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菌種並不是多就好,看複方益生菌的優缺點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益生菌產品不像魚油、葉黃素、維他命C…等保健食品可以簡單從營養素含量來去判斷一款產品的好壞。挑選好的一款益生菌還包含菌株功效研究、活菌數、還有「菌種」。

許多消費者往往會被「菌種多元」這一個特色吸引,認為菌種多,才能幫助腸道建立多元的好菌菌叢,但事實上並非完全正確。


益生菌菌種、菌株概念

比較早期在挑選益生菌時,我們大多只會看益生菌菌種,比較常見的包含嗜酸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比菲德氏菌...等。我們常會以一個菌種來判斷一款產品是否有特定功效,如:調整體質吃副乾酪乳桿菌、保養腸道吃比菲德氏菌。

然而,越來越多新的研究打破這個說法。

這些研究指出:以益生菌菌株個體存在極大的特異性,也就是說就算隸屬於同個菌種、不同菌株,功效可能差了十萬八千里,光從一個菌種名稱沒辦法達判斷任何功效。

最常看到的例子為: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

兩者皆屬於Lactobacillus rhamnosus(鼠李糖乳桿菌)菌種,菌株名稱分別為GG、GR-1,兩者的功效作用就存在差異。

前者(GG菌株)有許多與腸道、調整體質相關研究,後者(GR-1菌株)則較多私密處保養的研究文獻。兩者的作用領域完全不同。

因此,越來越多產品會標示出他們擁有的優勢菌株名稱,消費者也能透過這個菌株名稱來去查詢產品的實際功效。

益生菌產品中並非每一菌株都有經過研究證實

在市售的益生菌產品中,許多配方並非所有菌株都有充分的功效研究,常常會摻入一些研究不夠充分的菌株。

舉例來說,下圖是一款益生菌的菌株配方,這支產品總共放了18種不同的菌,但實際上功效菌株只有2隻,其他皆為不知名的菌。

益生菌產品菌種範例

益生菌產品菌種範例

當然也會遇到比較佛心的廠商,配方中放的所有菌株幾乎都有經過研究,但高規格的菌株配方往往也會反映在價格上。

raw-image

那這跟菌種多寡有什麼關係?

適當的菌種數量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多元特性並兼顧功效

適當的菌種數量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同時兼顧其功效。
目前國外的功效研究多集中於單一菌株,也有一些研究使用含2至4種菌株的益生菌組合物,並搭配益生元使用。

為了維持產品的功效與品質,大多數領有藥品許可證的益生菌產品(經過一定程度的臨床研究以證明其安全性與有效性)所使用的菌株配方通常也僅包含1至3種菌株。

菌種過多會互相競爭

若添加過多菌種,菌種彼此會互相競爭,影響到原本主要功效菌株的定殖狀況,而這會直接導致該有的功效出不來。

以上面第一款產品的配方來說,主要的功效菌看起來是​​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28 (腸胃保健作用)與Lactobacillus paracasei BRAP01(調整體質作用),但因為腸道一次能定殖的數量有限,其他的16種菌會與這兩隻功效菌競爭定殖空間,一旦功效菌株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定殖的數量不夠,就會達不到原本該有的作用。

一般來說,成分中放超過10種菌種,就會被視為過多。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unflower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倫敦唸書,香港實習,最後回到台灣工作的職場白領一枚。 對時尚、美容保養、健康領域有強烈偏愛,喜歡分享自己的研究見解,與職場混跡心得,在一路打怪、堅持做自己的路上,繼續前進。
sunflow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28
孕期便秘是每個媽媽的必經過程,常在ptt會看到身受困擾的媽咪發問,今天想要來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蒐集一些網路上的資訊跟版上比較常被推薦的益生菌給媽咪們參考。
Thumbnail
2024/05/28
孕期便秘是每個媽媽的必經過程,常在ptt會看到身受困擾的媽咪發問,今天想要來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蒐集一些網路上的資訊跟版上比較常被推薦的益生菌給媽咪們參考。
Thumbnail
2024/04/18
什麼情況下須要吃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於維護腸道菌叢平衡,腸道中的菌叢平衡不只直接影響腸道健康,也能影響神經內分泌、免疫機制與能力...等,當體內的好菌數量不足,壞菌變多,就會引起身體諸多不適。腸道菌調整期至少需要2~4週的時間,調整體質功效的益生菌則需要每天吃,至少持續一個月。
2024/04/18
什麼情況下須要吃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於維護腸道菌叢平衡,腸道中的菌叢平衡不只直接影響腸道健康,也能影響神經內分泌、免疫機制與能力...等,當體內的好菌數量不足,壞菌變多,就會引起身體諸多不適。腸道菌調整期至少需要2~4週的時間,調整體質功效的益生菌則需要每天吃,至少持續一個月。
2024/04/12
乳酸菌泛指能在代謝後產生乳酸的一群細菌,人體內本身就含有一定含量的乳酸菌,也存在於乳酪、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然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原有的乳酸菌群受到干擾、失衡,引起身體的問題出現。
2024/04/12
乳酸菌泛指能在代謝後產生乳酸的一群細菌,人體內本身就含有一定含量的乳酸菌,也存在於乳酪、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中,然而,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原有的乳酸菌群受到干擾、失衡,引起身體的問題出現。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腸道健康與我們的消化、免疫和心理狀態密不可分。透過益生菌和益生元,我們能促進有益菌的生長,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並增強身體的防禦功能。然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打破這種平衡,因此我們需要適當補充益生菌來恢復健康。結合多樣化的飲食、合理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維護我們的腸道健康,並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Thumbnail
腸道健康與我們的消化、免疫和心理狀態密不可分。透過益生菌和益生元,我們能促進有益菌的生長,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並增強身體的防禦功能。然而,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打破這種平衡,因此我們需要適當補充益生菌來恢復健康。結合多樣化的飲食、合理的生活習慣,可以有效維護我們的腸道健康,並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幾種有效的益生菌及其功能,包括糞腸球菌、酪酸菌、枯草芽孢桿菌等,這些菌株在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方面有顯著效果。同時,文章也提到長期使用益生菌的風險,如腸道菌群失衡以及對益生菌的依賴等問題,強調適度與多樣化的攝取方式。此文對於想了解益生菌的朋友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幾種有效的益生菌及其功能,包括糞腸球菌、酪酸菌、枯草芽孢桿菌等,這些菌株在維持腸道健康、增強免疫力方面有顯著效果。同時,文章也提到長期使用益生菌的風險,如腸道菌群失衡以及對益生菌的依賴等問題,強調適度與多樣化的攝取方式。此文對於想了解益生菌的朋友們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Thumbnail
適當的菌種數量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同時兼顧其功效。 目前國外的功效研究多集中於單一菌株,也有一些研究使用含2至4種菌株的益生菌組合物,並搭配益生元使用。若添加過多菌種,菌種彼此會互相競爭,影響到原本主要功效菌株的定殖狀況,而這會直接導致該有的功效出不來。
Thumbnail
適當的菌種數量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的多樣性,同時兼顧其功效。 目前國外的功效研究多集中於單一菌株,也有一些研究使用含2至4種菌株的益生菌組合物,並搭配益生元使用。若添加過多菌種,菌種彼此會互相競爭,影響到原本主要功效菌株的定殖狀況,而這會直接導致該有的功效出不來。
Thumbnail
益生菌比較人體內擁有數萬億種微生物,共同組成複雜的微生物環境。選擇合適的益生菌對健康影響深遠,若挑選不符合需求的菌株,再多的補充也可能難以發揮應有作用。本篇文章將介紹8種常見的益生菌種類,並比較其作用和食用方式,幫助您更好的了解如何利用益生菌來幫助健康維持。
Thumbnail
益生菌比較人體內擁有數萬億種微生物,共同組成複雜的微生物環境。選擇合適的益生菌對健康影響深遠,若挑選不符合需求的菌株,再多的補充也可能難以發揮應有作用。本篇文章將介紹8種常見的益生菌種類,並比較其作用和食用方式,幫助您更好的了解如何利用益生菌來幫助健康維持。
Thumbnail
益生菌挑選的6大重點 1.有科學實證的臨床過敏益生菌 益生菌產品要挑選標示上有完整益生菌屬種名字,且要挑選做過國際人體臨床實驗且反覆驗證有效性的益生菌,益生菌是吃進人體內的,除了講究安全性,有感更是重點。
Thumbnail
益生菌挑選的6大重點 1.有科學實證的臨床過敏益生菌 益生菌產品要挑選標示上有完整益生菌屬種名字,且要挑選做過國際人體臨床實驗且反覆驗證有效性的益生菌,益生菌是吃進人體內的,除了講究安全性,有感更是重點。
Thumbnail
若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益生菌是種活的微生物,當吃下足夠的數目時,對宿主的健康可以提供保護的作用。 所以益生菌也是細菌,若要活生生的通過胃裡面強烈的胃酸考驗,再加上各種消化酶,其實是很不容易的,若是有倖存者順利來到小腸大腸,跟原本腸道內近百兆、重達兩、三公斤的菌群數目相比,恐怕也是微不足道很難起
Thumbnail
若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益生菌是種活的微生物,當吃下足夠的數目時,對宿主的健康可以提供保護的作用。 所以益生菌也是細菌,若要活生生的通過胃裡面強烈的胃酸考驗,再加上各種消化酶,其實是很不容易的,若是有倖存者順利來到小腸大腸,跟原本腸道內近百兆、重達兩、三公斤的菌群數目相比,恐怕也是微不足道很難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