店發掘新書,相信大家都會發現這方法接觸到的書籍非常有限,而且要從數以千計的書籍封面作判斷,確實非常容易錯失好書。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