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人生:史上最長期的哈佛跨世代幸福研究,解答影響一生最重要的關鍵
上述研究以及哈佛研究,都證實了人際連結的重要性。研究顯示,與家人、朋友和社群連結較深的人更快樂、身體也更健康。孤立程度超過自己所願的人,會更早經歷健康的衰退。孤獨的人平均壽命更短。
人際關係不只是通往其他事物的途徑,也不只是獲得健康快樂的工具,關係本身就是目的。
■ 成年人際關係地圖
我們與他人接觸的頻率和品質,是快樂的兩大預測因子。
時間與注意力不是我們可以再補充的東西。時間與注意力就是我們的生命。當我們給出時間與注意力,不只是在花費與付出。我們在給的是我們的生命。
時間與注意力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們是一座水庫,是我們生命的泉源。這樣的形容比任何財務隱喻都要精準。就如水庫裡的水可以被導向土地的特定區域、使其生氣蓬勃,我們的關注之流也可以活化並豐富我們生命中的特定領域。審視我們的注意力都流向何方,看看我們的注意力是否流向對所愛之人和我們自己都有好處的地方(通常兩者是一起的),總是有好處。
注意力是愛最基本的形式。
如果我們把情緒拆解成過程:[壓力源]引起某種[感受],感受再引發[反應],再產生後續效應。再把這整個過程放大、放慢來看,就會看見之前沒發現的細節。
■ W.I.S.E.R.模型
這個模型將典型的反應速度切換到低檔,讓我們有機會近看自己在某個情境中可能錯過的細節、其他人的經驗,以及我們的反應。
科學可以篤定地告訴你一件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也更長壽。這一點在任何人生階段、文化、與情境中都成立,也就是對你而言,以及對所有曾經活過的人類而言,幾乎都一定成立。
你該如何通往美好人生?首先要體認到,美好人生不是目的地,它是路途本身,以及和你一起走的人。一路上的每一秒,你都能決定要對什麼人、什麼事付出關注。每一週你都能以人際關係為優先,選擇與重要的人在一起。每一年你都能透過你所豐富的生命與培養的關係,找到目標與意義。發揮你的好奇心,對他人伸出手,對家人、愛人、同事、朋友、熟人、甚至是陌生人,透過每一個細心的問題,每一個投入關注的時刻,你都在使美好人生的基礎更為堅固。
在《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一位安寧看護與臨終者的遺憾清單》寫到人生中最遺憾的5個後悔:
這本書的重點很簡單但籠統:
科學可以篤定地告訴你一件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我們更快樂、更健康、也更長壽。這一點在任何人生階段、文化、與情境中都成立,也就是對你而言,以及對所有曾經活過的人類而言,幾乎都一定成立。
不過這也讓我好奇,那些獨居的隱士、修行者,他們的人生不美好嗎?或者他們有什麼不同的處世方法,在《隱士:照見孤獨的神性》、《空谷幽蘭:尋找中國現代隱士》也只有隻字片語。
在未來孤獨老病死是必然面對的課題下,或許隱士、修士的人際關係觀點會有所幫助,當然這也是「存在焦慮」四大議題中的「孤獨」。
書中也提到人生各階段會自問的問題,讓我感到我並不孤單,雖然還沒到書中的中年年紀,不過我的焦慮除了「存在焦慮」應該也包含「中年焦慮」,雖然這種焦慮就像BGM不會感到太強烈的不適,但就是會覺得應該做點什麼的感覺,《中年之旅:自性的轉機》寫道:
當中年開始轉化,不管是漸進還是突然,人們通常會感到陷入了失落感,以及伴隨而來的情緒反應:為一些依稀感到的不再存在而產生憂傷懷舊的哀悼;生命有限的感覺強烈增長;對自己的死亡有陣陣的恐慌;更頻繁運用理性化和否認的策略。有時候這種失落感的原因很明顯:孩子或父母的死亡、離婚、下坡的事業。但是大部分時候,這個轉化的開始階段(以伴隨著情緒的現象出現),它們的直接導因往往不清楚。即便原因看來昭然若揭時,人們還是常會焦慮而徒勞地繼續尋覓有關憂傷的更深層因素,要知道承認這個明顯的原因,並無法去除痛苦。這個痛苦之刺也許很難被找出來,因為它屬於深層的無意識,是人們似乎無法觸及,也無法解決它還繼續創造的集慮。
一般而言,中年的轉化會持續數年,大概發生於三十五到五十歲之間,通常落在約四十歲。著力於此的多數學者同意某些共同的典型特徵:出現持續的厭倦與憂鬱情緒,或是對生命本身或者對過去曾經理想化的特定人物感到幻滅與失望;年少時所追求的快樂與成就的夢想全然消融或突然粉碎;死亡焦慮悄然而至,或者說在一個人開始可以「真正地生活」前卻感到來日不多;體能上也開始呈現出一些老化的徵兆,早期的自我形象因此開始破裂和分離。—《中年之旅:自性的轉機》
我認為美好的人生從來不在於它的長度,甚至長壽是種地獄,如果平均壽命是50歲,那麼當30歲時就能放手活出自己的人生,但如果平均壽命來到100歲,那麼70歲的身體還要怎麼活出自己的人生?剩下的錢與醫療費足夠花用30年嗎?
人人都想財務自由、有被動收入,但社會制度是不會允許的,我認為拿健康換錢的社畜,應該要設立一個止損點,當然有些人的止損點是憂鬱症、鬼剃頭等等,我稱之為「破病獎盃」,沒這個破病獎盃,社會會貼上好似無病呻吟般的抗壓力不足,最後賺的錢進了醫生的口袋。
我覺得最悲慘的不是癌症末期,而是癌症中期,癌症末期只要在剩下的歲月實現自我就好,但癌症中期卻因為有著治癒的希望而導致無盡的絕望,一邊要到處籌醫藥費,一邊要忍受治療的痛苦與時好時壞的病情,最後千金散盡又身心俱疲,還無法實現自我,這是最悲慘的。
在「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兩難中,我比較激進的認為,除了規劃錢的利用,也可將死期納入規劃,你認為活到幾歲足夠了,有人說長生不死,我則會說預計200歲好了,那你要工作到幾歲才能退休呢?如果150歲退休,後面50歲夠花嗎?150歲的身體老化狀況是接下來50年只能躺著維生嗎?壽命或許不是多多益善,錢也或許不是。
無法否認人生的身體黃金時期就那幾十年,如果因為害怕活太久,而把黃金歲月都奉獻給工作賺錢,那人生實則與牲畜沒有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