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談到自己無所不用其極的想吸引大人注意,我回想起幼年幾個片段。
回到幼年,我對這個世界所能回憶起的第一個記憶。
父母租下房子那個空蕩蕩的客廳,滿地亂滾亂爬的我,第一次注意到電插座那兩塊空洞的小孔,我伸出手指探觸那份禁忌般的神秘。
刺痛酸麻從脊椎、腦門張狂的往四肢末梢的皮膚竄。
童年最早期的記憶是:痛。
而我發現,「痛」的本身僅僅是驚訝,更可怕的是孤獨,本可在親愛的雙親面前揮灑情緒演出,突然發現整個客廳只有自己在,大人不知全跑到哪裡去了。
而這像是某種人處於世上的隱喻:你一生探索追求不明所以的生的奧秘,突然發現,這個世界跟你想的不一樣,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你了解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孤身一人而已。
又有一次,我發現自己在黑暗中獨自醒來,在窗外映出的路燈陪伴中,我朝著包圍著房間的虛無奮力嚎哭著,爬不出眠床的自己,卻多方想像母親可能在採買、或拿著一箱家庭手工的原料朝著家門返回,但這些想像卻一個個落空,那份強烈的孤獨與失望也許放大了母親離家的真實時間,導致記憶中已經記不得最後母親回來解救的詳細畫面,那份情境裡,小小幼兒對大人遲遲未歸感到不解,甚至有種「這樣的人生不值得活」的悲涼感。
幼稚園曾經有過另一件想起來都感到羞恥的作為。
中班讀幼稚園時,是一個現在難以想像的大班級,坐了滿滿的小朋友,我被安排在離老師非常遙遠的後方,而離我們最近的幼保員,面無表情,或是忙進忙出的,只有在有孩童哭泣時才會稍稍過來安撫。
我望著遠方,美麗的幼兒園老師,在前面彈著風琴,帶著幾個可愛的女生一起唱生日歌慶生,我頓時有一種感悟:被遺忘、忽視,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一件事情。
畫面急轉,母親帶著我在糖果店買了一整個塑膠袋的硬糖,並向老師交代幫我慶生。
我想我當時的心思很明白,就是單純也想因為慶生而受到矚目,但不知道為什麼,心中更強烈的感受是羞恥:「我的生日?我真的是今天生日嗎?」
一整個上午,我就在期待老師提到「慶生」,一面壓抑著羞恥感的情緒中度過,以至於老師怎麼為我慶生,全園小朋友為我慶生的喜悅的後續,到現在已經完全不複記憶了。
透過回憶,我能明白自己為何小時候硬是要時時刻刻要在所有人面前賣力演出了。
這樣的性格一直持續到國中父母失和之後,內心的陰鬱一點一點的恢復,而這其實反而是本來的性格,本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