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是 podcast 的聽眾嗎?有沒有想過自己也來錄製一個呢?根據 SoundOn 的「 2023 年度聲音經濟報告書」,在台灣有 3,000 多位活躍創作者,每月帶來近萬集的 Podcast 內容。
每當我們準備開始一項新事物時,往往會先上網搜索資料,無論是設備選擇、錄製技巧,還是內容策劃,這些都是必經的功課。我們常看到成功案例的分享,但其實失敗的經歷也非常值得借鑒,能幫助更多人少走彎路。
我在 2024 年 4 月時萌生了製作 podcast 的想法,隨後開始籌備,並與夥伴錄製了 11 集後,最終頻道停止了更新。接下來,我將分享我們的籌備過程、錄製經驗、後期製作的點點滴滴,以及可以改進的地方,供大家參考。
前期準備
經營一個 Podcast 並不是簡單有設備就能開始錄音。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你需要思考許多層面:
- 頻道的核心價值、目標受重與風格定位
就像經營品牌一樣,必須知道品牌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你的品牌受重是誰?你想帶給你的受眾什麼樣的價值?我認為這是支撐節目的骨架,若沒有明確的定位,節目風格會變得不穩定。
- 確定人數
節目的錄製人數會直接影響節目的調性。可以根據你想要的效果來決定是單人主持還是多人對談。當然,不同的人數會面對不同的挑戰,例如: - 單人: 因為沒有搭檔,所以主持人需要強大的個人魅力來吸引聽眾。 若個人魅力不夠強烈、節目內容不夠吸引人,很可能會讓聽眾覺得無聊。
- 多人: 多人對談雖然可以增加互動感,為節目注入活力;但也會帶來另一種挑戰——需要避免「搶話」問題,彼此需要協調好主 key 和搭配默契,才能讓節目維持一定的水平。
- 主視覺
頻道的主視覺是建立品牌的重要一環,雖然視覺設計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很關鍵,但初期可以不用花太多精力在這上面。最重要的是節目的內容和主持人的表現,這才是吸引觀眾的關鍵。
- 錄製地點
根據預算與需求,你可以選擇錄音室或免費空間。我們曾經嘗試過以下兩種場地: - 對外出租的錄音室: 現在有很多對外出租的錄音室,專門租給podcaster、聲音創作者、音樂創作者等等。這些錄音室大多是以計時的方式來算價錢,也會提供一些必要的錄音設備。
- 免費空間: 為了節省開支,我們嘗試尋找免費的錄音空間,後來找到了位於西門町的「國家圖書館多媒體創意實驗中心」,這裡有不同的空間可以免費使用,只要有辦國家圖書館的借書證即可租借。雖然免費,但隔音並不是非常良好,有時我們錄製到一半就會聽到隔壁在彈吉他QQ
- 錄音麥克風、錄影器材
我深信「一個優質的podcast,必須有優質的音質」,因為這會直接關係到聽眾的體驗!
我們最初為了省錢,在蝦皮上買了500元的便宜麥克風。結果音質不理想,錄音過程中若不小心敲到麥克風,或手持時移動位置,就會出現雜音,非常影響節目品質。後來稍微有點預算,就買了「magipea 無線麥克風」,只要插在手機上就可以使用,效果還不錯,到哪裡都可以錄音。
不過若你有更多的預算,就可以直接考慮買市面上更好的麥克風~
中期錄音
當一切準備就緒,最令人興奮的錄音時刻終於到來!以下是錄音過程中一些重要的心得:
- 腳本準備
錄podcast就像製作一個節目,事先準備腳本能確保節目內容的流暢度、完整度,讓錄製時不會陷入冷場。對於多人錄製,腳本還能幫助彼此了解節目的節奏和預期,避免過多臨場發揮導致內容失焦。
- 角色分配
多人錄製時,很容易出現「搶話」的狀況,在錄製時的氛圍很容易從「做節目」變成 「聊天」,在聊天時搶話是很正常的,無傷大雅。當在錄製節目時,當下可能會覺得搶話沒什麼,但對於聽眾來說是非常影響的。在節目中,適當的分配角色至關重要,讓一個人負責主導節目流程,當話題偏離時能及時拉回,這樣會讓錄製更順利,也會讓聽眾有更好的收聽體驗。
- 試音和設備確認
這是很重要的步驟。開始錄音前,務必試音,確認收音效果、相機畫面、錄製空間等。這些細節看似繁瑣,但能避免錄製過程中出現「無法挽回的失誤」。
以上是我經營podcast後的經驗分享,下一篇我將會分享關於podcast的後期製作、宣傳推廣、以及我的嘗試錯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