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情深:植物的跨科合作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植物會不會互助合作?過去的研究已經證實,同種或同屬的植物會互相警告外敵入侵,而蘇瑪爾的研究也發現了「樹聯網」,不同種的樹之間會互相聯絡甚至互相扶持。


但是,森林裡的樹都是老鄰居了。對於生命週期較短的植物們,是否也有這樣的機制呢?最近的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了一個古老農業系統中植物之間令人驚嘆的「團隊合作」。


研究團隊選擇了「三姐妹」農業系統來研究不同種的植物之間是否也能合作。


為什麼挑選「三姐妹」農業系統?「三姐妹」是一種古老的種植方法,源自瑪雅文明,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已經使用了數千年。這個系統同時種植三種作物:玉米、豆類和南瓜。


過去的研究認為,「三姐妹」農業系統的好處來自於:豆類提供氮、玉米提供豆類攀爬的工具、南瓜的遮蔭阻礙了雜草的生長也降低水分蒸發。


但是,研究團隊認為不止於此。他們在實驗田中分別種植了三種作物(玉米、豆類和南瓜),也進行了兩兩配對和三種一起種植的實驗。


他們追蹤記錄了所有訪問每個實驗區的節肢動物,並將這些節肢動物分為兩大類:

     a) 害蟲:如毛毛蟲(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包括行軍蟲(armyworms)這種可怕的農作物害蟲。

     b) 害蟲的天敵:如寄生蜂,它們在毛毛蟲體內產卵來殺死它們;以及會直接攻擊和吃掉害蟲的捕食性黃蜂;還有螞蟻。


研究團隊發現,混合種植的區域比單一作物種植區域有更多的害蟲天敵。為什麼會這樣呢?

  

科學家們發現,這三種植物不僅僅是簡單地生長在一起,它們實際上在互相幫助,特別是在對抗害蟲方面!


當害蟲攻擊玉米時,玉米會釋放出特殊的氣味。這就像是玉米在大喊「救命啊!」


過去,這些化學物質原本被認為只能刺激玉米自身和附近其他玉米植株產生對抗草食動物的毒素。


有趣的是,研究團隊發現,附近的豆類植物能「聽到」這個求救信號。豆類在「聽到」玉米喊救命以後,會增加其葉片下方小腺體(葉外蜜腺)中蜜汁的濃度和數量。


豆類產生富含糖分的蜜汁吸引了更多的螞蟻和黃蜂,這些昆蟲會捕食危害作物的毛毛蟲等害蟲。這些昆蟲就像是植物請來的保鏢,它們會吃掉那些傷害玉米和豆類的害蟲。


更厲害的是,被玉米的「尖叫」吸引來的寄生蜂(一種寄生在毛毛蟲體內的黃蜂)在攝取豆類分泌的營養豐富的蜜汁後,壽命幾乎延長了一倍。壽命的延長,使得它們能夠殺死更多的害蟲。還不用提,在實驗室條件下,寄生蜂在約90分鐘內可以殺死大約500隻毛毛蟲。所以活得更久,當然就殺得更多啦!


有趣的是,這些被吸引來的天敵不僅保護玉米,也保護了豆類。這就是真正的「我幫你,你幫我」!


不過,也不是隨便什麼植物種在一起都會有這麼神奇的效果。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化學生態學家 Andrea Glassmire 進行了一項實驗,在戶外種植一到四種不同品系的番茄。


她統計造訪這些植物的草食性昆蟲(害蟲)和捕食這些害蟲的節肢動物(天敵)的數量。


她發現,僅僅增加品種的多樣性並不足以產生明顯的效果。決定性因素是植物產生的特定揮發性化合物的類型和濃度,尤其是萜烯類化合物。


她發現不同萜烯類化合物對草食性昆蟲和其天敵有不同的影響。產生大量簡單萜烯類物質(單萜)的番茄品系比產生複雜萜烯類的品系更能吸引較少的害蟲和更多的天敵。而且,這種保護效果還能擴展到同一實驗區的其他番茄。


所以,Glassmire 說:「你的鄰居是誰確實很重要。」


研究團隊證明了古老農業方法的智慧。我們的祖先早就知道這種種植方式很有效,現在我們終於知道了其中的奧秘。


這項研究讓我們看到了自然界中精妙的相互依存關係。即使是看似簡單的植物,也有著複雜的「社交網絡」!


了解植物如何自然地對抗害蟲,可以幫助我們開發更環保、更有效的種植方法,減少農藥的使用。


下次當你經過農田或菜園時,可以想像一下:那裡可能正在上演一場植物之間的「團隊合作」大戲!這項研究不僅讓我們對植物有了新的認識,也提醒我們,有時候,大自然的智慧可能遠超我們的想像。


參考文獻:

When maize screams, beans listen: How the Three Sisters crop trio repels pests. doi: 10.1126/science.z6pj0b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86會員
95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大麥曾經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之一,雖然現在食用的人並不多,但依然是重要的動物飼料原料與釀造作物之一。因此,大麥的產量當然重要。 大麥的產量由它的花序,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麥穗來決定。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大麥花序的形態,其實是由一套名叫CLAVATA訊息傳遞系統負責的喔!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芻草(teosinte)是玉米的祖先,也因此,有不少研究也會使用大芻草來進行。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只是將大芻草當作參考。 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原來大芻草竟然有個特殊的「自殺系統」!這個「自殺系統」讓大芻草與其他玉米雜交時,會出現花粉不育的現象。 這個自殺系統是怎麼回事呢?來看看!
Thumbnail
大芻草(teosinte)是玉米的祖先,也因此,有不少研究也會使用大芻草來進行。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只是將大芻草當作參考。 最近有一個研究發現,原來大芻草竟然有個特殊的「自殺系統」!這個「自殺系統」讓大芻草與其他玉米雜交時,會出現花粉不育的現象。 這個自殺系統是怎麼回事呢?來看看!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自然界植物的神秘力量 生命之花與台灣百合圖騰 ★宇宙∣植物∣人類.在愛的秩序裏共生共存 植物包含一切知識,陽性與陰性,無所遺漏。 人以靈性的觀點進入植物的世界,我們馬上如同從前有著天眼通洞察力般地可以成為世界各種實像的主人,但這種天眼通的能力後來被遺忘了。 ▲植物使得他們的根深入地底,如果真
Thumbnail
自交兼容的植物在遇到授粉者減少的時候,會更傾向於自交。傾向於異交(outcrossing)的植物遇到技術很差的授粉者,會發生什麼事呢?
Thumbnail
自交兼容的植物在遇到授粉者減少的時候,會更傾向於自交。傾向於異交(outcrossing)的植物遇到技術很差的授粉者,會發生什麼事呢?
Thumbnail
在夜裡仔細端詳著《植物都知道》,溫暖我的心房,我也仿照本書經典感興趣的段落進行散文書寫,也添加我自己的人生經驗,透過二次文本創作來表達我的心得~
Thumbnail
在夜裡仔細端詳著《植物都知道》,溫暖我的心房,我也仿照本書經典感興趣的段落進行散文書寫,也添加我自己的人生經驗,透過二次文本創作來表達我的心得~
Thumbnail
簽約後,植物先入住。
Thumbnail
簽約後,植物先入住。
Thumbnail
在多元生態的大舞台上,生物彼此間建立起共生的奇蹟。這是一場自然中的和諧合唱,各種生物相互依存,共同奏鳴生命的交響樂。 大自然的共生故事在每一個角落展開。花朵和蜜蜂之間的緊密合作是其中一個美麗的例子。花朵提供蜜蜂所需的花粉和花蜜,而蜜蜂則在采集過程中幫助花朵傳播花粉,促使植物繁衍
Thumbnail
在多元生態的大舞台上,生物彼此間建立起共生的奇蹟。這是一場自然中的和諧合唱,各種生物相互依存,共同奏鳴生命的交響樂。 大自然的共生故事在每一個角落展開。花朵和蜜蜂之間的緊密合作是其中一個美麗的例子。花朵提供蜜蜂所需的花粉和花蜜,而蜜蜂則在采集過程中幫助花朵傳播花粉,促使植物繁衍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