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累積的與迭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當課程持續累積與面對不同對象時,內容與設計也隨之調整與豐富。這次課程融入了「策展人的思維」,旨在引導學生從全新的角度理解策展的本質與實踐。 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面對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策展人?」學生會好奇:在藝文領域中,博物館工作人員是策展人嗎?畫廊的代理人又是否屬於策展人?在課堂中,我們試圖解構這些角色,並引導學生思考策展的核心精神與其運作邏輯。 課程中,我以「購物車」的概念作為切入點,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以使用者立場設計展覽體驗。藉此,引導學生理解策展不僅僅是展品的陳列,更是一種「設計觀眾經驗」的思維模式。 我也帶入了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在台灣的策展案例,讓同學思考「白盒子」在博物館中所扮演的角色:它究竟是空間、媒介,還是象徵?此外,課堂中也探討觀眾在博物館中的「凝視方式」,即我們是如何觀看、如何與展品產生互動與意義建構。 針對展覽設計的部分,我們探討展板內容的內文撰寫、標示邏輯與排版方式,以及空間中的動線規劃,進一步分析策展如何與觀眾的移動節奏相互配合。學生也需思考展覽中應如何因應消防規範,設計清楚明確的緊急逃生動線,確保展覽在美學與安全之間達成平衡。 透過這樣的實作與思辨,我們讓學生不只是學習如何「辦展覽」,更進一步理解策展是一種融合空間、敘事與觀眾互動的綜合設計思維。

盲人設計的課程教材

當我們規劃大地藝術季的策展相關工作時,環保公園或農村場域往往成為首選。當初在尋找合作對象時,我會優先評估場域的老年人口比例、老化指數與扶老比。這些指標在初期盤點階段十分重要,同時我也會習慣性地整理該社區的型態、定位以及理事長的背景等資訊,以便進一步思考如何促成社區端與學校端的合作模式。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最終選擇了台中興安社區的「綠光尋夢園」作為合作場域。確定合作對象後,我便開始與社區總幹事洽談,針對他們希望呈現的文化符號進行深入討論,了解為何他們選擇這些意象,以及曾被淘汰的其他象徵背後的原因。

在素材選擇方面,我以颱風過後留下的廢棄物作為創作主軸,並遴選適合的地點,與藝術家及業師一同針對創作框架進行討論與規劃。同時,在課程中也帶領學生親自走訪綠光尋夢園,協助學生建立對場域的空間與文化理解。

針對盲人設計的展覽,我們會主動尋求在地美術館與日本美術館的合作機會。因班級中預計產出約八組作品,展覽多以聯展形式呈現,並回扣最初提及的「白盒子」概念。我們試圖翻轉傳統美術館「禁止觸摸」、「不得越線」的限制,改以「用手去看世界」的設計理念,讓視障者也能透過觸覺與藝術作品互動。

此類展覽通常需於半年前或一年前即確定展場與美術館場地,以確保整體活動的順利推進。布展當天,則需事先盤點好所有展出品與相關物資,再進行現場布置。若作品需運往國外,則需格外留意包裝與保護機制,包括展品的材質保護、重量計算與運輸風險評估等細節,都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

展覽導覽稿製作

在課程進行藝術作品與創作框架設計時,教師可以預先設定好基本框架,讓學生依據該框架自由發展作品與理念。這樣的方式有助於引導學生思考創作脈絡與表達意涵。通常在聯展結束後,我們會提供展覽筆記,以便後續延續策展脈絡並作為參考資料。

在第二次課程實作中,我們加入了盲人體驗設計的元素。與以往透過「盲人眼鏡」的方式不同,這次我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採取「閉眼引導」的方式,一位學生閉上眼睛,另一位同學則協助完成指定任務。此次課程也區分為進階組與基礎組:進階組由兩人一組,不須輪流角色,直接進行完整任務;基礎組則由六人兩兩輪流進行,讓學生在更簡化的情境中完成任務。

不同於理學院偏重理論與計算的課程風格,我希望學生能實際體驗整個流程並完成作品。在國際展覽或地方文化館展出後,我們會將學生的作品帶回「綠光尋夢園」,轉化為在地導覽素材,編撰成導覽稿,讓高齡者能參與導覽活動,不僅促進世代交流,也讓學生的創作真正走入社區,實踐藝術與社會的結合。

探索學生的體驗能力

我認為在課程中,讓學生學會自我檢視、認識自我,並探索自身的可能性與應用方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透過紀錄與觀察自己的行為,能夠反映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在進行反思與對策擬定的過程中,雖然常伴隨著淚水與挫折,但這正是自我持續優化的歷程。我們不斷重新認識自己,也學會更深入地理解他人。

我的建議是,試著打開手機自拍,或拿起一面鏡子看看自己,靜下心來解析當下的狀態。將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具體寫下來,用文字梳理思緒,思考自己的現況與內心感受。

我想到《鬼滅之刃》中上弦之三與炎柱的對決,他們的刀如同雙面刃,也象徵著人性的正與反。與其逃避,我更建議從誠實面對自己開始,先試著寫下自己的缺點,看看有哪些問題正在影響你。

當我們擁有各種條件時,兩性關係往往會在生活中扮演關鍵角色。從這段故事中,我們也可以進一步思考「真命天女」或「真命天子」的概念,其實背後反映的可能是個人在關係中對依賴的渴望與程度。

在課堂中,我會請學生試著繪製「時間軸」,回顧並分析人生不同階段的變化與轉折。如果能進行前後對照分析,將更有助於釐清自己的目標與期待,進一步認識真正的自己,並思考未來的方向。

作為審查的依據

我設計了三個評比層次來分析情感互動的心理狀態:

內心深處對付出的期待其實是希望獲得回報
當無法獲得對等的回饋或「性價比」,內心容易產生挫折與憤怒
一旦突破忍耐的臨界點,可能透過冷暴力或熱暴力的方式,對伴侶發起攻擊

在這樣的脈絡下,我們往往渴望的是被理解,渴望能感受到對方來自內心的回應與回報。我們也可能透過追求外在價值來獲得認同;但在這過程中,卻逐漸顯現出操控與自私的傾向。有些人會將伴侶當作獎盃般炫耀,無意間將對方推上神壇,卻忽略了人性的真實與脆弱。第三種情況是追求「無條件的愛」。當在學業上遭遇瓶頸,內心陷入低潮,卻無法在伴侶面前承認自己的困境;這種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脆弱,常來自對社會的疏離與恐懼,也反映出對失去已有一切的極大不安。我想,我的狀態似乎不太好,也許正因如此,才更需要理解自己,誠實面對內心的聲音。

一般的迴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原因」、「情緒」、「行為」常被視為大眾習以為常的反應迴路。然而,人的內在反應其實往往並非線性運作。有時,我們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只要隱藏自己的缺點、努力成為他人所期待的模樣,就能獲得愛與接納;當需求被滿足,生活似乎也不再那麼令人煩惱。

但我們也可以反向思考:是否能從自己的缺點中看見潛在的優點?是否能理解自己,不再委屈求全?我們是否總是在提供對方想要的東西,卻忽略了自身的需求?若對方最終仍選擇離開,我們也應學會接受。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見不同角色的支持者:如麻吉、治療者、宗教信仰的寄託;在團隊經營中則有前輩、同儕、後輩的支持,以及透過健身強健心志、避免過度孤獨來創造自我價值。然而,當面對具病態特質的人格時,對方可能會誘惑你、扮演受害者、發出威脅,甚至操控你的罪惡感。

在人際關係中,「好人」也會發展出三種應對策略:線性策略極化策略混合策略。我的學習心得是,可以透過以下三本書進行自我檢視:《妻子即地獄》(問責之鏡)、《簡單說》(核心思辨)、《老公你怎麼還不死?》(防禦工事)。

這三本書提醒我們:許多人的錯誤,是在尚未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前,就倉促進入婚姻,只因「時間到了」而非「準備好了」。此外,缺乏判斷力與溝通能力,討好型人格傾向也讓人更容易進入不對等的關係。與其埋怨對方無法承擔責任或不願溝通,更該檢視自身是否清楚明白自己的界線、需求與底線,進而建立真正健康且能對話的親密關係。

默默的生活中被馴化

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馴化」──被社會、家庭、制度或他人的期待所塑造,逐漸壓抑了真實的自己。許多時候,當壓力過大,我們其實需要一個能傾訴的空間,或是藉由與異性的互動來尋求情感上的理解與支持。

有些人來自較為嚴格的家庭環境,做事節奏較慢,心中積累的情緒往往難以抒發,只能透過懺悔或反省來面對自己的錯誤與困境,藉此獲得釋放與自我覺察。

而在當代社會,自媒體的興起讓每個人都能打造「人設」來經營形象,然而,這種形象一旦崩塌,便可能導致所謂的「社會性死亡」。例如軍警從業人員,只要出現一次重大違規,極有可能立即被勒令退伍,失去職涯與社會地位。

當我們面對社會中不同賽道的領域時,例如八大行業,也許可以參考一些作品,如《當女孩成為貨幣》或《樓鳳:性淘金產業大揭密》。這些資料提供了一個切入角度,讓我們理解在特定行業中「主客體分離」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透過理解底層邏輯,有助於辨識與處理其中的權力關係與情感交換。

在這些關係裡,往往會出現某種「中期馴化」的現象。對方可能希望佔據你更多的時間,要求更多陪伴,並以各種形式提供「好處」,例如:固定為你煮飯、幫忙打掃、在你疲憊時給予鼓勵、甚至提出幫你負擔搬家費用或租金等。

若我們將關係視為「主體與主體」的連結,會傾向於珍惜並善待對方;但若是採取「主體與客體」分離的視角,則更容易辨識出這些行為究竟是出自於愛,還是背後藏有特定目的。

這樣的思維方式,對我們未來進入社會與職場時的互動與判斷,將會是重要的思考基礎。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設計思考與實踐」課程中,本次授課對象為理學院的學生,而資訊相關的內容對我來說是相對較薄弱的部分。至今課程已進行五週,在第四週的課程中,我規劃以南社社區為案例,讓學生思考POV(Point of View,觀點陳述),並嘗試先計算學校與鄰近六個社區的數據,以分析高齡化趨勢,判斷究竟是人口結構的自然
進入學期的第三、第四週,活動如洪水般湧入,讓人不禁回想起當初書店老闆提到的A Game 系統與 B Game 系統的切換。這樣的轉換背後,需要長期的訓練,而筆者在 2025 年 對此更有深刻的體會。 每次的課程紀錄,以及與不同教師和學生的討論,使課程能夠持續精進。更重要的是,透過傾聽學生與聆聽者的
在學校時期,或許可以透過擔任講堂講者、站上舞台,甚至在閃光燈下展現自己,來創造建立人脈與機會的場域。然而,許多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知識與技能,當下可能並不容易理解或應用。因此,不妨將作業或筆記記錄下來,暫時擱置,待自身能力持續提升後,半年、一年,甚至兩三年後再回頭思考,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筆者過去較少從自身生活的角度思考其與底層邏輯的關係。然而,進入大專院校任教後,從博士班時專注於研究的狀態,迅速轉變為需同時面對教學、服務與研究三大核心任務。其中,「服務」對筆者而言較易適應,或許與自身的行動研究背景有關。然而,最大的挑戰在於研究時間的壓縮,以及需要重新適應教學模式。 在博士班四年級
與「神秘大叔」的見面,源自於我在先前的線上課程中完成了三次隨堂作業,並參與了他所設計的九場點評。 在第二季時,我與第一季的做法不同——當時選擇獨自完成作業。然而,到了第三季,我決定再次組隊,這個契機來自於另一場課程中結識的一位夥伴。我們當時聊得很愉快,但之後並沒有太多機會交流。這次,當我看到他在課
這學期,我經常在「設計思考與實踐」課程中進行不同的教學轉換,主要是因為學生以資訊科學系大一為主。在課程設計上,我首先示範履歷中的自我介紹,接著讓學生也進行自我介紹。點名時,我會詢問姓名、星座、居住地、興趣等基本資訊,這個設計的目的是希望更了解學生。此外,在學生進行自我介紹時,其他同學經常補充資訊,這
在「設計思考與實踐」課程中,本次授課對象為理學院的學生,而資訊相關的內容對我來說是相對較薄弱的部分。至今課程已進行五週,在第四週的課程中,我規劃以南社社區為案例,讓學生思考POV(Point of View,觀點陳述),並嘗試先計算學校與鄰近六個社區的數據,以分析高齡化趨勢,判斷究竟是人口結構的自然
進入學期的第三、第四週,活動如洪水般湧入,讓人不禁回想起當初書店老闆提到的A Game 系統與 B Game 系統的切換。這樣的轉換背後,需要長期的訓練,而筆者在 2025 年 對此更有深刻的體會。 每次的課程紀錄,以及與不同教師和學生的討論,使課程能夠持續精進。更重要的是,透過傾聽學生與聆聽者的
在學校時期,或許可以透過擔任講堂講者、站上舞台,甚至在閃光燈下展現自己,來創造建立人脈與機會的場域。然而,許多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知識與技能,當下可能並不容易理解或應用。因此,不妨將作業或筆記記錄下來,暫時擱置,待自身能力持續提升後,半年、一年,甚至兩三年後再回頭思考,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筆者過去較少從自身生活的角度思考其與底層邏輯的關係。然而,進入大專院校任教後,從博士班時專注於研究的狀態,迅速轉變為需同時面對教學、服務與研究三大核心任務。其中,「服務」對筆者而言較易適應,或許與自身的行動研究背景有關。然而,最大的挑戰在於研究時間的壓縮,以及需要重新適應教學模式。 在博士班四年級
與「神秘大叔」的見面,源自於我在先前的線上課程中完成了三次隨堂作業,並參與了他所設計的九場點評。 在第二季時,我與第一季的做法不同——當時選擇獨自完成作業。然而,到了第三季,我決定再次組隊,這個契機來自於另一場課程中結識的一位夥伴。我們當時聊得很愉快,但之後並沒有太多機會交流。這次,當我看到他在課
這學期,我經常在「設計思考與實踐」課程中進行不同的教學轉換,主要是因為學生以資訊科學系大一為主。在課程設計上,我首先示範履歷中的自我介紹,接著讓學生也進行自我介紹。點名時,我會詢問姓名、星座、居住地、興趣等基本資訊,這個設計的目的是希望更了解學生。此外,在學生進行自我介紹時,其他同學經常補充資訊,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自學,讓你主動探索領域的更多面貌。雜食與自學的開始,在於各種的不滿足。正規教育即是照著課綱的規劃,經由老師授課學習;自主學習則是依據自己想學習的部分去主動找尋資源,主動學習。對我而言,這兩種都很重要。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藝術留學著重視覺表達訓練,本文整理攝影研究所入學前、歐美中韓日同學可參考的書單,以及皇家藝術學院教授指定閱讀書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藝術留學的目的與策略,著重在選題與研究方式的重要性,並介紹了藝術品選題趨勢分析。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也一樣不是專業背景出身,只是像想透過牌卡解決自己問題或幫助他人,那可以試試這堂課程~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春夏必備的超透氣洞洞鞋! Q彈厚底可以無痛增高 走起來也更舒適~ 還能一秒變換涼鞋、拖鞋! 鞋身用造型和紋路去展現質感 讓素色鞋面更百搭! 隨意簡單的搭配就很好看 就連休閒洋裝打起來也無違和! 這個夏天一定要擁有一雙洞洞鞋吧✌︎(°͈ꆚ°͈)ว 📣Crocs洞洞鞋限時下殺只要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自學,讓你主動探索領域的更多面貌。雜食與自學的開始,在於各種的不滿足。正規教育即是照著課綱的規劃,經由老師授課學習;自主學習則是依據自己想學習的部分去主動找尋資源,主動學習。對我而言,這兩種都很重要。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從原本廢棄場轉變為環保的綠光尋夢園 生活快樂的自我效能 在我們的生活中,「努力」是一個經常聽到且我們努力去實現的概念。在求學期間,我們通常會跟隨社會的期待,努力完成我們的學業,同時也努力獲得社交認同。對我而言,五年前除了工作之外,我開始嘗試各種各樣的體驗和手作活動。我和博士班的同學一起籌劃了文化
Thumbnail
畢業十年了重新踏入校園 其實蠻期待的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學習新事物 在上班期間有時候會去上一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程 上過攝影課、韓文課、不動產經紀人的課、吉他課 不管是跟工作有關無關我都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但老實說是因為我常常感受到焦慮且總覺得自己不足 所以拼命的學習但這些學習是真的有用
Thumbnail
藝術留學著重視覺表達訓練,本文整理攝影研究所入學前、歐美中韓日同學可參考的書單,以及皇家藝術學院教授指定閱讀書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藝術留學的目的與策略,著重在選題與研究方式的重要性,並介紹了藝術品選題趨勢分析。
Thumbnail
如果你跟我也一樣不是專業背景出身,只是像想透過牌卡解決自己問題或幫助他人,那可以試試這堂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