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會對網路上的陌生人說大實話」
這是資訊社會學裡面一個很有趣的主題。
社會學家Simmel (不是勇者欣美爾) 說:
陌生人不是今天來,明天走的人,而是今天來了,明天仍在的漫遊者。
這個看似詩意的話,到底在說什麼?
這邊就從他怎麼界定陌生人談起,在他那篇談論陌生人的文章裡面,他說所謂的陌生人並不是遠到天狼星那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全然陌生,而是類似那種在邊界的骨董貿易商 ( 遊戲中偶然會出現的那種神秘小商人),或是大家可以把他想成是某個時間點會出現的炸雞排攤的老闆,很常看到他,但其實也沒固定非在甚麼時候出現,但那個攤販就是很常在那邊,你會經過,偶爾去吃一下,但你說和他是朋友或很熟,好像也不完全,大概就是那種「既遠實近」的關係。
網友或是脆友,大概也是這種概念,很常看到的漫遊者,偶爾同軌但未必一路。
距離是 Simmel 思想中一個很迷人的存在,他的思想有著雙面性的辯證,陌生人恰好就是在於一個難以分辨「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半熟蛋的狀態,所以也會為團體注入新的活力,你可以把他想成「轉學生」、「轉系生」,他都對於既有群體來說是一種謎霧般的漫遊存在。
而網路使得各種距離被錯置了起來,過往人們的「物理距離」、「社會距離」、「心理距離」是等同的,你住的區域、往來的人,基本上就等於你社會來往與心靈交涉的深度
而都市化先是打破了這件事情,都市的誕生,就是大量陌生人出現的開始,而人們無法像是在過去很親密的鄉里或小鎮那樣對每一個人都投以高度的能量,疏離與禮貌性忽視則開始變成一種在都市求生的技能或是社會本能。
但另一方面,網路讓我們更容易撞見,物理距離很遠,心理距離很近的人,因為有共同的興趣而被這樣串聯在一起,而我可能對他是一無所知的。而這樣的錯置也產生了一個有趣的場景,有人因為著迷於影視節目而對於遠方洛杉磯的某個刺青社群如數家珍,但可能對於家裡巷口或是身邊的人卻所知甚少。
而社會距離的遠近,就是在於傳一個消息有多快會回到原本的生活圈,如果離生活圈比較遠那就是社會距離比較遠,而面對離原本社會生活圈較遠的,就會比較沒有壓力的可以暢所欲言,之前看到一個說法是「近乎告解式的坦承」。
當然這距離是動態的,會隨著原本私密或是距離遠的關係被拉近,而會有所改變
某些謎霧散去,分類變得更加清晰,而一些話在設想可能被誰看到後,也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