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提筆|誤打誤撞開啟的創作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前情提要

小說創作,現在對我來說已經成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回頭看去,我一開始真的完全沒有想過未來會往這條路上走,甚至可以說,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喜歡上寫作這種「折磨人的」事。說起來,我的創作之旅更像是一段誤打誤撞的冒險,充滿了偶然的起點和出乎意料的轉折。

一開始,只是因為在無聊的日記作業中找點樂子,無心插柳地開始創作短篇搞笑故事;之後,隨著與朋友一起寫寫玩玩,逐漸激發出對創作的熱情。對我而言,這段旅程就像是一連串的驚喜發現,也讓我在過程中慢慢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當然,這段路上也充滿了挫折與打擊,不乏讓我幾乎放棄的時刻,甚至到如今仍時常會有這樣的時刻出現,但這些經歷都成我如今成長的養分。

因此,我希望在這裡,以「創作之旅」為題,慢慢分享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和種種心得。期待你們能和我一起踏上這段充滿隨機驚喜的旅程,也留給未來的我一個紀錄。


一切的起源⋯⋯一本國中聯絡簿?

一切的起源⋯⋯一本國中聯絡簿?


一切的緣起:微不足道的聯絡簿日記

談到創作一切故事的緣起,就是從國一時的那本「聯絡簿日記」開始說起⋯⋯

台灣的學生對「聯絡簿」應該不陌生吧?那可是一件挺無聊的事。每天都要寫日記,誰每天有那麼多東西能寫?一開始,我還有點認真,為日記欄旁的心得篇幅勉強寫些「夠格」的內容,但很快地,我對這件事失去興趣。原本還努力敷衍地寫個一段字數的我,最後變成每天寫一句,甚至只寫一兩個字:「累爆了」、「好無聊」、「1+1=2」。那些字句變成了我的聯絡簿日常。


老師眼中的頭痛學生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我。很多人現在看到我,會以為我以前一定是那種老師喜歡的模範生,乖乖學習、表現良好、創意十足。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當時對老師來說,我可是個十足的頭痛學生,因為我從來就不愛聽話。

老實說,在國小時我還算認真學習,並且有些內向的學生。但上了國中後,我遇到幾個同樣「有創意」的同伴,我的搞怪開關就這麼被打開了。那時候,我們經常一起搞各種「大計劃」,像是打掃時把椰子樹葉帶回來當投石機、上課時比賽被老師罵的次數、下課時在走廊沿街「乞討」……對我們來說,這些搞怪的事遠比乖乖寫無聊的聯絡簿日記有趣多了。

對於老師的批評,我們完全不在意。畢竟國中時的屁孩就是這樣——只顧著自己玩的開心,哪裡管別人怎麼說(現在想起來,我真的對當時不斷對我們發飆的老師感到抱歉)。在國一的家長會上,老師甚至語重心長地對我媽說:「宗凡誤交損友,以後恐怕一事無成。」而我們呢?對這樣的評語不以為然,覺得學校就是用來製造搞笑事蹟的地方。

國中時跟損友們(?)的合照

國中時跟損友們(?)的合照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和那群朋友累積了許多「豐功偉業」。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這些搞笑的回憶隨著時間被遺忘,那就太可惜了。剛好當時班上有同學在創作小說,擅長搞怪的我們當然不甘落後,馬上又興起一個鬼點子:把我們的日常故事寫成搞笑的日記故事,既能記錄這些事蹟,又能繼續追求我們的「有趣宗旨」。

沒有想到,這居然成為我往後十餘年創作之旅的起點。


因著「好玩」開始而啟動的創作之旅

我們將平常在學校中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尤其以被老師臭罵一頓的事蹟為主——重新轉變成充滿只有我們才懂的「梗」的搞笑故事,像是數學老師轉變程的生化戰士、國文老師轉化成的飛天怪客(許多當時改編成怪物瘋子的師長名字至今仍出現在《天啟》系列當中),而身為創作者的我們往往化身英雄,在其中對抗這些師長變身的「邪惡反派」。

隨著我和幾名朋友的在聯絡簿上持續的創作,甚至連班導師都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然有部分原因是我們並沒有把她變成邪惡反派),時常在台上朗誦我們的作品,台下同學聽到自己和熟悉老師的名字出現在故事中,也覺得非常有趣,時常讓整個教室哄堂大笑。隨著時間過去,也開始有人想要加入我們的行列,因著我們帶領的風潮,班上愈來愈盛行在聯絡簿上撰寫故事,並開始區分陣營彼此攻擊,迅速的擴張屬於我們自己故事的「世界觀」。

因為有趣,開始認真撰寫聯絡簿 也逐漸培養出寫作興趣

因為有趣,開始認真撰寫聯絡簿 也逐漸培養出寫作興趣


在玩樂中逐漸培養出興趣 逐漸創作

原本只是玩樂,卻因此培養出愈來愈大的興趣。我們的作品也開始擴張,不在僅是每天瑣事的改編,開始有更長的故事。大家分陣營,彼此攻擊、聯盟,並且共同建構出更大的世界觀。為了建立這樣的故事,我們熱情討論世界架構、劇情發展、角色定位。而在這過程中,這不再是為了搞笑,而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大的世界。這個想法讓我興奮,也開始從原本的聯絡簿,開始進展到以「稿紙」、「筆記本」撰寫踏上真正的創作之路。

從聯絡簿作為起點,開始逐漸累積更多的創作

從聯絡簿作為起點,開始逐漸累積更多的創作


我的反思與體悟

起點無需精心設計,而是隨處可尋

這段創作旅程的起點,給後來的我非常大的體悟。我了解到,許多興趣和才能的起點,其實並不來自於精心設計的培養,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不經意發現。

我們常常刻意去培養各種才藝,如鋼琴、繪畫、運動等等,有時的確能在這些過程中找到熱情與成就感,但也有不少時候這樣的努力卻徒勞無功。而那些未經規劃、自然萌發的興趣——例如對音樂旋律的自然擺動、對科學原理的無心探索、或對書中文字的深刻感動——往往才是我們真正的熱情所在。

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學會重視這些自然而然浮現的興趣和天賦。它們也許看似微不足道,但往往蘊藏著我們最純粹的熱情和創造力。如果我們能夠敏銳地察覺並鼓勵自己去探索,這些興趣可能會成為我們往後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為之奮鬥的核心。

One sometimes finds what one is not looking for. ——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青黴素的發現者)


給父母、師長的觀點:從小事中找尋成長機會

回頭來看,我非常感激我的父母和班導師,因為他們在我亂寫聯絡簿、在學校搞怪的時候,並沒有一味地打壓或禁止。相反,他們給予了我自由的空間,讓我可以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尤其是那位經常朗讀我們作品的班導師,她的鼓勵讓我們感受到創作的快樂,也激發了我們更大的創作熱情。

我知道,作為父母和師長,對「不聽話」或「不守規矩」的行為確實很容易產生反感,但我們應該更深入地去觀察,孩子的這些行為究竟是在傷害他人,還是變相地在表達自己的不受拘束的創造力?當然,如果行為是具有破壞性、甚至會傷害到他人的,就需要被適當引導與管教;但如果只是無傷大雅的「搞怪」,我們不妨給予一些空間和支持。許多時候,這些「出格」的舉動其實是在孩子尋找自己天賦的過程中釋放出的信號。當我們能夠察覺並正面引導,往往能激發出他們意想不到的潛力。

例如,許多藝術家,他們的興趣並非始於嚴格的訓練,而是源自於純粹的熱愛。像是米開朗基羅從小在工匠作坊中玩耍,接觸到了雕刻和繪畫,這激發了他終生的藝術熱情。這些例子都讓我們看到,對於孩子而言,玩樂與學習之間並非對立,甚至是開啟「自我學習」的重要環節。引導孩子從玩樂中找到熱情,讓他們自由探索,或許正是他們未來得以獨立的重要基石。而我很欣慰,現在愈來愈多的老師和父母懂得欣賞孩子的本質,並不再將成績和守規矩視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我相信這是孩子成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是我們長大後如何保持這份藝術之心。——畢卡索(Pablo Picasso)


未完待續的創作之旅

這趟創作之旅並未結束。隨著歲月流轉,我們的故事依然在繼續發展,未來我也會分享更多在創作路上的心得與挑戰。這個故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elly 雪梨-avatar-img
2024/11/10
好有趣哦!讓我回想起國中的美好時光😆
凡思筆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0
Shelly 雪梨 國中時期確實是一個超級荒謬卻又有趣的階段,很多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在那時候發生。也歡迎一同分享自已的經驗交流喔!
avatar-img
凡思筆記
48會員
40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 合作聯絡☎️ michaelseal8@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分享在寫作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困境和學習。文章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反思為主,對於寫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提出了深刻的見解。
Thumbnail
分享在寫作生涯中所遇到的不同困境和學習。文章以作者的親身經歷和反思為主,對於寫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提出了深刻的見解。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一開始寫作是因為興趣,之後就荒廢了蠻長一段時間,到近期才又重拾寫作的習慣。這次是因為幫自己設定了目標,決心開始寫作。一開始寫完後一直在考慮是否要發佈,擔心自己寫的不好、擔心沒有人會看,直到按下發佈鍵的那個瞬間,一切的擔心都煙消雲散了。那時我問著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哪個成功的創作者不是從0開始的嗎
Thumbnail
一開始寫作是因為興趣,之後就荒廢了蠻長一段時間,到近期才又重拾寫作的習慣。這次是因為幫自己設定了目標,決心開始寫作。一開始寫完後一直在考慮是否要發佈,擔心自己寫的不好、擔心沒有人會看,直到按下發佈鍵的那個瞬間,一切的擔心都煙消雲散了。那時我問著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哪個成功的創作者不是從0開始的嗎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Thumbnail
第一次發文 |・ω・`)(試探 這個【創作進度】的區塊,預計會是類似週記的東西。
Thumbnail
因為最新的長篇小說《死啊,又不是第一次》正在鏡文學連載,所以早前接受了鏡文學的筆訪,談談我的創作經驗和一些關於寫作的想法,譬如我最享受的創作時刻,靈感從哪裏來,如何構思和發展角色等,也有聊聊我的寫作時間表和自我激勵技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專訪連結:https://lit.mirrorf
Thumbnail
因為最新的長篇小說《死啊,又不是第一次》正在鏡文學連載,所以早前接受了鏡文學的筆訪,談談我的創作經驗和一些關於寫作的想法,譬如我最享受的創作時刻,靈感從哪裏來,如何構思和發展角色等,也有聊聊我的寫作時間表和自我激勵技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專訪連結:https://lit.mirrorf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