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梁兴扬:“既然你说信道不信教,你是有神论,那你怎么定义神性的?在你信仰体系里,神处于什么位置?你怎么看待你?”
对于神与神性,梁兴扬是这样认为的:
神由人造。
神只是死物,由人赋予神性。
神性就是完美的人性,没有人性就没有神性。
神是人类对大道的人格化化身或者诠释大道的人。
人死才能封神,为人服务的才是神,不为人服务的只能是魔。
神只是我们追寻信仰的工具,我们最终认同的不是神,而是神诠释的真理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垄断神的解释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关于神的定义,神只能被人定义,人不能被神定义。
世界的本质是唯物的,我们不信奉全知全能的造物主,我们信奉的神首先是我们心中的榜样,首先是正面、慈悲、超脱的,然后才以我们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纯粹胡说八道。
道教的《太上老君开天经》,说到开辟天地的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是神,但是太上老君没有状貌形象。他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听之不闻、视之不见的太上老君就是“道”,或者说就是“道”的化身。在不同的时代,太上老君一次又一次降生于人间,化身为人师。这些化身人师,有的有名字,如:无化子,即郁华子;大成子、广寿子、力牧子、随应子、元阳子、务成子、尹寿子、直宁子、郭叔子,等等。有的则没有名字。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人师都是由“气”构成的,太上老君作为老师,并不是直接安排人的生活和生产,而是通过教化,使人民懂得并学会生活和生产。从这个道教的创世纪,人们可以认识到,道教中神有神性和人性,而人也有人性和神性。神可以降生为人,人也可以修炼成神。神人之间有区别,但可以沟通。因此,道教创世纪中的神并不包办宇宙产生和创立的全部过程。太上老君也是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不过,他并不代替自然和人类的全部作为和全部能力,而只是教化人,让人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人们不难发现,《古兰经》和《圣经》关于创世纪的内容存在着许多共同点,正如比较宗教史专家们曾经指出过的《古兰经》和《圣经》具有某种联系一样。
这些共同点主要有:
第一,真主安拉和基督上帝都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
第二,宇宙万物乃至于时间、运动等等都是由真主安拉和上帝的意志或命令创造出来的。
第三,人生活在世界上只能无条件地服从真主和上帝的主宰和命令。如果人要反抗就是犯罪,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因此,人永远是神的奴婢,神永远是人的主宰。人在神的面前永远是卑微的。
佛教对于创世纪又有一套自己的解释。佛教的显宗认为宇宙产生于“缘起”。缘起论是佛教教义思想的理论基础。所谓“缘”指的是结果赖以产生的条件。所谓“起”,指的是产生结果的条件。佛教的缘起论就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对的关系和条件决定的。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产生任何事物和任何现象。佛教有句著名的话叫“四大皆空”。所谓“四大”,也称“四界”,指的是地、水、火、风等四种基本元素。
根据以上对于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的创世纪的叙述,人们通过比较,不难发现道教的创世纪和这三种世界宗教的创世纪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道教的宇宙万物是实在的宇宙万物,尽管宇宙万物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例如:《化书》中说到的“化”。但是,佛教教义思想中的宇宙万物是虚妄的宇宙万物。对于佛教徒来说,要识破宇宙万物的虚妄,确立“四大皆空”的观念,追求“六根清净”,使自己早一点摆脱人生的痛苦,并且最终从虚妄的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摆脱痛苦,超脱现实。这也就是佛教的“四谛”的理想。可是,道教认为宇宙万物是实在的存在。痛苦是实在的,幸福是实在的,做人是实在的,修道也是实在的,得道也是实在的。对于道教徒来说,信命而又不依赖天命,“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就是一个天地间的实在。对于道教徒来说,弘道立德,积善行事,修道得道。尽管得道成仙,世事茫茫,但是,千百年来道教徒始终相信“神仙可求”、“神仙可学”。因为,神仙也不是虚妄的。
第二,道教的宇宙万物是由“道”产生的。尽管道有神的化身太上老君,但是神仅仅是“道”的代表。《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有它的内容,生有它的规律。太上老君也只是它的内容和规律的化身。万物有内容和规律,因此,道在万物之中,万物中有神。基督教则认为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万物之主。上帝是从虚无中创造世界,而不是使用原来就存在的某种质量,也不是依靠任何其他力量,即使是“时间”和“空间”也都是上帝的创造。上帝也是超乎被他创造的万物之上的,也不存在于万物之中。在道教中,创造万物的神和被创造的万物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对立物,而在基督教中万物的创造神与被创造的万物就是对立的。也正因为如此,道教认为万物和人都具有道性,万物中有精灵。花有花神,山有山神,而人也可以通过修炼而名列仙班。道教中的神常常是可求的,可亲的,可接近的。而基督教的上帝和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则始终是至高无上的,人只能卑微地崇拜神、祈求神,而不可能接近神,更不可能成为神的一员。天国永远是遥远的,与尘世是截然对立着的。
第三,在基督教的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由于受到蛇的诱惑,因而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吃了伊甸园的禁果,犯了罪。这个罪传给了人的子孙后代,成为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罪过,并且成为人的一切罪恶和灾难根源。这就是基督教核心称为“原罪”。
伊斯兰佛教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方面的说法和基督教有不同,但是人的肉体是罪恶的,灵魂的救助必须依靠真主或菩萨的救助这一基本观点又都是同基督教一致的。因而受尽苦难,只有依靠真主或菩萨的救助。在道教的创世纪中,人并不是与生俱来都是有罪的。在人被创造出来以后,太上老君不断降生于人间,以凡人一样的身躯,充当着人类的老师,教化人类。人在和神的关系中,不是一个戴罪者,而是一个受教育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是一种师生关系,也有尊卑的区别,但这种尊卑关系同解救者和戴罪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显然不同的。前者是互动的关系,而后者则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正因为道教的神人关系中人具有主动性,因此,道教在古代社会中,在探索人生奥秘、寻找长生方法、解除人的痛苦方面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为中国古代的科技、医学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使道教的整个神学思想体系保持着鲜明的中国特色。