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中南半島未知某處 / Somewhere Unknown in Indochin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沉浸共感度:★★★☆

導演:劉吉雄 / Asio Liu Chihsiung,鄒鳳庭 / Tsou Feng Ting
製片國:臺灣 / Taiwan
類型:VR360,動畫
年分:2024
片長:38min
IMDb:tt33003335
官方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chinliutao/
     https://asioliu.blogspot.com/2016/11/chin-liu-tao-1995.html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hinliutao/)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chinliutao/)


「澎湖難民營」、兩姐妹思念亡妹及各方政治角力,三者全不相融卻被尷尬地收錄在同一部作品裡。


身為六年級前段班,經歷過戒嚴到解嚴,被匪諜就在你身邊、拯救苦難同胞的信心喊話包圍,看過文宣、影片中各式各樣、五花八門「投奔自由」的故事--抱著兩顆籃球登陸金門后江灣、駕軍機投誠,乘船偷渡,當然也都聽過「為了追求自由,乘船在海上漂流,不得不吃人肉」的故事。

當時年紀還小,只知道這些人為了「逃離」共產主義做出了各式各樣的犠牲,直到解嚴後,年紀漸長,才赫然發現這些「投奔自由」的「烈士」所逃離的未必是中國,可能是其他共產政權,如互動VR《Stay Alive, My Son Chapter 1 & 2 / 致我親愛的孩子》逃離的是紅色高棉(柬埔寨共產黨前身),而VR《中南半島未知某處》逃離的是越共。

越南籍漁船清風號漂流期間,將死的人同意活著的親人把自己吃掉。(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574)

越南籍漁船清風號漂流期間,將死的人同意活著的親人把自己吃掉。(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574)

1970年代,通訊及救援技術皆不佳,為了在災難事件中存活,食屍似乎成為難以避免的選項。1972年10月13日,烏拉圭空軍571號班機空難,45名乘客及機組員,在失事72天後僅14人獲救,1979年10月1日,越南籍漁船清風號載146人逃離西貢(今胡志明市),於10月8日清風號撞珊瑚礁失去動力,漂流40日後遭遇臺灣籍漁船財富號,僅64人獲救。在長達數個月待救的期間,倖存者不約而同依靠食用死者屍身方得以存活。

《中南半島未知某處》即是以清風號為主軸,旁及澎湖越南難民營的仿紀錄片。透過兩位姐妹的回憶及雙眼,看著各界不清白的友善與各懷鬼胎。

1977年越南戰爭結束,許多逃離越南的難民或是偷渡來到臺灣,或是被臺灣的漁民救起,人數眾多到臺灣政府在高雄及澎湖設立收容中心,其中澎湖白沙講美的收容營區較具規模,收容51艘船、2000餘名越南難民。

清風號成為澎湖難民營牆上的宣導壁畫《海南血淚圖》。(圖片來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45/article/5938)

清風號成為澎湖難民營牆上的宣導壁畫《海南血淚圖》。(圖片來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45/article/5938)

臺灣政府收容越南難民當然不單純因為人道理由。對外,自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收容越南難民的讓臺灣政府重獲對全世界、對美國發聲的機會。對內,收容逃離越共的難民,尤其是清風號的故事,成為政府反共宣導重要題材。

文獻資料中,不少越南難民由臺灣漁民「救起」,實則臺灣漁民也不單純基於仁慈或人道理由進行救助,許多漁民透過越南難民狠狠發了難民財,要求難民交出逃難家當、金銀細軟,才願意讓難民登上自己的船,或是交換微量飲水與食物。以清風號為例,臺灣漁船「救起」清風號上64人,但最後回到臺灣時,僅34人存活,食物飲水不足,空間不足,疫病傳播及醫療物資缺乏是主因。

而這些「投奔自由」的越南難民也不是無辜的,不少越南難民刻意駕船來到臺灣--透過臺灣官方交涉,這些難民最終能前往美國的比率遠高於菲律賓及香港的難民營。

對死去姐妹的思念、現實中廢棄拆除的難民營建築與各方角力血淋淋的現實,三者並不相融。(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574)

對死去姐妹的思念、現實中廢棄拆除的難民營建築與各方角力血淋淋的現實,三者並不相融。(圖片來源:https://www.kff.tw/film/content/4574)

《中南半島未知某處》拍得有如紀錄片,卻是不折不扣的劇情片。

《中南半島未知某處》由2條主線構成,其一,由廢棄的「澎湖難民營」建物將被拆除,介紹臺灣收容越南難民的歷史,這一段主要由實景拍攝,及採訪當年住在營區的難民,有如紀錄片,其二,透過3姐妹中倖存的兩姐妹思念亡妹,帶出清風號的過往及難民營裡的遭遇,主要透過動畫與演員完成,動畫刻意採灰色調,時而疏離、時而魔幻寫實,演員拍攝的部分,則因為演員皆為素人,令人出戲。

兩條主線各自獨立,不定時穿插一些畫面節奏風格丕變的各方政治角力、各懷鬼胎。「澎湖難民營」、兩姐妹思念亡妹及各方政治角力,三者全不相融卻被尷尬地收錄在同一部作品裡。每個主題各自發展成一部獨立的作品,或許能把導演的企圖、越南難民的過往交待得更清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crifice 生贄的沙龍
105會員
196內容數
AR、VR、MR、XR,歡迎與我一同沉浸體驗。
2025/01/14
當你懷孕了,滿心期待地前往醫院孕檢,卻被醫生通知胚胎沒有心跳。
Thumbnail
2025/01/14
當你懷孕了,滿心期待地前往醫院孕檢,卻被醫生通知胚胎沒有心跳。
Thumbnail
2025/01/12
以南北韓分裂拆散許多家庭為主題,採訪許多如今定居於南韓/韓國,因南北韓而家庭破碎的民眾;受訪者思念久未謀面的親人,訴說多年來心中來不及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的遺憾。
Thumbnail
2025/01/12
以南北韓分裂拆散許多家庭為主題,採訪許多如今定居於南韓/韓國,因南北韓而家庭破碎的民眾;受訪者思念久未謀面的親人,訴說多年來心中來不及道愛、道謝、道歉、道別的遺憾。
Thumbnail
2025/01/01
導演Arif Khan以日本福島市雙葉郡雙葉町為中心,旁及浪江町,透過動畫將呈現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前後的畫面進行相對照,配合當地居民口述歷史,明示本片的反核能態度。
Thumbnail
2025/01/01
導演Arif Khan以日本福島市雙葉郡雙葉町為中心,旁及浪江町,透過動畫將呈現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前後的畫面進行相對照,配合當地居民口述歷史,明示本片的反核能態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Thumbnail
陳毓芝愉快的駕著牛車,從崁頂衙門一路緩緩的往加走溪上游駛去。自前年他與幾位族親冒著生死,渡過黑水溝,死裡逃生才來到大員。想起黑水溝竟然不是一般風浪,根本是隻拆船魔。所幸所乘的戎克船算對出航時間,黑水溝的風浪不算大,只是被四面八方不定時打來的浪,連續撞在船的任何一方..........
Thumbnail
陳毓芝愉快的駕著牛車,從崁頂衙門一路緩緩的往加走溪上游駛去。自前年他與幾位族親冒著生死,渡過黑水溝,死裡逃生才來到大員。想起黑水溝竟然不是一般風浪,根本是隻拆船魔。所幸所乘的戎克船算對出航時間,黑水溝的風浪不算大,只是被四面八方不定時打來的浪,連續撞在船的任何一方..........
Thumbnail
「中華民國政府在1975年越戰結束前後,以海軍軍艦及專機等方式,從淪陷的南越從淪陷的南越救出數千名越南華僑於本島各處安置,並於1977在澎湖成立難民營及中南半島難民臨時接待所。」 這麼值得記得的人道救援歷史,在過去卻從未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中,變相導致人民極度缺乏對他們的認識。
Thumbnail
「中華民國政府在1975年越戰結束前後,以海軍軍艦及專機等方式,從淪陷的南越從淪陷的南越救出數千名越南華僑於本島各處安置,並於1977在澎湖成立難民營及中南半島難民臨時接待所。」 這麼值得記得的人道救援歷史,在過去卻從未出現在我們的教科書中,變相導致人民極度缺乏對他們的認識。
Thumbnail
《誰是外來者》報導的是越南移民在德國的狀況,在德國的越南移民有兩個不同的來源,西德接收了南越的難民,東德有北越的契約工,東西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他們接受移民也基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這種種的差異造就了這些外表看起來都一樣越南移民有了不同的內在。
Thumbnail
《誰是外來者》報導的是越南移民在德國的狀況,在德國的越南移民有兩個不同的來源,西德接收了南越的難民,東德有北越的契約工,東西德有不同的社會制度,他們接受移民也基於不同的歷史背景,這種種的差異造就了這些外表看起來都一樣越南移民有了不同的內在。
Thumbnail
台灣入圍金馬的紀錄電影《捕鰻的人》敘述宜蘭蘭陽溪出海口,在每年冬季都會有許多阿美族原住民在海邊搭起捕鰻苗的臨時工寮地,在夜間冒著低溫與深不如見五指的黑,在大浪中下海捕撈賺取高價收購金。有些人一去再去,而有些人去了以後,就沒有以後。
Thumbnail
台灣入圍金馬的紀錄電影《捕鰻的人》敘述宜蘭蘭陽溪出海口,在每年冬季都會有許多阿美族原住民在海邊搭起捕鰻苗的臨時工寮地,在夜間冒著低溫與深不如見五指的黑,在大浪中下海捕撈賺取高價收購金。有些人一去再去,而有些人去了以後,就沒有以後。
Thumbnail
沉默的艦隊與沉默的官兵,都深埋在台海的海底。固然敗軍不可言勇,但堅守崗位拼鬥到最後一刻倒下的陣亡官士兵,他們的犧牲換來層峰終於任命放棄反攻大陸。
Thumbnail
沉默的艦隊與沉默的官兵,都深埋在台海的海底。固然敗軍不可言勇,但堅守崗位拼鬥到最後一刻倒下的陣亡官士兵,他們的犧牲換來層峰終於任命放棄反攻大陸。
Thumbnail
我從小都一直聽到曾經被徵召到南太平洋參戰的家族長輩們一再強調,戰爭是泯滅人性的行為。當然,這些人也因為曾經有搭船出國及乘船回台灣的經驗,儘管1946年後在天下太平的福爾摩沙,萬金河的這些同袍們,始終都一直存在著居安思危的意識。
Thumbnail
我從小都一直聽到曾經被徵召到南太平洋參戰的家族長輩們一再強調,戰爭是泯滅人性的行為。當然,這些人也因為曾經有搭船出國及乘船回台灣的經驗,儘管1946年後在天下太平的福爾摩沙,萬金河的這些同袍們,始終都一直存在著居安思危的意識。
Thumbnail
《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是研究員陳力航寫作祖父陳以文的非虛構寫作紀錄,故事以陳以文在日治時期太平洋戰爭時加入軍隊,前往滿州受訓卻在戰爭結束後被俄羅斯軍隊俘虜,被帶往西伯利亞戰俘營,透過文字與照片書信,作為當時期台籍日本兵在西伯利亞的軍史資料證明。
Thumbnail
《零下六十八度-二戰後臺灣人的西伯利亞戰俘經驗》是研究員陳力航寫作祖父陳以文的非虛構寫作紀錄,故事以陳以文在日治時期太平洋戰爭時加入軍隊,前往滿州受訓卻在戰爭結束後被俄羅斯軍隊俘虜,被帶往西伯利亞戰俘營,透過文字與照片書信,作為當時期台籍日本兵在西伯利亞的軍史資料證明。
Thumbnail
紀錄片《社頂的孩子》以台灣屏東墾丁、恆春兩邊關於過去美國商船羅妹號在台灣遇難者因為誤闖原住民領域而被殺害後,引發一連串美國、清政府、台灣原民在國際政治上的風波事件。在將近一百五十年後這件不常被人知的台灣歷史,再次被人追憶,是否可以找到當年的蛛絲馬跡。
Thumbnail
紀錄片《社頂的孩子》以台灣屏東墾丁、恆春兩邊關於過去美國商船羅妹號在台灣遇難者因為誤闖原住民領域而被殺害後,引發一連串美國、清政府、台灣原民在國際政治上的風波事件。在將近一百五十年後這件不常被人知的台灣歷史,再次被人追憶,是否可以找到當年的蛛絲馬跡。
Thumbnail
《斯卡羅》使觀眾得以看見百年前的國際政治,展現過去曾經埋沒於台灣歷史裡的一段風起雲湧、精心動魄章節,更展現其格局宏大、野心勃勃,力圖達到台劇新標竿的決心,各方面都太令人驚艷!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錯過的台劇!
Thumbnail
《斯卡羅》使觀眾得以看見百年前的國際政治,展現過去曾經埋沒於台灣歷史裡的一段風起雲湧、精心動魄章節,更展現其格局宏大、野心勃勃,力圖達到台劇新標竿的決心,各方面都太令人驚艷!絕對是今年最不可錯過的台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