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The Joy of Living 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詠給.明就仁波切, 艾瑞克.史旺森 2008 橡實文化
分類:論說--理論
佛法修持是去認出自心原本具有的潛能,心的潛能被二元觀所限制,也就是認為有個分離存在、原本真實的「我」和「他」。
一切現象都是心的投射。心是一種不斷的活動,而不是明確的實體。
慈心和悲心的培養是禪修的重點。
禪修是讓心如實地平靜安住,讓心的本性自然顯露。在情緒、念頭和感官知覺顯現時,完全開放地接受它們、自然地覺察它們。
有所緣禪修的重點在於發展出某種程度的心靈穩定度,得以在自心感知事物時,保持對自心的覺知。
一切有情眾生,包含我們自己在內,已經具有證悟的根本因。-- 岡波巴大師
佛法是以非批判性的方式檢視自己的行為和反應,重點不在於改變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而是要認識到,無論你如何看待生命中的那些遭遇,你原本就是完整且圓滿具足的。
心的本性是無限廣闊和開放的覺性。我們經歷的問題來自於心中的想法和感知的習性。由於擁有「心」是辨認事物和經驗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但如果想要斷除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煩惱,就必須嘗試辨認心的狀態和作用。
當念頭、感受和感知分別生起時,我們只是單純安住在當時純然的覺性中,不被它們牽著走,有限的自我幻相就會消失,稱為正念(mindfulness)。最重要的是認知自己的念頭和情緒是自然的現象;既不抗拒,也不迎受,它們的來去只是心的自然作用,如同波浪在海面上,但心像海洋一樣,從來沒有改變過。
本然心能創造一切,連無明和愚痴也都是它的產品。一切有情眾生最基本的關注都是渴望離苦得樂,這無疑是我們具有本然心的徵象。禪修就是將注意力安住在往來於心中的一切,對心中來去的所有念頭保持覺知,也就是體驗本然心。
單純地安住時所體驗到的開闊感,並非「無物」或真空。自心本性就是空性emptiness,也是所有現象的本質。空性有無限潛能和可能性,所有的一切能從中顯現、改變或消失。我們體會的一切現象,都是這個無限可能性的相對顯相。
一切現象都是心的顯現。 -- 第三世嘉華噶瑪巴
無論是夢境或清醒時刻,體驗的基礎都是相同的,念頭、感受和感官知覺都是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在變化。我們將夢境中的一切視為真實,也以真實的想法回應這些經驗。能體會這點就會認出念頭和情緒都是相對的現象,它們就會開始失去對你的影響力。你慢慢就能辨認出,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經驗,其實並不如你以往所想那般堅實不變。
你所經歷的一切隨著因緣條件改變而改變,即使只有一個條件改變了,你的體驗形式也會隨之改變。
大部分的人在清醒時,都還是困在跟夢境經驗相同的局限與困惑的迷妄中。
我們認為真實存在的「事物」只是許多因緣條件聚合的結果。如同量子力學把經驗描述為可能性,而非古典物理學的絕對因果關係。以科學角度看,我們眼中看到的,實際上已經不是原本的物體,而是大腦皮層建構出來的影像,受到環境、期待、經驗、以及神經迴路的影響。在腦中這個感知過程與這一些因素可說是「互為緣起」,現象只存在心中,然而現象也不是虛無的。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也是依據先前的因緣條件而來,並不代表「你是誰」的絕對實相。透過不斷的修心訓練可讓腦部發展新的神經元連結,轉化既有的感知,超越負面的心理狀態
心為了生存有辨認模式產生反應的傾向(執著對境為原本真實),禪修練習可以讓我們意識到你感知事物的心和你所感知的事物並沒有什麼分別,是一體的。如果你訓練自己從不同觀點來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世界,那麼你的感知就會隨之轉變,你會知道它們只是概念,而不是客觀原本存在的實體。
過去不可察,未來不可察,當下亦不可察。-- 般若經。
過去與未來都只是一個概念和念頭而已,甚至現在也無法定義,你將「那一剎那」認定為現在的那一瞬間,那個當下經驗發生的剎那也已經過去了。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時間的本質也是空性的,和空間與物體的本質一樣。
(類比量子力學的觀念)觀察事件的行為本身會以隨機、不可預測的方式,影響到觀察結果的這種概念,所負的責任似乎太過沉重了。相形之下,(類比牛頓力學的觀念)把自己當作受害者,將責任歸咎於自身以外的人或力量,可就容易多了。
明性就是可以即興反應的覺性,是心的認知層面,空性和覺性awareness是不可分的。「明」本來就是心的一部分,唯一要做的是認出它,只要注意自己是「覺知的」就行了。覺察自己的念頭時,自問「心和掠過心的念頭有任何差異嗎?」,重點在於認出心本身和心中升起的一切,都是空性的顯現。當你開始認出自己所領受的一切外在對境只是短暫且因緣和合的險相時,就不會再被幻相所迷惑或過度反應,甚至發現自己所取的對境(成見)可能是錯誤或偏頗的。
心是一切經驗的本源,改變了心的方向,就可以改變所有經驗的品質。
禪修是練習安住於心當下的自然狀態之中,不帶評論的覺知的過程。禪修不是去抑制你的念頭,刻意停止念頭和情緒的自然變動只能獲得短暫的平靜,而非清明。思考是心的自然活動,就像一條河流。只要能隨時覺察正在發生的一切,就是禪修。念頭和念頭之間的空隙就是本然心完全開闊的體驗,持續不斷地練習,空隙就會愈來愈長。發現自己心神遊走時,就讓自己覺察即可。
事實上沒有所謂的「好」念頭或「壞」念頭,就是「念頭」罷了。
念頭升起時,不要把它當做是一種缺失,但要認出它是空性的,任它如是呈現。-- 葛桑巴大師
無盡的慈悲自然地湧向被自我幻象所囚禁的一切有情眾生。-- 卡盧仁波切
禪修最常見的體驗是喜樂(身心純然的快樂和舒適)、明性(清晰地洞見事物本質)、超越念想。但無論體驗為何,想要禪修的意圖,比起禪修時發生的一切來得更重要。當你執著於留住這些美好的體驗,這個體驗就會變成一種概念和記憶,失去原本自然的特質。它們並非你做了什麼才發生或創造出來,而只是來自心本然的特質。
周遭環境的因緣條件不斷在變化,但真正的平靜來自於適應改變的能力。
你的心並沒有變得更糟。事實上,這些心念一直都在,只是你以前從來沒有注意到,而現在愈來愈能清楚地察覺到它們罷了。
悲心的禪修增強了腦部不同區域的溝通,培養了對各種經驗的本質更寬廣的洞察力。由於能體會他人的需求、恐懼和慾望,你於是更能了解自己,消除自身的恐懼和自卑。一旦下定決心要開發對自心佛性的覺知,以前困擾你的假相會逐漸失去影響力,你也會在周遭每個人身上認出這樣的潛能,只不過並非每個眾生都有能力認出自心的本性。我們選擇愚痴,是因為我們「可以」愚痴;我們選擇覺知,是因為我們「可以」覺知。
我,不是「我的念頭」、「我的感覺」、「我所接受的對境」。
慈: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
悲: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
喜:願一切有情具喜及喜因
捨:願一切有情遠離怨親愛憎,常往大平等捨
這是本影響我非常非常深的書,作者將禪修的道理和方法用非常淺白甚至帶點幽默的文字介紹給讀者,不但易於了解而且也提供實行的做法。我很喜歡作者用很多科學的原理和佛法做類比,也描述許多對佛教的科學研究,讓人覺得更有說服力,不再只是一些看似很玄的名詞。佛學和禪修不單單只是宗教,其實蘊含了許多提升我們日常生活體驗以及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的方法。我很喜歡這本書,喜歡到一年會拿來翻一次,隨時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