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人在實習前一起參加了「臺南市113年環境教育繪本」比賽的空氣品質組,無預警被提前公布落選,想想心血就這樣白費稍顯可惜,於是微調頁次、補上姓名,在此分享。
小小檢討|除了畫風的不穩定,內容的幾個問題可能是:把教育目的想得太刻板;在淨化區的解釋缺乏故事性鋪陳和符合讀者的語氣調整;字數和畫面的安排也有待重新設計;如果地區設定能更細膩或深刻,也是可以再改善的。
簡單紀錄繪本產生過程|若之後課堂想讓學生自製繪本,可依此調整、補充細節
step1:尋找喜歡的繪本圖畫風格,細從上色筆觸與方式、畫風、字體、對白呈現方式……各方面尋找靈感。
step2:確定故事主題,可能與step1相互影響,如字體和繪本風格相互影響,又,故事走向有不同的適合畫風。
step3:討論內容,文字部分需整理大致的故事線、需要科普的知識。若是參賽可條列出所有內容要求,一一思考如何呼應、確實融入。此階段可以使用ChatGPT,激發創意。(是否先有一定架構和想法再問AI,再另外討論!)
step4:細寫故事,畫分鏡表,相互調整。思考如何區分人物對話和旁白的文字呈現。
step5:依分鏡表完成繪圖並加上文字。內容完工。
step6:實體產出。此階段依不同需求,可選擇封面與內容的材質,也要預留時間給印刷過程的檔案調整和作業時間,必要但瑣碎。(也可藉機跟學生分享編輯的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