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創作:光是 「想寫」就是一種能力

內容創作:光是 「想寫」就是一種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喜歡晚上騎著 Ubike 邊騎邊整理思緒
看著流動的風景沉澱一下自己看的書與文。

還是要給自己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讓一定密度的孤獨撐出一個空間和自己對話。

忘記誰說的,很多文明是在無聊中孕育的。

剛好也呼應許瞳 電子報裡面提到的一個有趣的橋段:
據說,跳舞是最早某個步行者走很久的路,覺得真的是太無聊了,然後開始測試一些奇怪的姿勢,從而發明了舞蹈。

像是共時性一般,看到很久沒寫東西的朋友,又開始寫東西了,而另一個學妹則是寫著,大概是寫到第四年,才比較有種有人看的感覺 但也會經歷過那種乍喜還憂,發布前寫了一些但又刪掉,覺得不好,沒甚麼好發的過程。

許瞳電子報裡面有另一個故事,講到一個創意停滯的上班族女生,說「我好像沒有想寫的東西了。」而女主角的男友和她說: 「光是『想寫』就是一種能力呀」

這段讓我想了很久很久,想到了某個前輩鼓勵我要寫下去的事情,也想到很多我很喜歡他們文字的朋友,後來漸漸不寫的事情。

「又有什麼是 可以誕生在自我對話的寂靜中呢?」
邊騎的時候我持續想著。

Adam Grant
「寫作不只是交流工具,也是學習工具」

而我想要再次開啟學習的樂趣。

avatar-img
地平線的沙龍
6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地平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我們會對網路上的陌生人說大實話。從Simmel的理論看來,陌生人不僅是來去匆匆的過客,而是持續存在的漫遊者,因而形成一種既近又遠的微妙關係。隨著都市化和網路的發展,我們與陌生人的心理距離縮短,卻在物理空間上保持距離。這導致人們在這種環境下更容易坦誠,並對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本文特別提到Adam Grant的《隱性潛能》及Brianna Wiest的《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兩本書都深入剖析了自我懷疑與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不適。透過這些作品,可以反思自身在追求成功過程中的行為模式,並學習如何克服阻礙自己進步的心魔。
上次和我弟聊天的時候,他說了句我很喜歡的話 他說:「堅持無謂的完美主義是壓縮自己可以迭代的次數。」
為什麼我們會對網路上的陌生人說大實話。從Simmel的理論看來,陌生人不僅是來去匆匆的過客,而是持續存在的漫遊者,因而形成一種既近又遠的微妙關係。隨著都市化和網路的發展,我們與陌生人的心理距離縮短,卻在物理空間上保持距離。這導致人們在這種環境下更容易坦誠,並對陌生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本文特別提到Adam Grant的《隱性潛能》及Brianna Wiest的《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兩本書都深入剖析了自我懷疑與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不適。透過這些作品,可以反思自身在追求成功過程中的行為模式,並學習如何克服阻礙自己進步的心魔。
上次和我弟聊天的時候,他說了句我很喜歡的話 他說:「堅持無謂的完美主義是壓縮自己可以迭代的次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捷運上看到男生書包插著康乃馨,讓我想起母親節的往事。從撿拾被丟棄的康乃馨,到父親過世前莫名其妙收到孫子獻上的母親節祝福!這些回憶溫馨動人。母親節不只是母親的節日,更是表達愛與感謝的日子。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
在捷運上看到男生書包插著康乃馨,讓我想起母親節的往事。從撿拾被丟棄的康乃馨,到父親過世前莫名其妙收到孫子獻上的母親節祝福!這些回憶溫馨動人。母親節不只是母親的節日,更是表達愛與感謝的日子。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我從這次的創作反思中,再次解構了個人的寫作模式,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內在運作。趁機將卡關與破解方法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即便寫作可以有技巧、有心法,還可以透過外在導師(寫作班、寫作書)提供的方法練習輸出內容,但是,也能夠透過自我覺察提煉出屬於自己的內在模式,再以具體的表達架構回應「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