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工作者如何培養「職場必殺技」?

資深工作者如何培養「職場必殺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你是上班族,不妨拿出自己的名片,將名片上的公司名稱、部門、職稱蓋起來,捫心自問兩個問題:「我可以離開公司,自立門戶嗎」、「沒有了名片,我是誰?」

若是你可以自信回答「可以」,我要恭喜你,倘若你有一絲遲疑,不妨想想自己有哪些「必殺技」?我指的是「差異化專業」,也就是你做擅長的專業技能,可以自立謀生,其實想要創造必殺技,不必捨近求遠,從現在的工作就能找到必殺技的基本要素。

身為資深工作者的你,該如何為自己找到必殺技呢?


1.善用實戰經驗,精準定位


資深工作者擁有豐富的職場經驗,這是你寶貴的資產,現行的職務不是單一工作項目,而是各種細項工作任務的組合體,拆解這些工作事項(Task),仔細觀察自己目前正在從事的工作,挑選一種工作項目,再專注深入鑽研。

《獨立工作者,現在開始為自己工作》書中透過「 SPHJ 座標圖」分析架構來檢視自身優勢,找出適合發展「必殺技」的領域。以「工作適合度」爲橫軸、以「工作重要度」為縱軸,這四個象限的意涵如下:

  • 專案區(Project):坐落這區的工作是公司認為很重要,同時也與自己個性相符的工作。這些工作做起來讓人特別有成就感,也是創造必殺技得掌握的關鍵要素。
  • 壓力區(Stress):公司認為很重要,但因為不適合自己個性,執行起來特別費力。
  • 興趣區(Hobby):對公司而言並不重要,卻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 雜事區(Junk):經常會打斷工作步調,浪費無謂的時間。


raw-image


如同一間公司在進行品牌定位時,需要了解市場需求、競爭對手和自身優勢,資深工作者也應該將自己視為一個品牌,思考如何在職場上展現獨特價值。


2.掌握職場修煉,持續學習


對大多數人來說,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來說,第一份工作的上司是你的客戶,如何發揮你的戰力,提供合乎薪資要求的表現,驗證你個人商業模式是否可行的場域,最棒的是在能夠獲得薪酬的狀況下,你可以持續累積相關的工作經驗。重點是---你知道自己該磨練哪些技能嗎?讓它們成為你的職場必殺技?

把興趣當專業,將專業磨成刀

我在書中看到作者以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為例,分析自身工作內容,拆解並分類成數十個工作項目,這些工作項目不是具體層次的紀錄,如今天做了哪些文書工作,而是更高層次「抽象層級」的描述,如今天我做企劃發想工作。同時運用「SPHJ 座標圖」,試著從「工作重要度-適合度四象限」挑選三至五個重點工作項目,進而培養必殺技。

這些工作項目坐落在不同象限,資深工作者有意識地為自己分析當中的洞察,擘畫接下來要經營職涯的策略。例如:

  • 把重點擺在「專案區」象限中的工作適合度最高的工作項目,這些工作附加價值最高,同時也是你最擅長的事物。
  • 在「興趣區」象限中挑選自己最喜歡的工作項目,具有優勢同時又能展現熱情的工作,適合作為未來培養必殺技的基礎。
  • 若是能看出未來發展潛力的工作項目,即時適合度只有一、二分,只要投入充分的時間就會有不錯的成果。如果目前位於「興趣區」的工作項目太少,可以從過去曾經做過的工作或個人休閒活動中挑選出能和目前工作相輔相成的事物,也是不錯的方法。


raw-image


職場環境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資深工作者可以透過參與專案、跨部門合作、申請培訓課程等方式,持續精進專業技能,並學習新知,即使是看似瑣碎的工作,也能從中學習、觀察細節,並磨練執行力。如同一位武術家,必須透過不斷練習,才能將基本功練到爐火純青,資深工作者也應該將職場上的每個挑戰,選擇投入重點工作項目精進「必殺技」。

3. 發展差異化領域,建個人品牌


書中提到一個概念「慢速職涯」,以長期觀點來看待工作的發展策略,資深工作者長期在公司內部,追求深度,逐步累積實力,培養獨當一面的能力,有意識鍛鍊專業能力,做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擁有工作意義的價值感與滿足感,逐漸積累成內在獎勵,對他們而言,工作不只謀生手段,更是自我實現的方式。

「慢速職涯」鼓勵個人發展「差異化領域」,培養職場外的興趣和技能,例如: 學習新語言、參與志工服務、經營自媒體等。這些「差異化領域」不僅能拓展視野、豐富人生經驗,更有助於個人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在職場上脫穎而出,建議資深工作者可以透過寫作、演講、開設線上課程等方式,將自身經驗和知識傳承給後輩,建立個人品牌,提升影響力。


4. 累積人脈,創造合作機會


在公司長期工作,讓資深工作者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部門的同事、客戶和合作夥伴,這些人脈將成為他們發展「必殺技」的重要資源。此外,因工作機會結識不同領域的人,包含客戶、合作夥伴、策略聯盟等,透過交流互動分享,可以激發新的想法、獲得不同的觀點,並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5. 厚積薄發,掌握選擇權


「慢速職涯」最終目標是「自立」,讓資深工作者在穩定的環境中,善用自身經驗、持續學習、發展多元能力,並透過建立個人品牌和累積人脈,最終培養出職場上的「必殺技」,開創屬於自己的職涯道路。我這裡指的職涯道路不一定是離開公司,自創門戶,即便在公司內部也能成為洞悉問題,問題解決、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真正擁有人生自主及選擇權。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47會員
85內容數
嗨!我是愛蜜莉 Emilie,15年業界實戰經驗,10年管理職,任職於科技業、資訊業及外商,客戶群有電信、科技、零售、網路、FMCG、公部門等。演講、課程、講座、工作坊,商務洽詢請聯繫:switch.life.studio@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