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58】老闆為什麼聽不懂你的報告?

【職場58】老闆為什麼聽不懂你的報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參加了一次集團內部的工作回顧會議,

有位主管在報告時,

鉅細靡遺地交代上一季團隊處理的各種任務,

洋洋灑灑不停講了10幾分鐘,

直到老闆受不了...


「等一下,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過去三個月你覺得做得最出彩的是什麼?」

「你覺得做得最不好的是什麼?」


現場陷入一個尷尬,

也讓在場其他人紛紛低頭思考等下怎麼報告,

免得也被釘在牆上。


你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換位思考一下,

如果你是老闆,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你會想聽到什麼呢?


其實有個簡單的方法,

可以讓工作報告更簡潔明瞭

  • 針對目標,我們做了什麼 → 很聚焦
  • 哪些做得不錯 → 有貢獻
  • 哪些需要改進 → 會反思
  • 提出改進計畫 → 頗積極
  • 需要什麼資源 → 懂求救


這樣的結構其實不複雜,

除了幫自己釐清要講的內容,

也幫助目標聽眾快速抓到你想表達的重點,

還能顯示出你對工作有全面的思考。


下次報告時,

不妨試試這個方法,

讓你的內容更有邏輯、更容易被理解。


如果你想基於自己的現況和風格

用一個系統化的一對一訓練方式

長久提升自己的說寫表達能力

歡迎預約免費諮詢來聊聊,

一起開啟這段成長之旅,

我們線上見 : )


按這裡預約 → https://calendly.com/dr_soonlin/1-on-1-consulting

avatar-img
Dr. Soonlin 簡單人生研究院
77會員
120內容數
幫助你 🚀 提升表達力 🎯 突破教學力 ⭐ 解鎖變現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只有自己想變得更好, 採取行動、踏出第一步, 才有機會變得更好。
Hi~ 本週過得好嗎?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無論你是面對 AI 的衝擊還是職場上的競爭,精準有效的溝通表達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 昨天我在社團裡分享了一個關於簡報會議五個常見迷思&破解技巧的影片,都是我自己、團隊和學員們實際驗證過的經驗,快來看看吧!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成功的 B2B 簡報不僅僅是傳達資訊的方法和工具,也是建立信任和促進合作的關鍵。認識你的 TA (Target Audience),結構化+故事,互動&調整,跟進&收集回饋,是幾個提升簡報和交流品質的重要方法。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
只有自己想變得更好, 採取行動、踏出第一步, 才有機會變得更好。
Hi~ 本週過得好嗎?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無論你是面對 AI 的衝擊還是職場上的競爭,精準有效的溝通表達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能力。 昨天我在社團裡分享了一個關於簡報會議五個常見迷思&破解技巧的影片,都是我自己、團隊和學員們實際驗證過的經驗,快來看看吧!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在剛出社會不久,有一次在面對客戶高層的簡報會議,由於是自己所學領域,內容都相當熟悉,因此現場交流展示時也比較有自信,滔滔不絕地運用各種術語、縮寫講解方案,並搭配幾份複雜的圖表和數據,希望展示我們公司的實力以及我自己的專業度。 然而,在會議後...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成功的 B2B 簡報不僅僅是傳達資訊的方法和工具,也是建立信任和促進合作的關鍵。認識你的 TA (Target Audience),結構化+故事,互動&調整,跟進&收集回饋,是幾個提升簡報和交流品質的重要方法。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了什麼是簡報,以及一些應用簡報能力的職場和生活場景,今天我們來聊聊「問題簡報」中的常見症狀,以及如何避免它們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看似微小,但卻很有可能大大影響我們的交流效果。 常見症狀一:忽視觀眾需求 很多簡報講者只關注自己想說什麼,而忽略了觀眾想聽什麼。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