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最先進的V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引言

我一直在想,要該用什麼樣的內容來作為自我介紹完後的第一篇文章,總覺得自我介紹雖完成了,但卻沒有達到自己期待的樣子。直到今天下班路上,收聽到大人的Small Talk Podcast-EP507「布萊恩的3個人生信仰,你相信什麼就會擁有怎樣的人生」。

「啊,果然宇宙的演算法才是最頂的!」,這陣子我對心智、心靈這方面的書尤其買的特別的多,尤其在讀完「我可能錯了」「僧人心態」後,更是對這類型內容情有獨鍾,「信念」真的是個很讚的開頭文章啊!

信仰與信念

首先,我發現比起「信仰」,我更喜歡「信念」這個詞,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

  • 信念(英語:belief)是指個人對某事物真偽的看法或態度,根據自身的知識和推理來判斷。
  • 信仰 (英文:faith)是對某人或某事的強烈信念,這種信念通常不會輕易受到客觀證據或理性分析的影響,多用於宗教。

而差別在於信念,相較於信仰,前者較容易因為證據和理性分析而改變,而且是基於經驗或證據的判斷,而後者通常比前者更堅定,較不容易受到質疑。

信仰與信念差異,取自維基百科

信仰與信念差異,取自維基百科

這個差別也讓我去承認,信念都還是會再改變的,也就是這是我目前選擇為世界戴上的濾鏡和調色都不是最終的,只是目前我理解和接收訊息的頻率。我暫時還沒有想到從小至今,可以稱之為「信仰」的是什麼,但我可以確定,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迭代我的信念,像是作業系統一樣,可能源自於生活、書本、電影或者就是舊的不適用了,周遭的人事物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一而終的信仰?或者跟我一樣,自己的信念每隔一段時間就好像作業系統一樣更新?又或是怎麼找到新的信念?

信仰 vs 信念

信仰 vs 信念


布萊恩的三種信仰

  1. 凡事皆有代價,延伸出獻祭、等價交換的道理。
  2. 我已經具備我所擁有的東西了,延伸尋找熱情與天賦並發揮。
  3. 生命的意義在於收集感受,而不是有用途。

心得


我同意凡是皆有代價,即「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眾所皆知的道理,不過節目有提到多數人都會拿那些看似出生即擁有,沒有付出代價的做為辯證,像是什麼富二代、天生外貌好、身材高之類的。但我覺得並不是沒有代價,而是以不是那麼直觀的方式被觀察到而已。

例如昧著良心貪污的政客,或許能夠擁有我們嚮往的物質生活,但可能卻沒有辦法像常人一樣每晚安心入睡,對生活提心吊膽、對別人處處小心。常被稱讚帥氣、漂亮的人,就更需要花更多時間維持外貌,甚至在醫美上花更多錢。超級頂尖的選手也不是單方面的享受眾人的景仰,那背後是巨量的時間跟紀律還有無法想像的心理代價,甚至無法擁有一般人的自由生活。

「你所想要的都在你害怕的另一頭」,正因為代價的不確定性,讓人更害怕離開「舒適圈」,縱使也不算是真的理想上的”舒適“,任何的不平衡本身亦是種平衡,就好像騎踏車,身體需要不斷地在左右搖晃中調整平衡。表面上看起來車子和人總是有些不穩定,但正是這種微小的擺動和調整,讓人能夠保持向前行進。

我想擴大解釋「舒適圈」並不代表是字面上的舒適,而是已經習慣並適應的情境,縱使對於生活的不滿意、厭倦,但跟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懼對比下,還是不情願地待著。
信念-突破舒適圈、挑戰自我

信念-突破舒適圈、挑戰自我


敝帚自珍的心態人人皆有,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擁有的東西價值,在非情急下,沒人會隨意低價出售或不在意利益對等的狀況下交出自己重視的東西,而這裡的「東西」指的可能是無形的「時間」、「成就」等等,所以也是我們常看到某某放棄幾百萬年薪、放棄博士,去種田、賣雞排、尋找第二人生等等之類的故事這麼令人欽佩的原因。

所以這些人到底具備了什麼超人般的勇氣和能力?

人的「心靈」,有「意識」這個很優秀的保全,任何面對的未知狀況和挑戰,都會在幾毫秒的時間內迅速地連結過去的經驗、學到的知識、家人告誡或片刻的情緒回憶等等,在告訴我們我們擁有什麼、可以做到什麼,並確保我們能生存下去。也就是有較多成功經驗、對自我價值較高的人願意接受更多的挑戰和冒險,如此的正向迴圈,累積成未來冒險路上的糧食,更有底氣突破舒適圈。

但同時我也相信「我們已經擁有自己渴望的東西了」,應該要嚮往的那份因熱情而發光發熱的靈魂,並從已經在路上的人學習,而非一昧模仿。

不要相信別人嘴裡所說的幸福,不要聽信別人指給你的幸福之道,幸福在哪裡?其實,幸福世界不在遙遠的國度,也不在朦朧的睡夢裡,他就在你的自身之內。

檢視自己的動機

在你不足的時候仍願意做的事情,才是你真正想追求的事情。如果想要賺大錢的原因是想幫助更多的人,那等到賺大錢你也不會做善事,即使做了,也像是為了買名聲,就像美國隊長一樣,他也並不是變粗後才正義和善良,而是本來的善良更加放大。所以目的跟動機如此緊緊相連,有如太陽下的光和影,一線之隔卻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錯誤的判斷導致錯誤的結果。

或許你嚮往環遊世界、旅居各國的工作者,而實際你是想要那自由的精神。或許你憧憬螢幕裡的明星,而實際你只是想要有懂你的人。
信念-檢視自己的動機和內在熱情

信念-檢視自己的動機和內在熱情


注意那些我們「擁有」的東西,因為最終都可能反過來奴役我們

「僧人心態」中,我印象很深的一段故事,當時作者下定決心並堅定認定自己僧人的身份,但卻因為身體沒辦法適應僧人的生活環境而不得不放棄,因而產生從自我根本上的懷疑和否定。

我們常喜歡給自己貼標籤,E人I人,某某短影音講師、旅遊過多少國家、某某公司高階經理人,雖然標籤是非常具有較率和常見的工具,但有時會成為束縛,關照這些社會身份而非「我」,就像三角形的積木要放進圓形的洞裡那樣掙扎。

注意那些我擁有和我認為擁有的東西,是我給自己的提醒,因為不完美的活出自己的生命,勝過完美的複製別人。

信念-社會標籤的影響和束縛

信念-社會標籤的影響和束縛


結語/後記

我也還在學習的路上,而且還是剛出門那種,這篇文章我打打刪刪,生了好幾天,好幾次一不小心又會回到那個下班回家就打開電視追動畫、追劇的模式,HBO企鵝人真的很好看。好在我現在有冥想的習慣,真的幫助我很多,無論我的拖延是來對不完美的擔心、懶惰的習慣,我都接受現在的自己,並提醒自己「唯一該比較的,是昨天的自己」。儘管無法控制未來,但我可以有意識做出不同選擇,而越是這麼做,就越能形成習慣,最終由習慣決定未來。

對注意力控制越多,對未來控制就越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雞人
9會員
16內容數
May the peace be with you.
火雞人的其他內容
2024/11/14
本文探討ChatGPT與真人諮商師在情緒支持方面的優缺點。ChatGPT提供隨時隨地的匿名支持,但缺乏深入的情感理解與長期關係建立,而真人諮商師則具有專業分析與面對面的交流能力,適合需求深入的人。文章分析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情緒支持方式,並討論AI在情緒支持中的倫理風險與人性挑戰。
Thumbnail
2024/11/14
本文探討ChatGPT與真人諮商師在情緒支持方面的優缺點。ChatGPT提供隨時隨地的匿名支持,但缺乏深入的情感理解與長期關係建立,而真人諮商師則具有專業分析與面對面的交流能力,適合需求深入的人。文章分析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情緒支持方式,並討論AI在情緒支持中的倫理風險與人性挑戰。
Thumbnail
2024/10/31
本篇文章探討內耗與模仿之間的平衡,分析內耗的根源與對生活的影響,以及模仿的社會需求與其帶來的好處與挑戰。透過理解內耗的正面意義,文章提出具體策略,幫助個體在模仿他人與保持自我之間取得平衡,提升個人成長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4/10/31
本篇文章探討內耗與模仿之間的平衡,分析內耗的根源與對生活的影響,以及模仿的社會需求與其帶來的好處與挑戰。透過理解內耗的正面意義,文章提出具體策略,幫助個體在模仿他人與保持自我之間取得平衡,提升個人成長和心理健康。
Thumbnail
2024/05/18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2024/05/18
《心靈捕手》劇情豐富,涉及心理學、精神疾病和人性觀察,故事的改編接近現實,值得推薦。威爾的內心掙扎和成長讓人深思,薩提爾模式的解析為整個故事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文章中對心理學和溝通姿態的分析豐富而深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很喜歡討論關於自我信念的問題,不是因為人生會因此突然變得多順利,而是因為會有一種「啊?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 就像解開了一道困住自己的謎題,然後發現答案其實簡單得不得了。那一瞬間,腦袋變得很清楚,心裡也突然輕了下來。
Thumbnail
我很喜歡討論關於自我信念的問題,不是因為人生會因此突然變得多順利,而是因為會有一種「啊?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 就像解開了一道困住自己的謎題,然後發現答案其實簡單得不得了。那一瞬間,腦袋變得很清楚,心裡也突然輕了下來。
Thumbnail
你必須得相信一點什麼事情,總得有點理想,而且這個理想是自己覺得驕傲的理想,是能說服自己的理想。
Thumbnail
你必須得相信一點什麼事情,總得有點理想,而且這個理想是自己覺得驕傲的理想,是能說服自己的理想。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信仰(不論是宗教信仰、哲學觀點,甚至是人生信條)對人的心理與行為有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信仰(不論是宗教信仰、哲學觀點,甚至是人生信條)對人的心理與行為有深遠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信念如何影響我們的實相,強調內心認同與行為的關聯。透過改變信念的程式編碼,我們能夠創造新的經驗,並持續維持理想的身分與結果。具體案例中,也提到如何透過自我認同來改變飲食與身體反應,最終實現體態的轉變。文章還提供反思現有信念的建議,以解開自我設限,鼓勵讀者積極選擇新的信念以改善生活。
Thumbnail
本文探討信念如何影響我們的實相,強調內心認同與行為的關聯。透過改變信念的程式編碼,我們能夠創造新的經驗,並持續維持理想的身分與結果。具體案例中,也提到如何透過自我認同來改變飲食與身體反應,最終實現體態的轉變。文章還提供反思現有信念的建議,以解開自我設限,鼓勵讀者積極選擇新的信念以改善生活。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信念與信仰的定義及各自的特點,並分享了大人學布萊恩的三種信仰。通過分析代價與舒適圈的概念,我們應該檢視自己的動機和內在渴望,並認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在於外界的評價,而在於自身的認同與成長。最終,藉由冥想和自我反思,更清晰地瞭解自己,並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信念與信仰的定義及各自的特點,並分享了大人學布萊恩的三種信仰。通過分析代價與舒適圈的概念,我們應該檢視自己的動機和內在渴望,並認識到真正的幸福並不在於外界的評價,而在於自身的認同與成長。最終,藉由冥想和自我反思,更清晰地瞭解自己,並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追求夢想與自我提升的旅程中,許多人可能無法意識到潛藏的信念對生活的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信念創造實相」的原理,並強調高維顯化的重要性。通過轉變內在的身份,我們能夠真正展現出渴望的生活。瞭解內心的信念,停止依賴外在行動,讓顯化變得自然而然,是實現夢想的關鍵。
Thumbnail
在追求夢想與自我提升的旅程中,許多人可能無法意識到潛藏的信念對生活的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信念創造實相」的原理,並強調高維顯化的重要性。通過轉變內在的身份,我們能夠真正展現出渴望的生活。瞭解內心的信念,停止依賴外在行動,讓顯化變得自然而然,是實現夢想的關鍵。
Thumbnail
醒著作夢,在夢中醒著。 巴夏說:身體在靈魂裡,是靈魂的一部分,身體是物質型態的靈魂。靈魂透過部分的聚焦而形成物質身體,在物質層體驗。 物質層並不周全,是一場夢,而物質心智有太過強大,太過聚焦,為了避免出戲,穿幫。我們需要信念系統讓我們認真,信以為真,才能好好的體驗。信念系
Thumbnail
醒著作夢,在夢中醒著。 巴夏說:身體在靈魂裡,是靈魂的一部分,身體是物質型態的靈魂。靈魂透過部分的聚焦而形成物質身體,在物質層體驗。 物質層並不周全,是一場夢,而物質心智有太過強大,太過聚焦,為了避免出戲,穿幫。我們需要信念系統讓我們認真,信以為真,才能好好的體驗。信念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