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討厭我,未來會感謝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這句話在小說中、戲劇中常常出現這一句話,情況大多都是在父母親或家人讓小孩按照他們所說的建議去做後,對孩子所說的話,有時候話語會有些許不同,有時會聽到另外一句「你現在對我們說的話不能理解,但長大後甚至是未來你會感激我的」,但每當聽到這句話時,不免產生一些疑問,為何說這句話的人會這麼肯定孩子未來一定會感激他呢?為什麼不會擔心萬一孩子的未來跟自己所想的不同,該怎麼辦呢?

  人家說計畫趕不上變化方法也不一定全然適用,就像未來有著太多未知,可也因為未知所以每一項經歷都像是在開驚喜箱一樣有好有壞,但是好是壞依照每個人想法角度不同,定義也就變得不同,也因選擇不同所以得到的箱子更是不同,那有這麼多的不肯定以及不確定,又怎麼肯定給的答案是絕對適用的,甚至感謝呢?

  父母和親人的人生歷練並不假,這是肯定的,可是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所有人生中的高低起伏也都是真實的對吧?那一切也都是經過各種想法和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所得來的啊,那麼大人們是這樣過來的,孩子們也是可以這樣過來的。是,當家人和父母的或許就是知道自己走過來多麼不容易,所以不希望孩子跟自已走一樣的路,或著希望孩子少吃一點苦,生活可以過得更開心一些,所謂天下父母心,這想法可以理解。

  在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眼前有一個非常燙的熱水壺,大人知道熱水壺很燙碰到會燙傷所以不敢碰,但孩子不知道,所以大人跟孩子說不可以碰會受傷,可是有天大人不在孩子身邊,孩子不小心碰到了熱水壺痛得哇哇大哭,但卻只是哭著,因為他不知道碰到熱水壺燙到後該怎麼辦,大人只跟他說不可以碰沒有告訴他萬一真的碰到了又該怎麼做,以上述所說大人錯了嗎?還是說孩子錯了嗎?我覺得雙方都沒有錯,大人有事先提醒但沒辦法提前預知所有情況,而孩子雖然聽了大人所說但也沒有再追問。

  經過上述所說以及例子,在這也分享自己本身的一個想法觀念,「只要這件事不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其實讓孩子嘗試也不是件壞事」,甚至說一句直接的,每個人不都是經過各種考驗過來的嗎?人之所以都不一樣,就是藉由喜怒哀樂和各類型事情組合在一起,才造就了每一個人的人生獨特性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最討厭的就是父母對我說這句話…所以現在我兒子說什麼,我都回他說“哦!隨便啊!你高興就好!”🤪🤪🤪叛逆的媽媽。
宇彗星-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0
林燃(創作小說家) 但是把選擇權和決定權交給孩子,感覺是更好的選擇,讓孩子從小學會為自己負責,很好啊!(結果現在才發現沒有回覆,抱歉抱歉。)
avatar-img
宇彗星的沙龍
79會員
146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宇彗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11
2024/05/11
2024/03/15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2024/03/15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2024/03/14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2024/03/14
以下內容皆以本人想法提出,也歡迎格友們友善討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承認自己是個壞掉的孩子,大人總是希望著下一代可以過得好,或者可以超越他們,有時候會常常聽到他們給予我們各種建議,當有一天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卻又會被批判或者溝通很難達成共識,明明是想要在父母心中獲得信任,但似乎只有感受到被指教,所以得到更多的是不信任的感覺,然後重複這個模式,直到有天開始發現不對勁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父母總是期待孩子擁有幸福的未來,卻忽略了青少年在成長階段有多麼需要自己做決定,應該協助他們經歷完整人生。讓孩子自己摸索、跌倒、爬起,體驗酸甜苦辣,最終他們仍可尋得適合自己的路。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