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不難寫,難的是……推薦給誰看?
付費限定

〈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不難寫,難的是……推薦給誰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想要文章寫得好,必須得了解讀者心理;想要寫進讀者心坎裡,必須先預設目標讀者,了解他們的需求。於是,我在帶學生寫〈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這個題目時,加了一個限制「請說明你要推薦的對象,並針對這個對象來介紹這部作品,引起他的興趣。」
  • 適合對象:國小中、高年級
  • 付費訂閱可看:學習單

〈我最喜歡的一部作品〉是滿常見的作文題目,學生發揮起來也得心應手,無論是小說、漫畫、動畫或電影……等,都是可以書寫的題材。

也許學生會寫得很嗨,但只是自嗨而已,讀者看了可能完全無感。因此,想要文章寫得好,必須得了解讀者心理;想要寫進讀者心坎裡,必須先預設目標讀者,了解他們的需求。於是,我在這個題目上加了一個限制:

請說明你要推薦的對象,並針對這個對象來介紹這部作品,引起他的興趣。

由於學生過去在寫作時,從未考慮過讀者,這個限制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遇到這個問題,不妨反其道而行,先請他們列出這部作品的所有優點,再請他們從眾多優點中去配對適合的目標讀者。

以《哆啦A夢》為例,兩、三個班級當中,不約而同有幾位同學想介紹這部漫畫。不過,經由引導,他們的目標讀者卻設定得不一樣:

A同學想將這部漫畫介紹給缺乏想像力的人,期盼他在看過之後,能夠激發出創意。
B同學針對比較缺乏天資、功課不好又缺乏自信的人,希望他們從大雄身上找到信心,振作起來。
C同學發現班上有人跟兄弟姊妹處得不愉快,所以胖虎可以當他們的借鑑,讓他們看看一個哥哥是如何照顧妹妹的。

可見,即使是同一步作品,但目標讀者不同,介紹的方向當然也不同,寫出來的文章自然相差甚遠。如果有餘裕的話,也可以讓學生變換不同的目標讀者寫作推薦文,等於是從不一樣的角度重新理解這一部作品,必定能夠得到全新的體會,同時鍛造閱讀力與寫作力。

以下是我設計的學習單,讓學生在動筆寫作前打草稿,建構文章的輪廓。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7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鴻雁寫作教材與教法典藏室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26.3K會員
628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鴻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評論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寫作素養,有很大的機率會出現在往後升學考試的寫作題目中!這次的練習,結合前不久的「故事改編」課程,評論同學所寫的故事。經由分析、拆解、重建等引導步驟,指導學生寫出有說服力的故事評論。
我曾經為《全國兒童週刊》的專欄寫了三篇故事改編,於是在故事改編的教學中融入個人的創作體驗。本文分享三個簡單教學步驟,並利用「故事改編架構表」,有助於學生寫出吸睛的故事改編。
沒有想像的樂趣,也沒有思辨的意義,文言文終究只是死人寫的無聊東西。我曾提出「腦補文言文」的活動,既提升文言文的趣味性,也能夠鍛鍊學生的想像力和敘述技巧;此外,我們還可以從文章中找到刺激學生思辨的點,建構出文言文和現代思維之間的銜接橋梁。
暑假過得廢不要緊,最廢的是沒有記取教訓,年復一年,年年的暑假都這麼過,等到過完了「又」後悔莫及,有什麼意義呢?那麼,要如何記取教訓呢?當然必須先「記」下你的經驗,才能從中「取」得教訓。今年暑期課程的最後一堂課,我請學生填寫〈暑期生活自評表〉,正是這個目的!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在帶領孩子閱讀新聞時,我會暫時捨棄文字閱讀,找一張具代表性的照片,帶領孩子進行「圖像閱讀」,發掘出畫面中的細節並思考涵義,進而建構出個人的理解和推測。如此一來,當孩子抱著玩「大家來找碴」的心態來為照片解密時,趣味感油然而生。最後,再帶學生了解事件脈胳,他們很快就會進入狀況。
「評論能力」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寫作素養,有很大的機率會出現在往後升學考試的寫作題目中!這次的練習,結合前不久的「故事改編」課程,評論同學所寫的故事。經由分析、拆解、重建等引導步驟,指導學生寫出有說服力的故事評論。
我曾經為《全國兒童週刊》的專欄寫了三篇故事改編,於是在故事改編的教學中融入個人的創作體驗。本文分享三個簡單教學步驟,並利用「故事改編架構表」,有助於學生寫出吸睛的故事改編。
沒有想像的樂趣,也沒有思辨的意義,文言文終究只是死人寫的無聊東西。我曾提出「腦補文言文」的活動,既提升文言文的趣味性,也能夠鍛鍊學生的想像力和敘述技巧;此外,我們還可以從文章中找到刺激學生思辨的點,建構出文言文和現代思維之間的銜接橋梁。
暑假過得廢不要緊,最廢的是沒有記取教訓,年復一年,年年的暑假都這麼過,等到過完了「又」後悔莫及,有什麼意義呢?那麼,要如何記取教訓呢?當然必須先「記」下你的經驗,才能從中「取」得教訓。今年暑期課程的最後一堂課,我請學生填寫〈暑期生活自評表〉,正是這個目的!
台灣不只過去在歷史上融匯了多樣性的族群,近年來文化的多元樣貌也逐漸展現出來。近期,《國語日報》的引導式作文題目當中的一個主題正是「多元文化」。這個主題,至今尚未出現在升學大考中,未來極有可能成為考題,必須留意。本文分享學生筆下的題材以及寫出深度的訣竅……
在帶領孩子閱讀新聞時,我會暫時捨棄文字閱讀,找一張具代表性的照片,帶領孩子進行「圖像閱讀」,發掘出畫面中的細節並思考涵義,進而建構出個人的理解和推測。如此一來,當孩子抱著玩「大家來找碴」的心態來為照片解密時,趣味感油然而生。最後,再帶學生了解事件脈胳,他們很快就會進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