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的小孩不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自認從小就是一個聽話的小孩,也是家長老師們眼中的「乖小孩」,經常能在他人的稱讚中獲得些許成就,然而越長越大,卻發現聽話的小孩其實並不快樂。

考試拿高分,順從家長老師的話,對我來說並不困難,尤其我的父母皆在學校服務,老師們喜歡甚麼,討厭甚麼,對我來說更是再清楚不過了,而在乖乖聽話後,又能獲得相對應的讚美,何樂而不為呢?

raw-image

就這點而言,我認為其實聽話的小孩跟叛逆的小孩,行為背後的動機相差無幾,只是一個是用符合社會(或是重要他人)期待的方式,後者則是用激進且不符道德期待的標準,但終究,都是想要獲得他人的關注。

而後年紀漸長,接觸更多資訊,認識不同的價值觀,自會有心中想要嘗試的事物,心之所向與長輩們的期待不可能全盤相同,在我眼中,過往看似合理的限制漸漸成為毫無意義枷鎖,束縛著我奔向自由的天空。

至此,我相信許多正值青年的同學也正歷經著,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點燃雙方情緒,在每一次的爭吵中毫無進展,最後傷透彼此的心。我聽過無數朋友的描述,也不願破壞自己最自豪的家庭關係,卻只能將自己的委屈放置心底。所以,聽話的小孩並不快樂。

所有人都叫我們要溝通,卻沒人教我們如何溝通。

溝通溝通,有衝突就要溝通,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如何實踐仍是千古難題,各大家庭教育專家雖厲害,卻也難為千千萬萬個家庭個案開出處方,我們唯一的能做的,就是不停嘗試。

raw-image

每每在受到限制之時,我的大腦總是會出現「為什麼要這樣?」,「到底為什麼不讓我做?」我後來覺得,與其私自揣測,不如直接開口問,也有幸我有開明的父母,願意坐下來和我好好聊聊,並說明每一個建議的原因和理由。當然過程中自然不會像是文章中草草兩句話如此簡單容易,但至少,在每一次的對談中,都是在一同尋找解方。

後來想想,年紀漸增,我們在意的可能不再僅限結果,而是過程。我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認識世界,自然會希望能參與每一次的重要決定。其實說穿了,就只是我們不想被當作小孩對待,而是更想讓別人用大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罷了。

所以說,聽話的小孩不快樂,是否快樂的重點從來不是是否聽話,而是在於是否擺脫「小孩」,本非易事,艱難卻也值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勳勳的巴拉巴拉
10會員
31內容數
隨筆寫寫,整理心情、腦袋與人生。
勳勳的巴拉巴拉的其他內容
2025/02/01
2025/1/29,大年初一,我在屏東過年。 這是傳統了,從小我們家就會開近乎5小時的高速公路到爸爸的屏東老家過年,小時候的記憶,屏東是一個很快樂的地方,叫不完的長輩、數不清的壓歲錢、還有吃不完的糖果餅乾。沒有被各種目標追著跑的生活,步調過得慢,但時間過得快。
2025/02/01
2025/1/29,大年初一,我在屏東過年。 這是傳統了,從小我們家就會開近乎5小時的高速公路到爸爸的屏東老家過年,小時候的記憶,屏東是一個很快樂的地方,叫不完的長輩、數不清的壓歲錢、還有吃不完的糖果餅乾。沒有被各種目標追著跑的生活,步調過得慢,但時間過得快。
2025/01/25
我經常覺得台灣社會過度重視理工科系,而缺乏對於文化的重視與培養,家長想要孩子走的道路以醫科或理工為主,而在AI崛起後,這種趨勢不減反增。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過度重視理工科系究竟是好是壞?
Thumbnail
2025/01/25
我經常覺得台灣社會過度重視理工科系,而缺乏對於文化的重視與培養,家長想要孩子走的道路以醫科或理工為主,而在AI崛起後,這種趨勢不減反增。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過度重視理工科系究竟是好是壞?
Thumbnail
2025/01/04
轉眼間已然退伍,這四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生有四個月無憂無慮,實屬難得。退伍後不急著馬上工作,畢竟未來要工作個三四十年的,年前的這段時間,我想留給自己。話雖如此,若想過年後進入職場,現在還是得做些努力的,瀏覽工作的同時,卻感到一絲恐懼和焦慮。
2025/01/04
轉眼間已然退伍,這四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生有四個月無憂無慮,實屬難得。退伍後不急著馬上工作,畢竟未來要工作個三四十年的,年前的這段時間,我想留給自己。話雖如此,若想過年後進入職場,現在還是得做些努力的,瀏覽工作的同時,卻感到一絲恐懼和焦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時候,我算是那群不那麼幸福的小孩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常常吵架,讓家裡死氣沈沈的。我還小,不敢吭聲,深怕自己說了些什麼會被掃到颱風尾。在學校裡,我和班上的同學玩在一塊,下課時我們聊天、玩鬼抓人和躲貓貓,感情十分融洽。然而,我卻時常從他們嘴中聽到一些刺耳的話語,嘲諷我的外貌。當時的我還小,覺得這都沒
Thumbnail
小時候,我算是那群不那麼幸福的小孩中的一員。爸爸媽媽常常吵架,讓家裡死氣沈沈的。我還小,不敢吭聲,深怕自己說了些什麼會被掃到颱風尾。在學校裡,我和班上的同學玩在一塊,下課時我們聊天、玩鬼抓人和躲貓貓,感情十分融洽。然而,我卻時常從他們嘴中聽到一些刺耳的話語,嘲諷我的外貌。當時的我還小,覺得這都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Thumbnail
每每我聽到家長跟老師溝通,都好辛苦,講得「落落長」又不能打斷。現在的家長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小孩也很多規劃,所以一講起來就是沒完沒了。 每次在音樂教室聽到小調都很哀傷,如果小孩彈得又不怎麼樣更想哭,孩子都很聰明,知道我在外面聽,他就會有壓力,所以常叫我去逛一逛,等他下課再來接他就好。我其實最大的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