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錯誤降低Logline吸引力:角色名字篇

避免錯誤降低Logline吸引力:角色名字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對於已經開始學習編劇的讀者來說,撰寫Logline(故事簡介)常常是一個需要反覆斟酌的過程。你可能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編劇概念,但在實際操作中,會發生一個常見問題:自己的孩子自己捧,在 Logline 中加入了主角的名字。這其實是一個影響Logline效果的關鍵壞決定。

今天我們來探討為什麼不該使用角色名字,並且介紹更有效的方法來提升你的 Logline 吸引力。


為什麼不要在 Logline 中使用角色名字?

角色的名字對於尚未熟悉你故事的讀者來說,基本上沒有意義。如果你只用一個名字來介紹角色,那麼讀者對這個角色的背景、性格和故事中的作用一無所知。這樣的"Logline"缺乏吸引力,因為它無法在短時間內讓人產生興趣。


例子:

錯誤示例:John 是一名偵探,正在調查一樁離奇謀殺案。

這個Logline聽起來非常普通,因為「John」這個名字無法讓讀者對這個角色有任何具體的聯想或期待。


優化示例:一位內心破碎的偵探,為了尋找自己失蹤的妹妹,必須破解一樁複雜的謀殺案。

通過描述角色的內心狀態和目標,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位偵探的動機和故事張力,吸引讀者繼續了解下去。


如何使用角色的職業或特質來增強 Logline

使用角色的職業或特質來代替名字,可以立即讓讀者明白這個角色在故事中的角色定位。這種方法能夠在短短的幾個字中,傳遞出角色的核心特質,並幫助讀者快速進入情境。


例子:

一位才剛失去至親的急診醫生,必須闖入疫區,在最後期限前找到解藥。

這個版本讓角色的職業和內心衝突變得更加明顯,並引發讀者的好奇心——這位醫生能否成功找到解藥?


根據StudioBinder的建議,角色的職業和特質描述能夠有效讓讀者與角色建立起情感聯結,並讓 Logline更具視覺衝擊力。這樣的寫作方式可以讓讀者對角色的動機、情感和挑戰有更直觀的理解。


高概念 Logline 的重要性

高概念(High Concept)是一種能夠在簡單描述中立即吸引觀眾或讀者的故事想法。這類故事通常具有清晰的衝突、強烈的視覺效果或戲劇張力。在撰寫Logline時,通過將角色的職業和具體的故事衝突相結合,你可以輕鬆創造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高概念。


以下是幾個自創的高概念Logline範例:

  1. 科幻/驚悚類型

Logline:一名受困於失重太空站的科學家,必須在氧氣耗盡前破解外星信號,否則人類將毀滅於星際攻擊。

(這裡的高概念讓人立即感受到角色的危機感,並且時間壓力和科學設定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


2. 動作片

Logline:具備雙重身份的特工,她的先生捲入了即將戰爭的兩國紛爭中,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保母。

3. 奇幻冒險類型

Logline:一名被詛咒的騎士,必須在四個充滿危險的王國中尋找古老的神器,以解除自身的詛咒。

4. 心理驚悚片

Logline:患病失憶的心理醫生發現自己的親人是連環殺手的下一個目標,她得在記憶湮滅之前解開謎團。

5. 末日科幻類型

Logline:在地球毀滅倒數的48小時內,一名極限運動員接到任務,必須穿越災區啟動唯一的防禦系統,拯救人類。

個人舉例希望讓各位理解,利用角色的職業和情境來構建出強烈的劇情張力。


描述性角色特質的重要性

選擇合適的角色描述非常關鍵。透過描述角色的職業或特質,而不是使用他們的名字,能夠更快讓讀者理解這個角色在故事中的定位。角色的特質不僅僅是一個表面描述,它應該反映角色的內心世界和動機,從而與故事的核心衝突緊密聯繫。


例子:

情感劇:一位喪偶的母親試圖與疏遠的女兒重建關係,卻在過程中發現隱藏多年的家族秘密。

(這個 Loglin不僅展示了角色的情感困境,還增加了懸念,讓讀者產生興趣。)


無論故事類型如何,使用描述性職業或特質都能讓 Logline變得更加生動、具體,並且幫助讀者迅速進入角色的世界。


好處在哪裡

避免使用角色名字能讓你的 Logline更具普遍性和共鳴感。名字往往會限制角色的形象,而具體的職業或特質則可以創造出更具想像空間的角色,讓讀者更快與故事產生聯繫。這對於希望在短時間內吸引注意的 Logline尤其重要。


例子:

動作片:老油條的消防員在追捕縱火慣犯時,意外被牽扯到邪教組織的陰謀中。

(相比於具體的名字,這種描述讓讀者立即抓住角色的性格特質和他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這樣的寫作方式幫助你在短短幾句話中,通過具體的描述傳達出角色的情感、目標和挑戰,讓故事更具吸引力。


結論


總結來說,避免使用角色名字,改用角色的職業或特質,能讓你的 Logline 更具吸引力,並迅速捕捉讀者的注意力。這不僅可以幫助你在編劇過程中更加有效地推銷故事,也能讓讀者快速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根據 WeScreenplay 和StudioBinder的建議,這樣的寫作技巧是提升Logline 競爭力的關鍵。


透過這些策略,你可以確保你的Logline在短短幾句話中展現其獨特的魅力,無論是科幻、動作片還是情感劇,這些技巧都能幫助你讓你的故事在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

avatar-img
omega的編劇學習心得
4會員
51內容數
這裡寫的是個人多年來對於故事如何編寫的心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深入探討角色驅動框架(CDF)的核心概念,強調內心衝突與情感弧線對角色成長的重要性。與外部衝突相比,CDF專注於角色的內心掙扎,如何通過面對過去的歷史與情感需求來達成自我和解,旨在幫助創作者更好地構建角色的情感深度與故事脈絡,並在Logline中清晰地呈現角色的內心奮鬥與變化。
本文探討劇本的logline概念,特別是外部衝突的重要性。透過劇情驅動框架(PDF),作者分享如何運用可視覺化的危機來推動敘事,並且強調高概念與有目標的主角在logline中的關鍵角色。文中提供多個例子,如《飛機上有蛇》,幫助創作者理解如何構建有效的logline,吸引觀眾的關注。
在文學創作中,主角若在開頭就自我否定,將導致故事進展緩慢和角色的真實性受到質疑。本文分析了自我否定角色的幾個主要問題,包括無法與外界互動、故事推進受阻、主角定位模糊等。此外,還闡述瞭如何透過積極追求來提升角色的吸引力與故事的深度。這些策略將幫助作者避免角色設定的雷區,使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本篇文章探討logline,介紹了兩種思考方式。類型強化型重視故事的類型,透過突出類型來吸引觀眾;而主角欠刁型則強調主角的個性缺陷,並展示其在遭遇挑戰後的成長過程。正確的logline能有效吸引目標觀眾,提升故事的吸引力。
本篇文章探討故事中主角的未知程度,透過不同的情境設計讓主角面對挑戰。文中詳細描述了四種未知程度的類型,包括完全無知、對故事未知、對新世界未知,以及對新做法未知。透過這些設計,作者能夠有效地操控主角的行動和情感,並提升故事的張力,使觀眾對故事的發展充滿期待,從而提升故事的可觀賞性。
本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類比思考來撰寫劇情大綱,以提升故事的趣味性與吸引力。透過四個簡單的步驟,從主角的缺點包裝開始,設計角色的旅程,實驗不同的故事類型,並將這些元素整合成完整的故事架構,幫助創作者理清思路、激發創意。探索如何讓缺點轉化為優點,並引導主角在故事中經歷成長與變化,最終達成目標。
本文深入探討角色驅動框架(CDF)的核心概念,強調內心衝突與情感弧線對角色成長的重要性。與外部衝突相比,CDF專注於角色的內心掙扎,如何通過面對過去的歷史與情感需求來達成自我和解,旨在幫助創作者更好地構建角色的情感深度與故事脈絡,並在Logline中清晰地呈現角色的內心奮鬥與變化。
本文探討劇本的logline概念,特別是外部衝突的重要性。透過劇情驅動框架(PDF),作者分享如何運用可視覺化的危機來推動敘事,並且強調高概念與有目標的主角在logline中的關鍵角色。文中提供多個例子,如《飛機上有蛇》,幫助創作者理解如何構建有效的logline,吸引觀眾的關注。
在文學創作中,主角若在開頭就自我否定,將導致故事進展緩慢和角色的真實性受到質疑。本文分析了自我否定角色的幾個主要問題,包括無法與外界互動、故事推進受阻、主角定位模糊等。此外,還闡述瞭如何透過積極追求來提升角色的吸引力與故事的深度。這些策略將幫助作者避免角色設定的雷區,使故事更加引人入勝。
本篇文章探討logline,介紹了兩種思考方式。類型強化型重視故事的類型,透過突出類型來吸引觀眾;而主角欠刁型則強調主角的個性缺陷,並展示其在遭遇挑戰後的成長過程。正確的logline能有效吸引目標觀眾,提升故事的吸引力。
本篇文章探討故事中主角的未知程度,透過不同的情境設計讓主角面對挑戰。文中詳細描述了四種未知程度的類型,包括完全無知、對故事未知、對新世界未知,以及對新做法未知。透過這些設計,作者能夠有效地操控主角的行動和情感,並提升故事的張力,使觀眾對故事的發展充滿期待,從而提升故事的可觀賞性。
本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類比思考來撰寫劇情大綱,以提升故事的趣味性與吸引力。透過四個簡單的步驟,從主角的缺點包裝開始,設計角色的旅程,實驗不同的故事類型,並將這些元素整合成完整的故事架構,幫助創作者理清思路、激發創意。探索如何讓缺點轉化為優點,並引導主角在故事中經歷成長與變化,最終達成目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