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本地圖or手機導航
avatar-img
徐小尾

紙本地圖or手機導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大小鬼湖最難的事就是認路,這一帶布條極少,尤其是大鬼湖到小鬼湖這一帶,走在一大片森林裡,很容易走錯路,我們有幾位地圖高手,文昌教練的地圖功底不用說,還有幾位小腳丫的學長,說實在我就是跟著走。

常常要停下來確認方向,領隊學長問接下來走哪裡,就會有人同時指出3個不同方向,此時我也會裝裝樣子,拿出手機辨認方位角。

以往使用方位角,只有在紙本地圖上使用,而且只用在支援地圖及叢穿課,大多數的山徑,都能使用手機即刻辨認方向,但大小鬼路徑常常在一大片寬稜及寬谷,隊員有準備紙本地圖,但其實沒怎麼使用,手機導航太方便,尤其是定位這件事。

於是我第一次用手機量方位角,先將畫面拉大,朝著軌跡拉一條線,就有了方位角度(學長是使用指北針在手機上量角度),再到大地羅盤轉到相對應的方位角,產生行走的方向。這讓我產生興趣,畢竟在山會沒有這麼教過,到底好不好用、準確率有多高,還要再多次驗證。

無論是使用紙本地圖或手機登山GPS,都要知道缺點,並且針對缺點因應備援,例如手機導航最大缺點就是電子產品的電力不足、壞掉毀損,因應方式是多備行動電源、確認同行友人有導航軟體、多日行程我會帶個太陽能充電板、最後還有個手錶地圖…,紙本地圖需要的經驗較多、格子太小…。無論習慣使用那種方式,了解缺點及熟悉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一位登山新手,我還是建議先熟悉手機導航,對紙本地圖有興趣,可以用手機輔助學習,至少對於判斷定位時, 手機可以立刻給出答案。

 



avatar-img
徐小尾
14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徐小尾 的其他內容
有了這些技能,沒再參加過商業團,和能力相仿的同學自組縱走,和教練去溯溪,我常笑說少了商業團的團費,比起學費真不知賺了幾倍。之後開始學習山域救援、認識攀樹、開始玩攀樹,都說愈老朋友愈少,我則是恰恰相反,收穫愈來愈多的朋友。
行程來到第三天,不幸的是,我的腳底第二天開始磨出水泡,就是腳指頭下那一大塊,護理師隊友替我上了人工皮,接下來就是進入步步疼痛的每一天,爬山這麼多年、縱走這麼多次,從沒遇過這樣的情況,不知是鞋子或襪子的因素,腳下的AKU登山鞋其實不錯,但沒有在重裝下測試過,襪子也是網路上號稱有腳底防磨的功能,也可
很久沒有寫文章了,原因在於我又回到原本熟悉的文字工作,然後…就懶了。 去年年底,走了一趟大小鬼湖,在沒有社群網路的年代,有次去霧台採訪,魯凱族人告訴我大小鬼湖的存在,當時對登山沒有距離及難度的概念,只是族人的敍述,加上後來張惠妹唱的巴冷公主,成為我十分嚮往的路線。 這個原本以為此生無法到
攀岩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過程會自然會學到重心轉移、平衡技巧,和爬山有直接關係。
百岳走了90座才拿下玉山北峰。 玉山北峰在我心中地位不亞於台灣最高的主峰,是新台幣1000元上拍攝玉山的位置,又設置最高氣象站,讓人心生嚮往。
登山新手常為買背包困擾,寫下我對背包的想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有了這些技能,沒再參加過商業團,和能力相仿的同學自組縱走,和教練去溯溪,我常笑說少了商業團的團費,比起學費真不知賺了幾倍。之後開始學習山域救援、認識攀樹、開始玩攀樹,都說愈老朋友愈少,我則是恰恰相反,收穫愈來愈多的朋友。
行程來到第三天,不幸的是,我的腳底第二天開始磨出水泡,就是腳指頭下那一大塊,護理師隊友替我上了人工皮,接下來就是進入步步疼痛的每一天,爬山這麼多年、縱走這麼多次,從沒遇過這樣的情況,不知是鞋子或襪子的因素,腳下的AKU登山鞋其實不錯,但沒有在重裝下測試過,襪子也是網路上號稱有腳底防磨的功能,也可
很久沒有寫文章了,原因在於我又回到原本熟悉的文字工作,然後…就懶了。 去年年底,走了一趟大小鬼湖,在沒有社群網路的年代,有次去霧台採訪,魯凱族人告訴我大小鬼湖的存在,當時對登山沒有距離及難度的概念,只是族人的敍述,加上後來張惠妹唱的巴冷公主,成為我十分嚮往的路線。 這個原本以為此生無法到
攀岩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過程會自然會學到重心轉移、平衡技巧,和爬山有直接關係。
百岳走了90座才拿下玉山北峰。 玉山北峰在我心中地位不亞於台灣最高的主峰,是新台幣1000元上拍攝玉山的位置,又設置最高氣象站,讓人心生嚮往。
登山新手常為買背包困擾,寫下我對背包的想法,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