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商店的同事都是一些大一大二的弟弟妹妹們。深夜我上班,他們在隔壁的房子喝酒打麻將,時而到店門口抽菸。倚著牆,拋煙蒂,看起來無憂無慮。
昨晚和橄欖木筷架文字閒聊。他說:「到了這個年紀常常覺得,我是不是落後了。好像很多人已經『學會人生』,展現成熟的個性和樣貌。」
關於朋友給我的建議。一個朋友說,好好愛自己。另一個朋友說,做自己的主人。同樣的話反覆聽,聽多了,聽很多年,我還是不知道「愛自己」是什麼。皺眉頭,我聽不懂。
覺得自己白活了。聰明如我,如此認真,但沒有學會他們都知曉的東西。那些大一大二的弟弟妹妹們都可能更懂得愛自己。
我問ChatGPT,關於愛自己,它洋洋灑灑教科書式的回答,很詳盡。
橄欖木筷架說:「有時還真想等一個人來拯救我,但理性上就是得靠自己。這也是孤獨吧。」
寫給自己的「愛自己」建議
- 以更長的時間尺度檢視自己的成果。例如半年、2~3年再來嚴格看自己都不遲,延遲久一點時間再調整。不要每隔兩天就拿高標準的尺規檢查自己的成果,然後感到挫折,甚而毀棄每日的努力,不,需,要。花費足夠的時間讓事情累積。狀態的穩定是持續進步的基石。(耐心)
- 自戀缺乏需要誇張的自戀來補。捨棄感恩日記、10分鐘冥想靜坐等常見建議(當然想要還是可以做)。試著以「我怎麼會那麼棒」來推展至極致。例如我今天下班趁雨歇去跑步,嚴苛的自己會覺得這沒什麼,但我可以想:「天啊你太了不起了,又自律,又能抓緊下班空閒,又懂得照顧自己,全天下找不到你這麼優秀的人了」直到你覺得「好噁心喔怎麼連這種話都想得到」的時候,已經又鬆動了一點關於極度自我批判的嚴苛眼光了,我又給自己撒了撮自信亮粉。(自我肯定)
- 專注於微小而有意義的談話,主動敲朋友聯繫。孤獨是存在的本質,海德格認為人皆是被拋擲於世的。於是多主動找朋友,分享自己感受,也鼓勵對方分享他的,安住於各自新的發現,可以減少孤獨的不適,獲得支持。(人際支持)
AI時代,答案都有了,但你要確保寫下你自己的。
Ben & Jock《關係花園》收錄的「關係」摘句
接納絕望感,這種接納就是信心,並站在勇敢活下去的分界線。 ——Paul Tillich
愛是兩個孤獨的人互相保護、接觸和回應。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關係中你能學到的最深的人生功課,就是你不能擁有任何人。 ——D. Fitzpatrick
美好的婚姻是兩人都委任對方做自己孤獨的守護者。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