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廣告真的能帶來轉單嗎?還是產品和網站問題更大?

邱煜庭-avatar-img
發佈於付費廣告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有位同學提出一個困惑,這個問題其實我聽到很多次了,尤其是新手在投放廣告時,最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我投了 FB 流量廣告,但沒看到轉單效果,是不是廣告的問題?」這個疑惑其實很正常,尤其是當你投入一筆不小的預算,但卻看不到明顯的結果時,難免會懷疑這是否值得繼續。

raw-image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到底 FB 廣告是不是你的問題根源,還是你的產品和網站自身需要優化?

流量廣告的本質:吸引潛在顧客,而非直接轉單

首先,流量廣告在 FB 廣告系統中主要目的並不是直接讓顧客購買,而是吸引他們來了解你的品牌。很多人在投放流量廣告時,誤以為只要有了流量,就應該能看到轉單。但實際上,流量廣告只是廣告漏斗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吸引訪客進入你的網站或點擊你的廣告素材。

就像在百貨公司設櫃,櫃位的目的是吸引路過的潛在顧客靠近並停下來看看,而是否成交,就要靠櫃姐的介紹和產品的吸引力。流量廣告扮演的就是吸引「路過客」靠近你的櫃位的角色,但如果產品本身不夠吸引人,或者網站無法有效說服訪客購買,那麼問題不在廣告,而是在於你的產品頁設計品牌信任度

為什麼流量廣告不一定會轉單?

許多人誤解了流量廣告的目的,認為投放了廣告,系統就應該自動帶來購買。事實上,Meta(Facebook)的流量廣告系統優先將廣告展示給「比較容易點擊廣告的人」,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就是準備好購買的客戶。

這裡的關鍵在於:產品和到達頁(Landing Page)的設計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願意購買。廣告的作用僅僅是把流量引導進來,但產品和網站的展示方式才是促成購買的關鍵。如果顧客進來後沒有看到足夠吸引他們的理由購買,那麼即使再多的廣告預算也不會有結果。

你可以想像,如果你的產品頁面沒有明確解決消費者的需求,或者品牌信任度不足,他們可能會離開網站而不進行購買。這個問題和你投放多少廣告預算、使用什麼廣告策略都無關,核心問題在於你的產品展示網站的說服力

FB 廣告與再行銷的搭配策略

流量廣告與再行銷(Retargeting)是絕對不能分開的。當顧客點擊進入你的網站後,他們可能不會馬上購買,這時候你就需要再行銷廣告來跟進這些潛在顧客。再行銷的目的是將那些曾經訪問過你網站但還沒有完成購買的用戶,重新吸引回來,進一步提高轉換的機會。

如果你只是投放流量廣告,卻沒有分配預算給再行銷廣告,那就相當於你吸引來的潛在客戶可能只是一閃而過,很快就消失了。因此,流量廣告的作用是為網站帶來新訪客,而再行銷則是針對那些已經對你有興趣的人,持續推動他們進行購買。這兩者必須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廣告策略。

如何做好 FB 廣告投放?流量+再行銷的黃金比例

對於許多廣告新手來說,如何配置預算也是一個難題。一般來說,我建議流量與再行銷的日預算比例可以設定為6:4 或 7:3,這樣可以確保你有足夠的流量進入網站,同時也有足夠的再行銷預算來跟進那些還未轉換的顧客。

再行銷廣告不僅僅是補強流量廣告的不足,它是幫助你提高整體轉換率的關鍵。許多品牌會在初期投入大量預算進行流量廣告,吸引大量新客戶,但如果不進行再行銷,這些新客戶很可能就只是一次性的訪客,無法有效轉化為購買者。

再談產品與品牌信任度的重要性

你需要明白,流量廣告本身並不是轉單的唯一關鍵,即便它可以為你帶來新顧客,但最終還是取決於你的產品頁是否夠吸引人。你設計的產品頁是否能夠快速解決消費者的痛點,是否有明確的價值主張,以及你是否有足夠的品牌信任度,這些都是影響轉單的因素。

有時候,你可以通過更細緻的文案設計和視覺素材來強化這些信任感,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地選擇你的產品。當然,如果產品本身不夠好,再多的廣告也無濟於事。

小結:廣告只是開始,產品和信任才是關鍵

總結一下,FB 廣告的流量效果確實很強大,但它並不是轉單的唯一因素。如果你發現流量廣告沒有轉單,先檢查你的產品頁面、網站設計和品牌信任度,這才是轉單的核心。流量廣告的作用是為你帶來新客戶,再行銷則是幫助你提高轉換率,兩者缺一不可。

再者,我們也必須承認,Meta 廣告系統經過多年的優化,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穩定的廣告平台。它不是沒有用,只是如果你忽略了產品與品牌的價值呈現,那再多的廣告預算也不會有理想效果。記住,廣告只是開始,真正的成交來自於產品的實力和品牌的信任度。

延伸閱讀:揭開FB廣告轉單背後的真正阻力!流量廣告沒轉單,是廣告沒用嗎?還是產品和網站要負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銷人才培育基地 ThinkWithBlack
9.8K會員
120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電商為主的電商行銷教學基地,希望在這裡能夠透過文章知識的傳遞,能夠建構電商所需要的知識。
2025/03/31
「官網是資產、通路是生意。」這篇文章帶你從 Google 消費者行為數據與真實品牌案例,深入解析為什麼品牌經營不能只靠官網,學會全通路混合經營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3/31
「官網是資產、通路是生意。」這篇文章帶你從 Google 消費者行為數據與真實品牌案例,深入解析為什麼品牌經營不能只靠官網,學會全通路混合經營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2/26
本文深入探討全球美妝產業的行銷費用率,特別關注中國與印度新興美妝品牌的高行銷投入策略。文章分析多個案例,包括e.l.f. Beauty、完美日記、珀萊雅、丸美、薇諾娜、Mamaearth、Sugar Cosmetics和Purplle,比較其行銷費用佔比、歷年趨勢、主要策略及與競爭對手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2/26
本文深入探討全球美妝產業的行銷費用率,特別關注中國與印度新興美妝品牌的高行銷投入策略。文章分析多個案例,包括e.l.f. Beauty、完美日記、珀萊雅、丸美、薇諾娜、Mamaearth、Sugar Cosmetics和Purplle,比較其行銷費用佔比、歷年趨勢、主要策略及與競爭對手的差異
Thumbnail
2025/02/17
近年來,許多中小企業主在廣告投放時,廣告的投放成本逐年攀升,精準度卻不斷下降,使得廣告效益大不如前。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單靠傳統的廣告投放已無法維持穩定的成效。 與此同時,市場上充斥著關於 CDP(客戶資料平台) 的討論,強調企業應該收集第一方數據,以提升行銷精準度。然而,對於 預算有限的中小
Thumbnail
2025/02/17
近年來,許多中小企業主在廣告投放時,廣告的投放成本逐年攀升,精準度卻不斷下降,使得廣告效益大不如前。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單靠傳統的廣告投放已無法維持穩定的成效。 與此同時,市場上充斥著關於 CDP(客戶資料平台) 的討論,強調企業應該收集第一方數據,以提升行銷精準度。然而,對於 預算有限的中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公司遇到廣告投放的問題,特別去了解了一下,才發現投廣常見的一些誤解,像是觸及人數越多越好,結果真正打中受眾的才2%,92%的預算都在觸及非客群,錢完全就是白白浪費了。 先講一下觸及人數怎麼算,划到之後不論有沒有停留,都會算進去觸及人數。也就是說這個數據可以參考,但不要太依賴......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公司遇到廣告投放的問題,特別去了解了一下,才發現投廣常見的一些誤解,像是觸及人數越多越好,結果真正打中受眾的才2%,92%的預算都在觸及非客群,錢完全就是白白浪費了。 先講一下觸及人數怎麼算,划到之後不論有沒有停留,都會算進去觸及人數。也就是說這個數據可以參考,但不要太依賴......
Thumbnail
最近有位同學提出一個困惑,這個問題其實我聽到很多次了,尤其是新手在投放廣告時,最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我投了 FB 流量廣告,但沒看到轉單效果,是不是廣告的問題?」這個疑惑其實很正常,尤其是當你投入一筆不小的預算,但卻看不到明顯的結果時,難免會懷疑這是否值得繼續。
Thumbnail
最近有位同學提出一個困惑,這個問題其實我聽到很多次了,尤其是新手在投放廣告時,最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我投了 FB 流量廣告,但沒看到轉單效果,是不是廣告的問題?」這個疑惑其實很正常,尤其是當你投入一筆不小的預算,但卻看不到明顯的結果時,難免會懷疑這是否值得繼續。
Thumbnail
最近,我看到不少人在臉書廣告的操作上有些誤解。這幾天剛好遇到兩個案例:一位業主抱怨他的廣告投手為了「做漏斗」只投流量和影片觀看廣告,另一位則是新手投手,單純投流量廣告,期待直接轉單。
Thumbnail
最近,我看到不少人在臉書廣告的操作上有些誤解。這幾天剛好遇到兩個案例:一位業主抱怨他的廣告投手為了「做漏斗」只投流量和影片觀看廣告,另一位則是新手投手,單純投流量廣告,期待直接轉單。
Thumbnail
缺乏經驗請勿隨意下廣告 需優先熟悉市場不過缺乏經驗是我最常看到的一個失敗主因,也是造成許多行銷手法無效的來由。大多數人都在沒有任何自學、上課的情況下開始投放 Facebook 廣告,不幸的是,當他們沒有看到期望的結果時,他們會放棄並認為 Facebook 廣告對他們沒有用。
Thumbnail
缺乏經驗請勿隨意下廣告 需優先熟悉市場不過缺乏經驗是我最常看到的一個失敗主因,也是造成許多行銷手法無效的來由。大多數人都在沒有任何自學、上課的情況下開始投放 Facebook 廣告,不幸的是,當他們沒有看到期望的結果時,他們會放棄並認為 Facebook 廣告對他們沒有用。
Thumbnail
如果你想看的是廣告投放可以保證獲利,那應該是走錯棚了。 廣告,沒有保證的結果,說穿了,大多數的預估值、銷售值的評估基礎,都是個人觀點居多。如果有哪個敢拍胸脯保證收益的操作合約,我也想要簽,躺著數錢多好,都別人幫我做就可以了。 
Thumbnail
如果你想看的是廣告投放可以保證獲利,那應該是走錯棚了。 廣告,沒有保證的結果,說穿了,大多數的預估值、銷售值的評估基礎,都是個人觀點居多。如果有哪個敢拍胸脯保證收益的操作合約,我也想要簽,躺著數錢多好,都別人幫我做就可以了。 
Thumbnail
發佈貼文常常會有點閱率高、討論度高,但實際轉單率偏低的情形,這種狀況常發生在新創品牌、或未建立專業行銷團隊的企業。
Thumbnail
發佈貼文常常會有點閱率高、討論度高,但實際轉單率偏低的情形,這種狀況常發生在新創品牌、或未建立專業行銷團隊的企業。
Thumbnail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Thumbnail
有許多人對「買廣告」這件事有一種潔癖,好像這是一種「作弊」行為;對於不用買廣告就達成行銷目標的成功案例,則是心生嚮往,希望自己的產品或活動都能享受「病毒式行銷」的操作,只靠口耳相傳就被很多人知道。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隱藏的偏見。
Thumbnail
蠻常收到類似的私訊,投放廣告要達到多少業績才算好,要怎麼評估廣告該不該繼續,效益有沒有達到預期。 相信有在經營粉絲團的各位都被投放廣告的課程洗版洗慣了,學到後來都快不知道誰的邏輯跟道理才是正確的,甚至不投廣告時的業績比廣告期間來的多,這都不奇怪,網路就是這樣,甚麼都有、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 
Thumbnail
蠻常收到類似的私訊,投放廣告要達到多少業績才算好,要怎麼評估廣告該不該繼續,效益有沒有達到預期。 相信有在經營粉絲團的各位都被投放廣告的課程洗版洗慣了,學到後來都快不知道誰的邏輯跟道理才是正確的,甚至不投廣告時的業績比廣告期間來的多,這都不奇怪,網路就是這樣,甚麼都有、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 
Thumbnail
很多粉絲團經營者有一個迷思,只要廣告預算丟下去,然後把廣告連結到一頁式銷售網站,就一定會有轉單效應。沒錯,很直接的模式,告訴消費者我就是要賣東西,在幾年前確實有一陣子達到很好的效果,許多廠商號稱一檔都達到數百萬業績。現在,你可以再試看看一頁式網頁的效果如何,包準你瞠目結舌,加上「100%的跳出率」,
Thumbnail
很多粉絲團經營者有一個迷思,只要廣告預算丟下去,然後把廣告連結到一頁式銷售網站,就一定會有轉單效應。沒錯,很直接的模式,告訴消費者我就是要賣東西,在幾年前確實有一陣子達到很好的效果,許多廠商號稱一檔都達到數百萬業績。現在,你可以再試看看一頁式網頁的效果如何,包準你瞠目結舌,加上「100%的跳出率」,
Thumbnail
「老師,你知道廣告放哪比較有效?」在講座結束後一位年長的男士問我。看我默默不語他又接著說「是這樣的啦,每次有人說要在網路上放廣告,我試了都沒有別人說的效果,我剛聽老師你講到商品怎麼賣,我想妳會知道下廣告要放那?比較有效?」 行銷向來不是我的範圍,但我大概知道問題在那? Angel:「素材都是你提供
Thumbnail
「老師,你知道廣告放哪比較有效?」在講座結束後一位年長的男士問我。看我默默不語他又接著說「是這樣的啦,每次有人說要在網路上放廣告,我試了都沒有別人說的效果,我剛聽老師你講到商品怎麼賣,我想妳會知道下廣告要放那?比較有效?」 行銷向來不是我的範圍,但我大概知道問題在那? Angel:「素材都是你提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