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一)

昨夜七夕晚会,在后台见节目主持人文案有咏筝诗一首:“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大为惊叹,对古筝这一乐器顿生几分敬意。后来才知此诗乃白居易之《夜筝》,自叹孤陋寡闻。题诗一首:

初读《夜筝》【新韵】

休言腹里有经纶,此等名篇竟未闻。

原对古筝并无感,读完立马敬三分。


(二)

奥克兰北岸一商圈名“围绕” (Wairau),以前去那常走 Porana Rd & Poland Rd 这两条道,近日不经意间看到維基詞典里一份列表,才知 Porana 是毛利语中波兰之国号。题诗汉英各一首:

【新韵偏格】两条皆是波兰路

常在波兰路上行,不识毛利只识英。

今查词典方知晓,二者同为一地名。


【四步抑扬格 (iambic tetrameter)】Serendipity

I often drove on Poland Road,

Oblivious to the Maori name

Until the wordlist cracked the code:

The different spellings mean the same.


Author: Ú Ciò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吴祺祐的沙龍
1會員
25內容數
观影‧读书‧赏乐‧其他
吴祺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读诗后新作《惜梅》,填一阕《虞美人》 暗香飘处观疏影,抒写情和景。 生花妙笔出奇思,胜却古今多少咏梅诗。 不拘一格真高手,雪拗埋来救。 鄙人读罢直惊呼:此作应当入选教科书! 吴祺祐 作
Thumbnail
2025/01/24
读诗后新作《惜梅》,填一阕《虞美人》 暗香飘处观疏影,抒写情和景。 生花妙笔出奇思,胜却古今多少咏梅诗。 不拘一格真高手,雪拗埋来救。 鄙人读罢直惊呼:此作应当入选教科书! 吴祺祐 作
Thumbnail
2025/01/21
此文章以詩詞形式,概述了清朝末年蘇報案、社會衛生狀況以及辛亥革命等歷史事件,批判了清朝的腐敗與愚昧。
2025/01/21
此文章以詩詞形式,概述了清朝末年蘇報案、社會衛生狀況以及辛亥革命等歷史事件,批判了清朝的腐敗與愚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bong5,秋來處處割愁腸tiong5。 若為化作身千億ik, 散向峰頭望故鄉hiong。 《夜雨》 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hiong。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tiong5。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bong7。
Thumbnail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bong5,秋來處處割愁腸tiong5。 若為化作身千億ik, 散向峰頭望故鄉hiong。 《夜雨》 唐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hiong。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tiong5。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bong7。
Thumbnail
《花非花》 唐 白居易 白居易作的艷詞不多,這首明著是說官妓的日常生活,但尾句的神來之筆,讓這首詩意境頓然深遠無窮! 耐人尋味! 此詩三仄韻,「霧,去,處」。「去」,khu3, 白音念khi3, 泉州腔多念khu3音! 在國音「去」念ㄑㄩˋ,ㄩ 跟 ㄨ 有點不協! 念閩南文音就全部都押 -u音!
Thumbnail
《花非花》 唐 白居易 白居易作的艷詞不多,這首明著是說官妓的日常生活,但尾句的神來之筆,讓這首詩意境頓然深遠無窮! 耐人尋味! 此詩三仄韻,「霧,去,處」。「去」,khu3, 白音念khi3, 泉州腔多念khu3音! 在國音「去」念ㄑㄩˋ,ㄩ 跟 ㄨ 有點不協! 念閩南文音就全部都押 -u音!
Thumbnail
白居易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最有名的是下一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那年詩人一十六歲(貞元三年 公元787),進京求取功名。考前照例要以詩文交際權貴,他去謁見當時的  顧況  ,顧況看了他的名帖,半帶輕蔑的語氣調侃他的名字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然後施施然打開詩卷,第一首就是這首
Thumbnail
白居易的《 賦得古原草送別 》,最有名的是下一句,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那年詩人一十六歲(貞元三年 公元787),進京求取功名。考前照例要以詩文交際權貴,他去謁見當時的  顧況  ,顧況看了他的名帖,半帶輕蔑的語氣調侃他的名字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然後施施然打開詩卷,第一首就是這首
Thumbnail
小舫   白居易 小舫一艘新造了,輕裝樑柱庳安篷pong5。 深坊靜岸遊應遍,淺水低橋去盡通thong。 黃柳影籠隨棹月,白蘋香起打頭風hong。 慢牽欲傍櫻桃泊,借問誰家花最紅hong5? 蘇州乃水鄉澤國,溝渠錯綜,以低矮小舟穿梭期間,如游魚般,左突右穿,最是利索方便! 語料
Thumbnail
小舫   白居易 小舫一艘新造了,輕裝樑柱庳安篷pong5。 深坊靜岸遊應遍,淺水低橋去盡通thong。 黃柳影籠隨棹月,白蘋香起打頭風hong。 慢牽欲傍櫻桃泊,借問誰家花最紅hong5? 蘇州乃水鄉澤國,溝渠錯綜,以低矮小舟穿梭期間,如游魚般,左突右穿,最是利索方便! 語料
Thumbnail
在blog上看到一篇報導文章,勾起童年回憶!寫作的背景是家鄉舊居的一個點,由這個點延伸及線,最後擴散出一個面。 埔里 茄苳腳 李家古厝 (毓蘭堂)  懷古念七字! 茄冬腳邊溪水往 土地公前樹王公 (埔里茄冬王公) 演習林內童年夢 上屆氣派毓蘭堂 義薄雲天天水嬸 番漢糾紛雙頭擒 大愛無私孫致蔭 族群
Thumbnail
在blog上看到一篇報導文章,勾起童年回憶!寫作的背景是家鄉舊居的一個點,由這個點延伸及線,最後擴散出一個面。 埔里 茄苳腳 李家古厝 (毓蘭堂)  懷古念七字! 茄冬腳邊溪水往 土地公前樹王公 (埔里茄冬王公) 演習林內童年夢 上屆氣派毓蘭堂 義薄雲天天水嬸 番漢糾紛雙頭擒 大愛無私孫致蔭 族群
Thumbnail
  2017年的第一天,就充滿了正能量,首先,學習到一堆堆的成語,接下來,「自自由由」,跟「自自冉冉」,混戰一天,我們又得到額外的幾份禮物,其一,教育普羅大眾,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們,什麼是詩詞的平仄,什麼是對聯的格式,然後驀然驚覺,原來詩詞的吟唱需要使用到台語的文讀音。第三,台語語言的底層源頭竟然是
Thumbnail
  2017年的第一天,就充滿了正能量,首先,學習到一堆堆的成語,接下來,「自自由由」,跟「自自冉冉」,混戰一天,我們又得到額外的幾份禮物,其一,教育普羅大眾,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們,什麼是詩詞的平仄,什麼是對聯的格式,然後驀然驚覺,原來詩詞的吟唱需要使用到台語的文讀音。第三,台語語言的底層源頭竟然是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麻州.劍橋的一個深夜裡,窗外淅瀝滴答的春雨。獨在異鄉為異客,不禁腦中浮起「陸游」客居京城的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耳中飄來的《草原小姐妹》雖屬「標題音樂」,但劉德海、吳祖強、王燕樵、小澤征爾、白居易都深諳琵琶的精髓,而成就了《琵琶行》與《草原小姐妹》「千古絕唱」。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麻州.劍橋的一個深夜裡,窗外淅瀝滴答的春雨。獨在異鄉為異客,不禁腦中浮起「陸游」客居京城的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耳中飄來的《草原小姐妹》雖屬「標題音樂」,但劉德海、吳祖強、王燕樵、小澤征爾、白居易都深諳琵琶的精髓,而成就了《琵琶行》與《草原小姐妹》「千古絕唱」。
Thumbnail
語料來源: 律詩難作,在於中間兩聯,頸,頷聯需要對仗!然後最好要用典,對仗可以練習,用典則非飽讀四書五經無以為用!難! 作為詩詞寫作的入門,作對子是基本功,而古時候的【聲律啟蒙】是為了訓練兒童掌握對偶技巧、聲韻格律的讀物!而,這些背誦的對句,也是可以用很優美的聲律吟唱出來!來聽一聽,欣賞一下!
Thumbnail
語料來源: 律詩難作,在於中間兩聯,頸,頷聯需要對仗!然後最好要用典,對仗可以練習,用典則非飽讀四書五經無以為用!難! 作為詩詞寫作的入門,作對子是基本功,而古時候的【聲律啟蒙】是為了訓練兒童掌握對偶技巧、聲韻格律的讀物!而,這些背誦的對句,也是可以用很優美的聲律吟唱出來!來聽一聽,欣賞一下!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台灣,距今二百多年,正是先人跨過黑水溝,自唐山來台, 篳 路襤褸,勤奮戮力,以啟山林的大墾荒大移民時期, 其人情風貌,藉著宦游官員的詩句,後人得以一窺一二。張湄,字鷺洲,號南漪,浙江錢塘縣(今屬杭州市)人,清朝官員。在出任台灣監察御史時(1741年),著有《瀛壖ㄖㄨㄢ ˊ百詠》,乃其自廈
Thumbnail
十八世紀的台灣,距今二百多年,正是先人跨過黑水溝,自唐山來台, 篳 路襤褸,勤奮戮力,以啟山林的大墾荒大移民時期, 其人情風貌,藉著宦游官員的詩句,後人得以一窺一二。張湄,字鷺洲,號南漪,浙江錢塘縣(今屬杭州市)人,清朝官員。在出任台灣監察御史時(1741年),著有《瀛壖ㄖㄨㄢ ˊ百詠》,乃其自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