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Vivi當年半工半讀從私立大學的英語系畢業後,在原本打工的公司成為正職的總務行政。她想在這家健全的公司中,運用公司資源或自我投資,每1-2年精進至少一項技能。到職不到半年,公司正巧啟動了一項大規模的系統導入專案,各單位都要派一名聯絡窗口。當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時,Vivi卻積極爭取參與,還擔任了協助整合各部門需求的總窗口。短時間內,她掌握了公司運作方式、建立人脈,也提升了跨部門溝通能力。
專案結束後Vivi報名了程式設計課程,同時請調至公司的IT子公司,從助理做起。她常常請教主管和其他工程師該如何在IT領域發展,兩年內取得幾張相關證照並升為系統工程師。再兩年後,Vivi開始擔任專案經理,無論專案成功或失敗,她都學到許多寶貴經驗。接著她在主管的支持下,參加專案管理師課程,並取得證照。
Vivi並未止步於此,她一直運用線上資源來提升自己的外語能力,一方面也爭取擔任管理職,提升領導團隊的技能與範疇。在34歲那年,母公司IT部門主管出缺,Vivi雖非科班出身,但因具備專業技能且擅於溝通,加上始終積極的態度,讓她獲得破格晉升,成為高階管理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
這樣簡述Vivi的經歷,彷彿她是命運的寵兒,每一次都遇到好機運好主管,但實際上,我知道她有多努力多自律才能走到這裡。有這樣一位朋友,真的很激勵人心,我在她身上看到一個重要的特質:機會心態。
和機會心態相反的,是受雇心態。很多人在面試時都會說:「我學得很快、願意面對挑戰……」等真的進了公司,卻彷彿感情上的渣男,把當初的山盟海誓都拋在腦後。他們抱持著受雇心態在工作,認為公司付錢給我,我就是交差了事,又沒有對不起誰。受雇心態的人往往只關注於完成任務和領取薪水;受雇心態的人往往覺得工作單調和枯燥,所以缺乏動力和熱情;受雇心態的人常常只想把在公司的時間耗掉,所以抗拒新的任務或工作上的更動。
我們的上一輩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做到退休,然而在快速變動的現在,這已成為歷史。因此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擁抱機會心態,有意識地經營自我的成長。
機會心態,就是看待主管指派的任務,不僅僅是工作,更是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無論是新的項目、挑戰或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都能夠讓我們學到新的知識和技能。不僅如此,機會心態讓人主動尋找挑戰與學習的機會,並且持續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例如遇到困難的任務時,可以學到該如何解決問題;參與新的專案時,可以學到如何與團隊合作和溝通。
培養機會心態有幾個關鍵:
設定個人目標:明確知道自己想要達成什麼目標,並且持續地追求和努力。
主動找資源:主動尋找機會去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根據目標制定或調整具體可行的計畫,包括主動參與公司內外機會、參與訓練課程、尋求指導……除了關注KPI,更關心自身的職涯發展。
成長型思維:即使沒有成功,也能從中發現學習點,知道自己下一次可以更好。
經常反思與調整:在完成任務後,反思自己的表現;也定期評估與檢視自己的進展,並根據需要調整目標與計畫,以確保個人發展能隨著職涯變化而靈活調整。
這幾次我帶領設計個人發展計畫的工作坊,邀請學員撰寫自己的未來履歷,有學員跟我說:「我想過自己的未來,但卻從來沒有把它寫下來過。看到未來白紙黑字的在眼前,帶來很大的激勵。」
在此我也鼓勵各位讀者,試著去撰寫一份你的未來履歷,想想你需要補足哪些技能,並且從現在開始調整自己,用機會心態去面對工作--把握甚至爭取組織和主管給你的每一份任務與挑戰--這將有助於你的成長,也能讓你能在早上鬧鐘響起,就充滿動力與衝勁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