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節筆者將從金錢與理財觀開始著手,並說明如何通過存錢累積財富,為自己打造財務安全網。
書名: 《不為錢而活,32歲那年我把自己FIRE了: 實現精神自由,擺脫金錢焦慮》
作者: 雪球滾滾。有著作權,侵害必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翻印。
坦白說2-3應該是整個第二章裡面,最吃力不討好的一節。
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對於安全的定義都有所不同,稍有不慎就會讓讀者覺得不知所云。
舉例來說,有的人可能只要銀行裡有10萬元存款,就能感到踏實安穩,而有的人可能要100萬元存款才行。
由於每個人的主觀認知和客觀條件都不同,想要探討如何建立起所謂安全的財務網,似乎只能從個人經驗和具體案例下手。
通過分享筆者真實的做法,帶領著讀者朋友一步一步認識背後的思路與底層邏輯。
當然,我也可以選擇偷懶,直接省略這個議題。
但我認為這種取巧的方法是不健康的,畢竟沒有安全的財務網,又哪來實現FIRE的底氣呢?
人們普遍都認同記帳是理財的起手式,學會記帳之後接下來要進行第二個步驟我認為是要認識資產配置。
網路上關於記帳方法分享,一搜隨隨便便就有一大把,可是正如同我前面所說的,由於資產配置這個議題吃力不討好,關於這方面的分享似乎就顯得更為稀有。
或許有小資上班族會認為: 「我只有幾十萬,有必要做資產配置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有句話說: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哪怕身家只有一百塊,也請你試著進行資產配置。
許多財經網紅會推崇所謂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具體公式如下: 「10%要花的錢+20%保命的錢+30%生錢的錢+40%保本的錢」。
這條看似萬能的資產配置公式,很遺憾在實務上有可能是不成立的。
原因很簡單,每個人的流動性需求、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研究資源都不一樣。
舉例來說, 假設今天我手頭上有5萬元現金,但是下個月有三場婚禮要參加,還有一筆季度房租要支付,請問我怎麼可能用30%的錢來投資股票或基金?
請注意我並不是要全盤否認「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這個方式,而是希望通過這個案例讓你了解到沒有所謂萬能的資產配置模型,只有最合適的方式。
在正式進入到分享我是如何進行資產配置之前,想要先探討一個比較少人會思考的事情,那就是理財的真實目的到底為何?
人們之所以要理財,我認為主要還是為了在未來有更多的錢可以花。
畢竟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只有花掉了才最實際。
當然這僅僅只是我的角度,如果你有留給後代遺產的打算,那又要另當別論了。
基於「花掉最實際」的觀點,在規劃資產配置時我會從「支出」的角度來下手,也就是這錢到底該怎麼花(分配)?
這裡我要引入一項鮮為人知的概念,叫做水池。
為了方便理解,你可以把水池想像成金庫,用來存放資金(產)。
接下來,我會把支出簡單分為四個類型: 日常必要、日常非必要、一次性計畫、以及一次性非計畫。
最後,將這四項支出類型,分別存放到對應的水池,並給他們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想知道這四個水池具體叫什麼名字嗎?
筆者將分享在實務上如何通過四個水池來打造牢固的財富安全網。
請至下方連結完成登記,成功之後您將會收到預購的email,請依照指示付款之後即可加入讀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