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休息和請求支援的權利

更新於 2024/09/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失智,是我們的生命仍在前進,而記憶卻已經步入盡頭的一種認知障礙。


失智的感覺,就像被困在迷霧森林裡,面對逐漸失序的家人,面對逐漸被抹去的記憶,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任何看似失衡的行為問題,其實,背後都蘊含著一個療癒的機會,面對失智症家人,唯有多一分理解,我們才能少一分的身心負擔。


如果有朝一日,我們與家人相處的時光,開始被遺忘取代,我們在疲於工作,忙於照顧家人之餘,是否能不留白的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呢?


答案是肯定的。


當家人失智時》這本書告訴我們:罹患失智症的家人還是有選擇生活樣貌的權利,而照顧者也不需要一個人撐著。


失智症照顧者在面對家人的日常需求,與失能的行為變化時,會經歷焦慮、憂鬱、無助等一系列的情緒反應。


一個人生病,往往是整個家改變的開端。


或許,我們在陪伴失智家人的同時,我們也是在攬鏡自照。透過孤單而精疲力竭的照護過程,我們才得以把自己看得更清楚,瞭解得更透徹。


需要照顧的,不只是失智家人,還包括自己,我們都要懂得正視自己的情緒負荷,避免讓自己成為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結論與感想



「總統要派人追殺我!」在我遙遠又恍惚的印象中,我老爸總是疑神疑鬼地拿著收音機,對著我這麼叨叨絮絮。


我對失智症的記憶點,便是從這句話展開。


我老爸是一個失智症患者,他嚴重的時候,不僅有妄想,無法辨識其他的家人,到最後,他連自理能力也喪失了。


失智症的病程變化大多是緩慢的、漸進的,中間的階段轉變不會有明顯的跡象。


我曾經跟失智症照顧者的朋友探討過,他們大多會長吁短嘆,面露遺憾地說:「要是當初我能再多點耐心就好了。」


為了照料失智症家人,許多朋友身為主要照顧者,時常得放棄原本的工作和生活,並一肩扛起家計與照顧的責任。


在壓力不被緩解,緊繃的情緒沒有宣洩出口的情況下,很多照顧者,不但失去自己的人生,他們同時也是家中最常被忽略的背影。


事實上,我們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建立照顧工作。


比如,《當家人失智時》書中提到的,芳香療法有助於延緩失智,並且,當植物與香氣的多樣性結合起來時,能創造一個撫慰人心的療癒環境。


照顧失智症家人就像照顧孩子,有時候,我們需要平衡家庭照顧與個人生活,我們也很需要照顧好自己,讓家人有尊嚴,開心地過每一天。



raw-image


PS:感謝幸福文化贈書,這本書是照顧者的心靈綠洲,推薦給大家❤️


#幸福文化

#當家人失智時

avatar-img
36會員
150內容數
閱讀、瑜珈、日記書寫、和大自然接觸,這些都是協助自己靜心,認識自己的方式。當我們沉浸其中時,我們更能在日常生活裡,享受灑落的陽光,和呼吸清爽的微風、清新的空氣。 繼續昂首闊步的走下去,生命一定會開始改變的,即便中途有短暫的停頓,或是倒退,但只要你堅持,足夠相信自己,現在播下的種子,有朝一日肯定會開花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itta的心語錄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而所謂「精神上的自由」,意思是,讓自己的情緒不受他人壓迫和制約。 想待人溫柔,想與人為善,是身而為人再自然不過的情感。 然而,即便我們努力達到別人的要求,即便我們壓抑自己內在的聲音,而遷就於一段關係,我們還是不免被「帶刺之人」傷害,於是就這麼陷在痛苦的迴圈裡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人生充滿崎嶇,感覺痛苦呢? 那是因為,我們怎麼想,就會怎麼感覺。 我們身處的社會重視思考多過於感覺,我們總是被教導著思考便是一切,並且壓抑住感覺。 隨著我們長大成人,我們就像被思考硬殼給困住,我們遵循世俗的教誨,覺得應該要符合別人期待,因而,無法幸福地活著。
我們總是習慣為自己做各種周密的計劃,權衡著可能發生的利弊與得失,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都被外物所遮蔽,因而耗盡心力。 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想著自己所沒有的,他自然會在現實中得到相同的結果。 每個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事實上,無論是乍看之下多麼神奇的事物,無論我們在頭腦裡抱有什麼
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你願望成真 我們可以透過簡短扼要的指令,就能讓某件事情發生嗎? 《天賦的力量》作者內維爾認為:我們活在無數實相共存的無限網絡之中,我們每個人的內裡,都蟄伏著一位崇高本性的創造者。 事實上,出現在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基於「意識的指令」,此時此刻,我們正在將我們所意識到
願望是生命的禮物 誰是天選之子,注定要體驗並享受無窮無盡的豐饒呢?誰天生就自帶主角光環,注定是轉運造命的小褔星呢? 《潛富》告訴你,生命最偉大的運作之道,從來是大道至簡的。 在你之內,有一股無限的力量,可以提振你、指引你,帶你走向成功與富足的殿堂,它能夠讓你致富,讓你活出榮耀,這股
每個人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而所謂「精神上的自由」,意思是,讓自己的情緒不受他人壓迫和制約。 想待人溫柔,想與人為善,是身而為人再自然不過的情感。 然而,即便我們努力達到別人的要求,即便我們壓抑自己內在的聲音,而遷就於一段關係,我們還是不免被「帶刺之人」傷害,於是就這麼陷在痛苦的迴圈裡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人生充滿崎嶇,感覺痛苦呢? 那是因為,我們怎麼想,就會怎麼感覺。 我們身處的社會重視思考多過於感覺,我們總是被教導著思考便是一切,並且壓抑住感覺。 隨著我們長大成人,我們就像被思考硬殼給困住,我們遵循世俗的教誨,覺得應該要符合別人期待,因而,無法幸福地活著。
我們總是習慣為自己做各種周密的計劃,權衡著可能發生的利弊與得失,很多時候,我們的內心都被外物所遮蔽,因而耗盡心力。 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想著自己所沒有的,他自然會在現實中得到相同的結果。 每個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事實上,無論是乍看之下多麼神奇的事物,無論我們在頭腦裡抱有什麼
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你願望成真 我們可以透過簡短扼要的指令,就能讓某件事情發生嗎? 《天賦的力量》作者內維爾認為:我們活在無數實相共存的無限網絡之中,我們每個人的內裡,都蟄伏著一位崇高本性的創造者。 事實上,出現在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是基於「意識的指令」,此時此刻,我們正在將我們所意識到
願望是生命的禮物 誰是天選之子,注定要體驗並享受無窮無盡的豐饒呢?誰天生就自帶主角光環,注定是轉運造命的小褔星呢? 《潛富》告訴你,生命最偉大的運作之道,從來是大道至簡的。 在你之內,有一股無限的力量,可以提振你、指引你,帶你走向成功與富足的殿堂,它能夠讓你致富,讓你活出榮耀,這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承接上一回,我的父親確診輕度失智。   照X光,他的大腦前額葉部分萎縮。那個部位主要是掌管情緒和語言的部分,難怪就覺得他有的時候好像抓不太到別人說話的語意,或答非所問之類的,但這種類型的失智,初期是很難被察覺出來的,我們一開始也以為他沒仔細聽人家在講話,也從來沒想過居然是這樣。   會發現是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根據以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民國110年12月底的數據,推估民國110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12,166人,佔全國總人口1.34 %,亦即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正常的老化過程。許多家屬錯誤地認為患者只是變得老糊塗或固執,以為這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因此忽略了帶患者就醫的重要性。但事實上,這些症狀表明他們已經患病,應該接受治療。 如何有效照顧患者,並與他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成為許多家庭和照護者面臨的一大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您認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失智照顧以年來算,從確診發病到現在問題也越來越多也越麻煩。 無論是失智、帕金森氏症或是長期慢性疾病最終都會遇到腎衰竭與多重器官衰竭而往生。 〔人身可以使用權但永遠不可能擁有這身體〕,人類都是風、火、水、土所組成 風是呼吸、空氣、流動也是基礎存活在世界上的開始 新生兒挽出時也是醫師團隊最緊張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小說家凌明玉所著的《此處收不到訊號》,講述一個受到失智症襲擊的家庭,九個章節、為期一年的時間軸,看似不長的篇幅卻極為細膩地描寫出那些,對於處於超高齡化社會的人們,所應該了解的真相。
Thumbnail
  承接上一回,我的父親確診輕度失智。   照X光,他的大腦前額葉部分萎縮。那個部位主要是掌管情緒和語言的部分,難怪就覺得他有的時候好像抓不太到別人說話的語意,或答非所問之類的,但這種類型的失智,初期是很難被察覺出來的,我們一開始也以為他沒仔細聽人家在講話,也從來沒想過居然是這樣。   會發現是
Thumbnail
失智症的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退化,與一般老化的短暫忘記不同,失智症者常完全忘記所做所為,甚或自己是誰等重要記憶。這也經常導致生活上的干擾、個性改變或妄想,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根據以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民國110年12月底的數據,推估民國110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12,166人,佔全國總人口1.34 %,亦即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