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對網路上的陌生人說大實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我們會對網路上的陌生人說大實話」

這是資訊社會學裡面一個很有趣的主題。

社會學家Simmel (不是勇者欣美爾) 說:

陌生人不是今天來,明天走的人,而是今天來了,明天仍在的漫遊者。

這個看似詩意的話,到底在說什麼?

這邊就從他怎麼界定陌生人談起,在他那篇談論陌生人的文章裡面,他說所謂的陌生人並不是遠到天狼星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全然陌生,而是類似那種在邊界的骨董貿易商 ( 遊戲中偶然會出現的那種神秘小商人),或是大家可以把他想成是某個時間點會出現的炸雞排攤的老闆,很常看到他,但其實也沒固定非在甚麼時候出現,但那個攤販就是很常在那邊,你會經過,偶爾去吃一下,但你說和他是朋友或很熟,好像也不完全,大概就是那種「既遠實近」的關係。

網友或是脆友,大概也是這種概念,很常看到的漫遊者,偶爾同軌但未必一路。


距離是 Simmel 思想中一個很迷人的存在,他的思想有著雙面性的辯證,陌生人恰好就是在於一個難以分辨「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半熟蛋的狀態,所以也會為團體注入新的活力,你可以把他想成「轉學生」、「轉系生」,他都對於既有群體來說是一種謎霧般的漫遊存在。

而網路使得各種距離被錯置了起來,過往人們的「物理距離」、「社會距離」、「心理距離」是等同的,你住的區域、往來的人,基本上就等於你社會來往與心靈交涉的深度

而都市化先是打破了這件事情,都市的誕生,就是大量陌生人出現的開始,而人們無法像是在過去很親密的鄉里或小鎮那樣對每一個人都投以高度的能量,疏離與禮貌性忽視則開始變成一種在都市求生的技能或是社會本能。

但另一方面,網路讓我們更容易撞見,物理距離很遠,心理距離很近的人,因為有共同的興趣而被這樣串聯在一起,而我可能對他是一無所知的。而這樣的錯置也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場景,有人因為著迷於影視節目而對於遠方洛杉磯的某個刺青社群如數家珍,但可能對於家裡巷口或是身邊的人卻所知甚少。

而社會距離的遠近,就是在於傳一個消息有多快會回到原本的生活圈,如果離生活圈比較遠那就是社會距離比較遠,而面對離原本社會生活圈較遠的,就會比較沒有壓力的可以暢所欲言,之前看到一個說法是「近乎告解式的坦承」。

當然這距離是動態的,會隨著原本私密或是距離遠的關係被拉近,而會有所改變

某些謎霧散去,分類變得更加清晰,而一些話在設想可能被誰看到後,也會有所不同。

avatar-img
6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地平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特別提到Adam Grant的《隱性潛能》及Brianna Wiest的《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兩本書都深入剖析了自我懷疑與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不適。透過這些作品,可以反思自身在追求成功過程中的行為模式,並學習如何克服阻礙自己進步的心魔。
上次和我弟聊天的時候,他說了句我很喜歡的話 他說:「堅持無謂的完美主義是壓縮自己可以迭代的次數。」
最近喜歡晚上騎著 Ubike 邊騎邊整理思緒 看著流動的風景沉澱一下自己看的書與文。 還是要給自己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讓一定密度的孤獨撐出一個空間和自己對話。
「為什麼同一本財經商業書,大家的評價會如此不同?」 Nicolas Cole 提出的4A架構,有助於我們理解創作者聲線的差異,以及做為讀者品味上的不同。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習如何學習成為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從改變思維方式到自我測驗,本文深入探討了有效學習的策略,鼓勵讀者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而非被動接受資訊。透過提問和反思,學習者能更好地理解知識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想要一邊成長同時又看起來光鮮亮麗是不可能的
本文特別提到Adam Grant的《隱性潛能》及Brianna Wiest的《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兩本書都深入剖析了自我懷疑與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不適。透過這些作品,可以反思自身在追求成功過程中的行為模式,並學習如何克服阻礙自己進步的心魔。
上次和我弟聊天的時候,他說了句我很喜歡的話 他說:「堅持無謂的完美主義是壓縮自己可以迭代的次數。」
最近喜歡晚上騎著 Ubike 邊騎邊整理思緒 看著流動的風景沉澱一下自己看的書與文。 還是要給自己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 讓一定密度的孤獨撐出一個空間和自己對話。
「為什麼同一本財經商業書,大家的評價會如此不同?」 Nicolas Cole 提出的4A架構,有助於我們理解創作者聲線的差異,以及做為讀者品味上的不同。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學習如何學習成為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從改變思維方式到自我測驗,本文深入探討了有效學習的策略,鼓勵讀者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而非被動接受資訊。透過提問和反思,學習者能更好地理解知識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
想要一邊成長同時又看起來光鮮亮麗是不可能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近來IG以及微信加了不少網友,想說來認識新朋友拓展一下各種機會,找愛還是討拍我也還在思考我這行為背後的需求,總之,近來跟很多網友有相當多的互動,這一來一往之間許多的對話,都千篇一律的讓我感受是非常煩,但是我的情緒又讓我不死心的一直加新的好友,思考這件事我的反應像是一直想要跟外界有連結,但是之後發現那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提到「陌生人」你下意識的反應是? 1、警惕提防,保持距離 2、沒啥感覺,默默飄過 3、喜歡跟陌生人嘮嗑 4、被陌生人的善意溫暖過 請投票!!!
大家平常會使用交友軟體嗎?是否跟我一樣,曾經面臨過「要不要跟網友約見面」這個難題呢?擔心自己的長相會讓對方失望、擔心對方有企圖,會對自己亂來、擔心實際見面後會跟網路上的有落差......擔心東擔心西的,我想跟大家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心得,如何將「見網友」這件事,從「徬徨害怕」變成現在能夠「以平常心面對」
Thumbnail
在《孤獨社會》一書中,作者三浦展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日益嚴重的孤獨現象,並將其稱為「孤單社會」。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是,數位技術的發展雖然拉近了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距離,但卻在現實中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疏離。本文將觀察和描述技術發展如何影響人際互動,並探討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面對孤獨的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脫離校園進入社會多年,深深體會身處“社會”這個大染缸的複雜人際關系有多麽困難。 關於為人處世、社交關系、自我成長,都是比較精煉的洞察,希望對你我有所啟發。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近來IG以及微信加了不少網友,想說來認識新朋友拓展一下各種機會,找愛還是討拍我也還在思考我這行為背後的需求,總之,近來跟很多網友有相當多的互動,這一來一往之間許多的對話,都千篇一律的讓我感受是非常煩,但是我的情緒又讓我不死心的一直加新的好友,思考這件事我的反應像是一直想要跟外界有連結,但是之後發現那
Thumbnail
人際網路在任何時候都很重要,但是有的人誤會了「人脈」的意思,覺得只要每天都有不同的局,跟越多人吃過飯、拍過照,就是擁有了人脈,其實大部分時候只是擁有了「名片」 以前我年輕的時候也會想要突破自己的圈層,想跟厲害的人多相處、多學習 「向上社交」指的不應該只是針對「社經地位」⋯⋯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提到「陌生人」你下意識的反應是? 1、警惕提防,保持距離 2、沒啥感覺,默默飄過 3、喜歡跟陌生人嘮嗑 4、被陌生人的善意溫暖過 請投票!!!
大家平常會使用交友軟體嗎?是否跟我一樣,曾經面臨過「要不要跟網友約見面」這個難題呢?擔心自己的長相會讓對方失望、擔心對方有企圖,會對自己亂來、擔心實際見面後會跟網路上的有落差......擔心東擔心西的,我想跟大家分享這一路走來的心得,如何將「見網友」這件事,從「徬徨害怕」變成現在能夠「以平常心面對」
Thumbnail
在《孤獨社會》一書中,作者三浦展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日益嚴重的孤獨現象,並將其稱為「孤單社會」。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是,數位技術的發展雖然拉近了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距離,但卻在現實中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疏離。本文將觀察和描述技術發展如何影響人際互動,並探討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面對孤獨的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有些人天生熱情,把周遭的人都看作是跟自己親近的人,有好的東西,即使才剛認識,也樂於分享,有好康的消息,總是逢人就說,「自己人好商量、大家都是自己人、我把你當自己人」成了這種人的口頭禪。 不可否認的,人是群聚的動物(至少對多數人而言是如此)。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彼此之間⋯⋯
Thumbnail
脫離校園進入社會多年,深深體會身處“社會”這個大染缸的複雜人際關系有多麽困難。 關於為人處世、社交關系、自我成長,都是比較精煉的洞察,希望對你我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