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思筆記
39
位追蹤者
追蹤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其他連結
凡思筆記
46
會員
30
內容數
加入
前往沙龍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 合作聯絡☎️
[email protected]
加入
前往沙龍
發佈內容
我的成就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凡思筆記
2025/03/25
小事引發的咆哮風波:從受害者心態到自我調整的轉變
某個午後,一位伯伯因一聲喇叭誤會,對照服員咆哮。我好心勸阻,卻被罵得滿頭包,還得道歉。當時我氣炸了,心想:憑什麼?怒氣讓我覺得一切都爛透了,甚至工作都擺爛,直到《被討厭的勇氣》點醒我:「許多時候,討厭某人,是你自己的選擇。」這句話像一記棒喝,我突然發現,環境沒變,變的只有我的心。
#
個人成長
#
短篇故事
#
生命
12
1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2025/03/26
1
我以前也會因為小事就生氣、記仇 但後來發現這些情緒堆著,只會傷到我自己的心情,別人可能根本不在乎,就算真的是他錯也不會改 就覺得沒必要太放心上,當下不高興完就算了😂
1
凡思筆記
2025/03/20
最偉大的神蹟——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這篇故事從被控通姦的女子視角出發,重新詮釋了約翰福音 8:1-11 的情節,強調耶穌的慈悲與寬恕如何不僅改變她的命運,更挑戰了人們對「罪」與「審判」的固有看法。當女子被拉到公眾面前,等待著即將來臨的死亡判決時,耶穌卻以一句「誰是無罪的,就先動手」顛覆了審判的框架,讓所有控訴者不得不直視自己內心的罪。
#
耶穌
#
犯罪
#
心靈成長
11
1
臭氧層
2025/03/23
2
以前從未以這個視角思考過!
2
凡思筆記
2025/03/17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一個老兵的歲月故事與歷史的傷痕
「你知道823砲戰嗎?」 一名可愛的老伯伯推著助行器,晃晃悠悠地走到院子裡,彷彿是自言自語,但其實是在找人聊天。 本文紀錄,這位伯伯在榮家分享他經歷823砲戰的故事,從被徵召入伍、與家人分離,到在金門經歷炮火洗禮,最後在臺灣落地生根,找到家人。文章呼籲讀者重視老榮民的故事,別讓歷史記憶隨著時間流逝。
#
823砲戰
#
戰爭
#
軍隊
9
2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2025/03/18
2
從當事者口中聽到他們的故事,總會有很多感觸!
2
凡思筆記
2025/03/14
一張照片的溫度:我在榮家服役,發現了他們眼裡的光
那天,一個阿嬤拿著照片哭了。 那天,我在走廊上走著,一個阿嬤手裡緊握著一張照片,眼眶紅紅的。她聲音顫抖地說:「謝謝你幫我拍的照片,我女兒很喜歡。」我愣在原地,還沒回過神。她接著淚中笑著說:「這是我第一次有這麼好看的照片。」 我沒想到,自己隨手拍的照片,居然帶給他們莫大的溫暖。
#
個人成長
#
榮民之家
#
經驗
16
2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2025/03/14
3
好溫暖的經驗,有你為他們留下記錄真好!
3
凡思筆記
發文者
2025/03/15
1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謝謝,其實我覺得在當中的收穫遠比他們更大 更感謝他們讓我有這個機會🤣
1
凡思筆記
2025/03/05
曠野裡的對話(下):尼采與耶穌關於孤獨、超人與愛的辯證
尼采與耶穌的曠野之夜,一場關於孤獨、超人與愛的哲學對話。 這次,兩人延續前一次的辯論,走向更深的核心——尼采談自由與超越背後的孤獨根源,耶穌則回應,一種不求改變、只願同行的愛。 這不只是關於信仰或哲學的爭執,而是探問:當黑夜無盡,人究竟選擇獨行,還是允許陪伴?
#
尼采
#
耶穌
#
心靈成長
11
2
咖啡貓
2025/03/05
3
這場史詩的對話,以如此平凡溫柔的方式結束。非常精彩!
3
凡思筆記
發文者
2025/03/09
咖啡貓 謝謝!這也是我想傳達的感覺,也歡迎有其他想法都能提出討論!
凡思筆記
2025/03/03
當尼采遇見耶穌(上)|曠野的問答
在曠野深夜,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悄然展開。尼采,宣告「上帝已死」的哲人,以孤獨和鐵錘擊碎世人的信仰與依靠;而耶穌,則帶著不滅的愛與安息的邀請。兩位在歷史上以截然相反地存在方式的正面對決——奔向虛無的無盡戰士,與擁抱愛的行者,將在這片曠野中對生命的意義和答案,進行最終的思辨。
#
耶穌
#
尼采
#
心靈成長
13
3
凡思筆記
發文者
2025/03/03
4
由於有人指出,文中的某些對話容易導致的一些誤解,這裡做一些額外註解: 1. 尼采殺了上帝?在文中,尼采似乎宣告是自己殺了上帝。不過,在歷史上,尼采更多的是作為一位「診斷師」,點出當時社會已經走向無神論、迫切需要價值重估的現況,而非是由他「親手所殺」 2. 尼采並非排斥「泛論的愛」,尼采的權力意志,是對生命的熱愛。他所反對的,基督信仰道德式的博愛。兩者字面上雖同為愛,但內涵精神卻大不相同。
4
凡思筆記
2025/02/28
短篇小說|禁語之地:當人類不再擁有自己的語言
在末日核戰後的世界,語言被AI符號取代,人類植入晶片,情感與歧義被冰封。X42,符號管理者,卻在檔案室聽見禁忌的古語低語:「你還記得風的聲音嗎?」這句話如幽靈喚醒沉睡的記憶,引他走進地下叛軍的藏身處,他因此立志要改變現狀,重拾語言的靈魂,但當他知曉真相後,世界觀卻在一次被震撼⋯⋯ㄉ
#
故事
#
短篇小說
#
短篇故事
10
1
王海
2025/03/06
語言生成器開口的瞬間,有種令人不寒而慄的感覺...
凡思筆記
2025/02/25
「為自己負責」如何被用來操控你?|當「成長」變成壓迫,當「負責」成為枷鎖
「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是你的責任。」 這句話你肯定不陌生吧?最近錫蘭踢爆心靈課程時,這句話又被拿出來放大檢視——它出現在無數課程、書籍裡,被奉為人生金律,聽起來超有力量。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應該思考:这句話只是說得太直接,讓我們一時難以接受,還是它根本從本質就是大有問題? 我認為是後者。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
心靈課程
10
留言
凡思筆記
2025/02/21
為什麼人無法真正獨立?我從《進擊的巨人》看懂阿德勒心理學的「三大聯繫」
我們真的能完全獨立於世界,靠自己生存嗎?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個體的存在離不開社會聯繫與合作,但這個觀點常讓人難以共鳴。直到重刷《進擊的巨人》,我才從莎夏父親的話中真正理解「社會情懷」的意義。他選擇放下仇恨,走向人群,而非被過去困住,這正呼應了阿德勒強調的「個體與群體共存」。
#
個人成長
#
進擊的巨人
#
責任
18
2
派大星
2025/02/24
2
說得太好了!這部動漫真的是難得一見,值得一看再一看!
2
凡思筆記
發文者
2025/02/25
派大星 謝謝~進巨真的很精彩! 包括你大頭照的那部動畫,也是超級經典😂
凡思筆記
2025/02/13
AI 學習程式設計入門學習:我的心態轉變與實戰經驗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完全沒有一點工程資訊背景下,利用AI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入門經驗,從高中時期對程式的排斥,到能完成簡單程式開發,並分享學習心態的重要性高於工具本身。文章以自身經驗佐證,說明AI工具能降低學習門檻,但真正關鍵在於培養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呼應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
個人成長
#
學習
#
程式
12
留言
vocus 勳章
NFT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