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時代的英國歷史學家吉朋,以《羅馬帝國衰亡史》聞名於世,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全書超過160萬字的驚人篇幅,怎麼看都只會是學術圈的冷門著作,卻在當時的英國社會造成轟動。據當年吉朋的描述,他的著作不只出現在家庭的餐桌上,連仕女的梳妝台上也會擺《羅馬帝國衰亡史》,當時的英國社會,不分男女老幼,全都沉浸在羅馬帝國衰亡的哀傷氣氛中。
當時英國到底發生受到了什麼打擊,會讓社會大眾突然統統變成羅馬帝國歷史控,發瘋似的去啃那160萬字的巨著?於1775年開始的美洲獨立戰爭,在世仇法國參戰的情況下,大英帝國失去了北美十三州,這種被同文同種的美洲同胞拋棄所造成的巨大衝擊,可說是大英帝國成立之後所面臨的最大危機。自許為當代羅馬帝國的大英帝國,此時認真的去回顧羅馬帝國衰亡的過程,可說是當時的英國社會集體療傷的儀式。
啟蒙時代所強調的理性、科學、求真求實,充份呈現在《羅馬帝國衰亡史》的內容之中,面對衰亡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如基督教興起、「蠻族」入侵羅馬帝國、伊斯蘭世界的擴張、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力圖振作、十字軍東征與蒙古西征的衝擊…等等,吉朋都是以高度理性自制的態度,去深入探討這些事件的來龍去脈,而他不完全以歐洲中心論來看待這些事件的態度,也讓他成為當時保守衛道人士的箭靶;但是吉朋以寬廣的視野看待世界史的魄力,充份展現了大英帝國即使遇到挫折也堅持自制自重、不自怨自艾的紳士氣度,這也是我讀《羅馬帝國衰亡史》深深體會到的英式硬頸精神。
到了一七三○年左右,布里斯托以英國最大的奴隸貿易據點為人所熟知。從該港出航的奴隸貿易船超過兩千一百艘,運送了五十多萬名非洲人到西印度群島或美洲殖民地當奴隸〈第四章:解放奴隸的帝國〉
連接歐洲、非洲、美洲的奴隸貿易路線,就是從布里斯托(或是後來的倫敦與利物浦)載滿殖民地所需的日用品,途中停在西非沿岸,透過以物易物的方式把奴隸塞滿船內,再將這些奴隸送往西印度群島,在甘蔗園、棉花田、可可園辛苦的工作。當時英國對糖的需求量非常的高,以十八世紀初為例,英國的蔗糖消費量是法國的九倍,然而甘蔗的種植需要大量的人力,沒有這些奴隸大量投入西印度群島的農場,根本沒辦法應付這麼大量的蔗糖需求。因為奴隸的需求量很大,一直到1807年廢止奴隸制度之前,布里斯托商人一直都未退出奴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