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金錢焦慮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天啊!怎麼會這樣?」錢怎麼都留不住?債務越滾越大

總覺得自己不懂理財,財務漏洞越來越大,恐懼財務問題有狀況

如果你覺得自己對金錢的管理一知半解,不知道該如何有效地讓金錢為自己工作

債務和財富都是金錢,你想要哪一個?

看著存款的浮動就感到焦慮恐慌,也許你是患了「金錢焦慮症」!種種來自對錢不夠的想像帶來焦慮,讓你漸漸過得不開心!到底如何才能如何擺脫金錢焦慮、找回內心的平安富足呢?

我認同賺錢不容易也很辛苦,但無可否認的是,在這個科技世代,賺錢的機會其實很多,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人生」,現在過的人生和沒有實現的人生。

無論哪一種人生,我們都希望永遠不必擔心錢

金錢並非萬能」,金錢只是為達目標的手段,人生有其他重要且有意義之事。

瞭解你是誰,瞭解你的個性,是徹底改變財務習慣的重要第一步。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商業分析師吉兒.施萊辛格分析:「多數情況下,只要談到錢,『恐懼』和『貪婪』這兩種情緒會特別困擾我們。我們害怕失去所有,並渴望得到更多。」人們往往受制於自身情緒和偏見,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自制偏誤(restraint bias)、樂觀偏誤(optimism bias)等偏誤可能導致我們做出某些不明智的決定。

若有人聲稱財務管理『很煩』,我猜表面之下一定潛伏著恐懼感。或許,這些人害怕無法達成財務夢想,不想面對財務『現實面』,因此築牆防衛,設下一道稱之為『厭煩』的障礙。

理財的關鍵在於「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審視自己的金錢問題,思考這些問題如何深植在你的行為裡至關重要。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根據宇宙吸引力法則,當你越渴望賺錢的時候,越難賺到錢,為什麼?因為此刻你內在感到匱乏,宇宙絕對知道這一點,所以它會不斷讓你體驗到匱乏的感覺。唯有當你的內在感到豐盛時,才能顯化外在的富足。

該如何破除對金錢的恐懼呢?老實說,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回答。

窮人思維基因將金錢視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金錢內在始終充滿恐懼。他們總認為花出去的錢就再也回不來,或者賺錢很難,錢必須節省著花......

窮人為什麼窮?因為他們內心種下了匱乏和恐懼的種子,怕什麼來什麼,怕窮就會來窮,怕病就會來病。

就像是,一顆大樹要能長得又高又壯,從樹葉上澆水是沒有用的,你得重根適量的澆水施肥照顧,也就是如何培養一顆富腦袋。

raw-image

當一個人對金錢患有得失和恐懼,通常內心也無法獲得平靜。將金錢視為一種工具,努力去使用並駕馭它,讓你成為金錢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同時相信花出去的錢,總有一天,它會以更多的方式回到你的身邊。

錢只是一種生活「工具」,卻是影響我們的情緒,甚至有人為了錢而失去自我。原因在於,我們把錢視為社會地位的唯一衡量指標,認為「其他人」都是用錢在衡量我們。

想擺脫金錢焦慮症,要練習將目光放回自己身上,戒除有錢才能如何如何的思維,問問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明白錢不是衡量自身價值的唯一指標。許多人的金錢焦慮,是來自過往經驗連結了花錢與貧窮的恐懼,練習將錢視為生活的工具,而非目標,才能實現內心的平安和富足。

其實你想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不一定要賺更多錢才能達成,像是:培養一些自己負擔得起的興趣,替自己設立短期且容易達成的目標。享受自己擁有的一切、找到自己的價值,就能不在意他人如何衡量我們,不再被金錢綑綁。

《富爸爸‧窮爸爸》中的富爸爸如此告誡孩子們。要克服對錢的恐懼,學習當金錢的主人,並善用財務,將它視為過上美好人生的工具,才能擁有真正的富足人生。

做對的事,錢會自動到來;做錯的事,錢會自動離開。要盡早清理不當金錢頻率,把坑洞補好,有債速清,才不會讓自己一直忙著賺錢、漏光、再賺錢……陷入疲於奔命的負向循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是有那麼一點點🤏金錢焦慮。
avatar-img
禾氣好財的沙龍
49會員
208內容數
這是我的小小沙龍,分享我的生活和感想,月有圓缺 ,人有禍福 ,會想寫文章的原因是,希望能實現夢想,不知道從哪個時候開始,好像是學生時期又好像是出社會以後,我嚮往可以靠寫文章或是說話賺錢,但不行動只會光想不做,到現在一事無成!年紀到了一定的瓶頸了,我想我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好吧!有想法就動起來,希望我能持續堅持下去 。
禾氣好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覺得自己是個從以前就非常有個人意識的固執人士 我會痛恨那些騙人的直銷商,用不切實際方式去洗腦想賺錢的人 但痛恨歸痛恨,我年輕時也嚮往過加入直銷能賺錢的美夢 推廣好產品是行銷力的一種沒有什麼錯 直到我認識的直銷夥伴忽然離開消失,頓時茫然,不知人生該怎麼過 渾渾噩噩的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不知道充
2025/04/17
我覺得自己是個從以前就非常有個人意識的固執人士 我會痛恨那些騙人的直銷商,用不切實際方式去洗腦想賺錢的人 但痛恨歸痛恨,我年輕時也嚮往過加入直銷能賺錢的美夢 推廣好產品是行銷力的一種沒有什麼錯 直到我認識的直銷夥伴忽然離開消失,頓時茫然,不知人生該怎麼過 渾渾噩噩的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不知道充
2025/04/17
新竹縣曾經發生一起黑吃黑的悲劇 卅一歲陳姓男子,在住處被人闖入擄走,據警方了解被害人陳男過去都居住在台中市,去年底才回到竹縣竹北住處,但不常在家,並以每月七萬多元租一輛BMW轎車, 詐騙集團成員3人犯案前兩度到陳男家附近勘查地形,凌晨時,徐男先攀爬陳家窗戶入內開門,讓其他同夥進來,但他們發現陳男
Thumbnail
2025/04/17
新竹縣曾經發生一起黑吃黑的悲劇 卅一歲陳姓男子,在住處被人闖入擄走,據警方了解被害人陳男過去都居住在台中市,去年底才回到竹縣竹北住處,但不常在家,並以每月七萬多元租一輛BMW轎車, 詐騙集團成員3人犯案前兩度到陳男家附近勘查地形,凌晨時,徐男先攀爬陳家窗戶入內開門,讓其他同夥進來,但他們發現陳男
Thumbnail
2025/04/17
想兼職打工工作賺錢 日薪多少才會吸引人呢? 真的拿得到錢嗎? 詐騙集團近期以日薪3000、2000元等為計算招募外勤人員幫忙跟被害者面交收錢, 甚至開出日薪5千到一萬塊,還會有額外抽成可以領 為招募車手幫忙收錢,詐騙集團會畫大餅,讓人以為可以領到高薪,實際上不是這樣。 集團人員會宣稱只是收錢
2025/04/17
想兼職打工工作賺錢 日薪多少才會吸引人呢? 真的拿得到錢嗎? 詐騙集團近期以日薪3000、2000元等為計算招募外勤人員幫忙跟被害者面交收錢, 甚至開出日薪5千到一萬塊,還會有額外抽成可以領 為招募車手幫忙收錢,詐騙集團會畫大餅,讓人以為可以領到高薪,實際上不是這樣。 集團人員會宣稱只是收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我相信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太多的,我也相信許多人的人生課題都跟錢有關,有人想要更多的錢過想要的生活,有人還受困於各式的貸款中,對於問題的解答,常是期待中一筆樂透,或是嫁入豪門,就可以解決。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提到,傳統的理財建議效果很差,他認為用預算控制花費所能解決的問題都是暫時的,這只會帶來
Thumbnail
金錢焦慮來自生活中的Debuff,每個月的房租、水電、餐費、手機費等等,就像不斷的扣血、扣血。
Thumbnail
金錢焦慮來自生活中的Debuff,每個月的房租、水電、餐費、手機費等等,就像不斷的扣血、扣血。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幾乎每個人都會管理自己的銀行帳戶,如果入不敷出,我們會對生活感到焦慮;有了盈餘,我們就會拿來儲蓄、投資或消費 但很少人會關注自己的「心理帳戶」,每天在日常瑣事裡消耗精力而不自知 每個人都有他的柴米油鹽跟一地雞毛的日常要面對,所以要更記得提醒自己隨時看一下心理帳戶是否超支:
Thumbnail
幾乎每個人都會管理自己的銀行帳戶,如果入不敷出,我們會對生活感到焦慮;有了盈餘,我們就會拿來儲蓄、投資或消費 但很少人會關注自己的「心理帳戶」,每天在日常瑣事裡消耗精力而不自知 每個人都有他的柴米油鹽跟一地雞毛的日常要面對,所以要更記得提醒自己隨時看一下心理帳戶是否超支:
Thumbnail
別說錢不重要,當你離職時會深深明白有錢真好的道理,「錢到用時方恨少」,而且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比你還在意。 #有人認為,人生中有70%的煩惱來自於上班。 #可是不上班,會發現100%的煩惱都來自於沒錢。 沒錯,對於我有深刻的體會,金錢焦慮感會不自覺包覆生活。
Thumbnail
別說錢不重要,當你離職時會深深明白有錢真好的道理,「錢到用時方恨少」,而且你的家人朋友可能比你還在意。 #有人認為,人生中有70%的煩惱來自於上班。 #可是不上班,會發現100%的煩惱都來自於沒錢。 沒錯,對於我有深刻的體會,金錢焦慮感會不自覺包覆生活。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不管每月的財務狀況如何變化,真的有大筆支出,也要想辦法挺過來才是。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才不會因為一時的費用增加,而失去了持續往百萬被動收入前進的腳步。每一道考驗,都是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堅強。以此困境為出發點,可以思考那其他人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財務狀況呢?因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不管每月的財務狀況如何變化,真的有大筆支出,也要想辦法挺過來才是。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才不會因為一時的費用增加,而失去了持續往百萬被動收入前進的腳步。每一道考驗,都是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堅強。以此困境為出發點,可以思考那其他人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財務狀況呢?因
Thumbnail
常常在「賺錢」和「喜歡的事情」面前糾結嗎? 本次為大家準備的是「消融金錢恐懼的調頻訊息」 底下有三組數字,請憑直覺選一組吧。
Thumbnail
常常在「賺錢」和「喜歡的事情」面前糾結嗎? 本次為大家準備的是「消融金錢恐懼的調頻訊息」 底下有三組數字,請憑直覺選一組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